1.形容山峦的诗句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三学山盘陀石上刻诗》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拔地山峦秀,排空殿阁斜。云供数州雨,树献九天花。 夜月摩峰顶,秋钟彻海涯。长松拂星汉,一一是仙槎。 8、《湖上》 年代: 宋 作者: 方岳 老藤支我步湖漘,借与晴光一欠伸。 杨柳得春青眼旧,山峦留雪白头新。 铁琅珰语寻斋钵,银鱍刺肥收钓缗。 有两黄冠共棋局,相携便作所欢人。 9、《峡中》 年代: 宋 作者: 李石 峡水方中驻,归舟溯蜀门。 竹枝声处处,梅蕊雪村村。 来去山峦笑,啼号地主恩。 幸然穷性命,不必赋招魂。 10、《逍遥咏》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溟溟沧海浪涛深,雾蔽山峦不易寻。 紫盖洞庭人驾鹤,虹霓城郭道为林。 幽玄相去何多少,巧拙无由智慧侵。 尽是同缘相引接,从容语话八仙心。 2.描写山雾的诗句1. 凌雾行 (韦应物)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 2. 雾 (李峤)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3. 咏雾 (苏味道)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4.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李益)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5. 咏雾 (董思恭) 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6.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 (刘禹锡) 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 7. 夏日晚望 (贯休) 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 8. 菩萨蛮 (李晔) 飘飘且在三峰下,秋风往往堪沾洒。肠断忆仙宫,朦胧烟雾中。 3.描述山峦的句子供参考描写山峦的佳句 1、十八盘是泰山最险的一条山路,共有石阶1600余级,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 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泰山之奇观,尽在泰山顶。我们登上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无限风光,摄人心魄。 2、在泰山顶上观云海玉盘简直是一奇特仙境。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顶上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 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3、慢步山道,常常有一种仙境的感觉,宛如白练腾空。云雾弥漫山谷,那时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又像巨大的幕布。 一道道云雾围绕半山,像一条条云带。 4、双峰山的雾是秀美的雾。 她好像一位古典少女,把一缕素娟轻轻摇晃,引得游人痴迷。这种美简直无法比喻,不知是晨雾托起了双峰,还是双峰挽留了晨雾,总之,山、林、雾已是密不可分了。 漫步于晨雾之中,所有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 5、山是奇特的,山是壮丽的,山也是多变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绘出了山的形态各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侧面体现出了山的高大与宏伟。 6、山青花欲燃,在山脚下,就能看见青山绿树、红花纵横交错,美丽的鹅掌丘像人的脚掌;独特的松树沙沙作响。 像一个个演奏家;高大挺拔的青山巍峨壮丽,像一个巨人…… 7、仰望天台,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荡下来,游人似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着。 8、清晨雨依然淅沥的下着,远处的山和天已浑然一体,山连着天,天环着山,虽然天气还有点暗,但山那触摸天的高傲姿态仍清晰可见。 9、有时清晨起来会令你会尖叫——山在冒烟!当整座在冒烟,像极了燃烧的预兆,气势宏伟壮观。这时或许太阳出来的不是那么快,但一般还是晴天的,整座山在冒烟时,不要走的那么快,静静地欣赏这燃烧的过程吧。 10、山的上方有几座随性的从中团结的“;云”,晴天当太阳从山后漫漫伸着懒腰翘首遥望时,山在太阳那一抹微红的余光的映衬称下还不是那么美,只是感觉山像个脸颊绯红的大姑娘,羞答答地半低着头。太阳慢慢升起,耀眼的阳光仿佛真的会把山点燃了一样。 阳光洒在烟雾弥漫的山上,光芒在雾气中穿梭,而雾气配合着阳光,随光穿过,雾气是小水珠又折射着阳光,那种美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再加上上空那几朵假设的“;白云”,真是如山涧仙境,世间少有的人间仙境。 11、不久后,天空将委屈传染给了大山,山哭了,哭得地动山摇。 泪水打湿了山上灰朦朦的一切。听,雨滴滚落在花瓣上带着几分梦幻般的色彩;瞧,雨滴斜织下的宁静已渗入了岩石的罅隙。 嬉戏,发出了隐隐约约重重叠叠的轻音。 12、我觉得再美也比不过“;水晶山”美。 “;水晶山”是我给它的比喻,因为我觉得用“;水晶”比喻再恰当不过了。“;水晶山”一般在深秋或入冬时才能有机会看到。 夜里淅淅沥沥地随便下点小雨,清晨到来时,由于季节的寒气,再多一笔霜的点缀,远处的山将会变成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山”。 13、在泰山顶上看日出真是壮观而动人心弦,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14、再向上走,便到了山顶,山顶风光无限优美,好似仙境。 15、晨带着几分模糊从山雾中渐渐渗出,红色的光辉转眼间便明亮了山上的景物。 在微风下,朝阳射出的光芒如箭般穿透了山的睡意。山打着呵欠,抻着懒腰,便开始了山的多变的一天。 16、烟雨蒙蒙中,山与天那浑然天成,浑然一体,山中有天,天下有山,分不开天和山的感觉。风的安抚把山衬的动了起来,意云动似山动,但给人的视觉只是山在漫步。 一个字:美! 17、一场大雨刚过,唤起漫山云雾,我和爸爸穿云破雾踏上山径。山路两旁衫竹成林,泉水淙淙。 远远望去,天台峰高插云间,如一把穿 天银剑佴立在云雾之间。我们一边赶路, 一边欣赏着沿途风景,经过百岁宫,四香阁,直至天台峰下的凤凰古松前。 18、在泰山顶上看晚霞夕照更是变化多端。当雨过天晴,天高气爽,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 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灿的亮边,闪烁着奇珍异宝般的光辉。 