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儿童捕鱼的诗句

1.描写“打鱼”的诗句有哪些

1、捕鱼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3、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4、简析。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2.有首小诗说一个小孩在钓鱼,怕问路的打搅到小鱼而遥遥招手,是谁写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3.小孩垂钓的诗句

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

【朝代】唐代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释义:

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观游鱼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释义:

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一样地喜欢鱼但是心态却不一样,我来喂食你却来垂钓。

南池·小男供饵妇搓丝

【作者】李郢

【朝代】唐代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离。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释义:

小男孩准备鱼饵,妻子搓丝准备做钓鱼线,

丈夫倒裹头巾,身旁满满一壶浊酒飘出浓浓的香气。

太阳升起两竿高了,正是鱼儿觅食的时候,咬钩的鱼一条接着一条。

一家人欢欢喜喜在南池继续垂钓。

4.描写“儿童嬉戏”的诗句有哪些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宋代《宿新市徐公店》

译: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清代《村居》

译: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清代《所见》

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4、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唐代《池上》

译: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5、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唐代《小儿垂钓》

译: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6、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宋代——《舟过安仁

译: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7、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宋代《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译: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8、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宋代《稚子弄冰》

译: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9、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宋代《村晚》

译: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10、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陆游·宋代《观村童戏溪上》

译: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