19、再看雾中的黄山,果然另有一种风情。 雾一会儿浓,一会儿淡,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变幻莫测。此时的黄山就像是一位蒙着面纱的神秘少女,正跳着山精灵的舞蹈,美丽的面容在山风和浓雾中若隐若现,真像是一位雾中仙子。 20、日光如一股股暖流射。 4.求描写山峰·山峦·山景的诗句,成语描写“山”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高山安可仰,徒此依清芬——李白‘赠孟浩然’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爬山越岭 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 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占山为王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恩重丘山 恩:恩惠。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叠石为山 众喣山动 〖解释〗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 同“众喣漂山”。 众喣飘山 〖解释〗众人吹气,可以移山。 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漂山 〖解释〗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 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渊停山立 〖解释〗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义海恩山 〖解释〗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喻恩情道义深厚。 移山造海 〖解释〗移动山岳,造出大海。 比喻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移山填海 〖解释〗移动山岳,填平大海。 指仙术法力高超。现多比喻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移山跨海 〖解释〗移动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移山竭海 〖解释〗移动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移山回海 〖解释〗移动山岳,旋转大海。比喻竭尽全力,克服巨大困难。 移山拔海 〖解释〗移动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学如登山 〖解释〗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啸聚山林 〖解释〗啸聚:互相呼召着聚合起来。指反抗反动统治而聚众起事。 啸傲湖山 〖解释〗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死重泰山 〖解释〗比喻死得光荣。 泰山磐石 〖解释〗比喻安定稳固。 耸膊成山 〖解释〗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 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 〖解释〗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山遥路远 〖解释〗形容路途遥远。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解释〗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解释〗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山寒水冷 〖解释〗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山高皇帝远 〖解释〗指王法管辖不到。 入宝山而空回 〖解释〗宝山:聚藏宝物的山。 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着手而回来。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一无所得。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解释〗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解释〗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箕山之志 〖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 同“箕山之节”。 箕山之风 〖解释〗指隐士的风范。 箕山之操 〖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箕山挂瓢 〖解释〗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积甲如山 〖解释〗兵甲堆叠如山。 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海沸山摇 〖解释〗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海沸山裂 〖解释〗海水沸腾,山石崩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亦作“海沸山摇”。 高山仰之 〖解释〗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 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高山峻岭 〖解释〗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登山越岭 〖解释〗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登山涉水 〖解释〗爬山过水。 比喻历尽艰难。 一山不藏二虎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 【解释】比喻两人不能相容【示例】【故事】 山陬海筮? 【出处】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 5.描写云雾的诗句有哪些《庐山云雾》 年代: 作者: 刘国藏 湖绕江环云雾封,山魂水魄有无中。 纱帷春拥柔柔梦,罗带秋袅袅风。 陶令锄归烟笼月,谪仙笔纵气吞虹。 沉浮几许鲲鹏志,净化凡尘见碧空。 《晚登昭真亭云雾不见黄山因以述怀》 年代: 宋 作者: 李弥逊 莫放微云点太清,欲将游目泫孤亭。 十年去国心长赤,一月看山眼未青。 多病情怀千日酒,穷途生事五侯鲭。 谩游踪迹随方寄,更觉轻於水上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