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古诗有关的练习题.我们曾学过许多古诗,仔细阅读可以发现有许多遥知不是雪,遥知兄弟登高处春眠不觉晓,春风不度玉门关孤舟蓑笠翁,孤帆一片日边来白日依山尽,白毛浮绿水两岸青山相对处,两岸猿声啼不住独坐幽篁里,独钓寒江雪一去二三里,一片冰心在玉壶千山鸟飞绝,千里江陵一日还万径人踪灭,万条垂下绿丝绦在写出的词句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这一首完整的古诗,这首诗的题目是《江雪 》,作者是(唐 )代诗人( 柳宗元).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背景,其中(千山 )和(万径 )两词突出了背景的广大,(鸟飞绝 )和( 人踪灭)渲染了背景的寒冷和凄清.后两句集中塑造了一个( 凄冷)形象,( 钓)写其形,( 独)写其神.整首诗充分表现了作者(桀骜孤单清高 )的性格.。 2.40个关于古诗文的填空题(附答案有关古诗词的一些填空题 1.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 2.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 4.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5.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 6.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 7.___________,没在石棱中. 8.___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 9___________,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水晚来急,___________. 【咏物诗】人选下面景物中的三样赋诗,注意把使命合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 【填地名】1.()野草花,()口夕斜阳. 【填动物名或植物名】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2.留恋戏()时时舞,自在娇()恰恰啼. 【按诗意填空】1.翁卷的《 》以白描手法谢江南农村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寥寥几笔就把水乡时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2.唐代诗人在诗《乐游园》中以一句__________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3.《游园不值》的作者是 ( )代诗人( ).这首诗赞美了( ),诗中描写景色的名句是___________. 4.《晓出进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 ).这首诗赞美了( ),诗中描写景色的著名句子是___________. 5.《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本诗描写了( )的美丽景色,广为流传的名句是__________. 【引用古诗名句】 1.教育人有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 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_________ 3.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__________ 4.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_________ 5.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_________ 3.与古诗有关的练习题遥知不是雪,遥知兄弟登高处 春眠不觉晓,春风不度玉门关 孤舟蓑笠翁,孤帆一片日边来 白日依山尽,白毛浮绿水 两岸青山相对处,两岸猿声啼不住 独坐幽篁里,独钓寒江雪 一去二三里,一片冰心在玉壶 千山鸟飞绝,千里江陵一日还 万径人踪灭,万条垂下绿丝绦 在写出的词句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这一首完整的古诗,这首诗的题目是《江雪 》,作者是(唐 )代诗人( 柳宗元)。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背景,其中(千山 )和(万径 )两词突出了背景的广大,(鸟飞绝 )和( 人踪灭)渲染了背景的寒冷和凄清。后两句集中塑造了一个( 凄冷)形象,( 钓)写其形,( 独)写其神。整首诗充分表现了作者(桀骜孤单清高 )的性格。 4.关于古诗的选择题1.成语“朝三暮四”源自( )。 A.《老子》 B.《庄子》 C.《列子》 D.《论语》 2.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并称“永嘉四灵”的是( )。 A.王十朋 翁 卷 徐 玑 赵师秀 B.刘 黻 徐 照 翁 卷 徐 玑 C.徐 照 翁 卷 徐 玑 赵师秀 D.徐 照 谢灵运 徐 玑 赵师秀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礼记》 4.“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作者是( )。 A.李 煜 柳 永 B.柳 永 李清照 C.李 煜 李商隐 D.李清照 李 煜 5.一首词的上阙是:“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首词的词牌是( )。 A.声声慢 B.苏幕遮 C.江城子 D.水调歌头 6.《永嘉别张子容》的作者是( )。 A.孟浩然 B.李 白 C.贺知章 D.杜 甫 7.朱希晦诗句“可怜有月客无酒”中的“客”指的是( )。 A.诗人自己 B.游客 C.家乡亲人 D.漂泊异乡的旅客 8.以下对李孝光《大星》一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大星在天小星落”一句,跟乐清童谣中“天上一个星,地下一个人”的说法是一致的 B.这首诗曲折反映了作者对战争无可奈何的态度 C.这首诗表达诗人主张民族团结的反战态度 D.这首诗描写紧张的战争气氛,气势雄豪,语言古朴简洁 9.杜甫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 )”。 A.咸阳桥 B.洛阳桥 C.咸阳城 D.洛阳城 1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杜甫的(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登高》 C.《蜀相》 D.《天末怀李白》 11.“苏门四学士”是( )。 A.黄庭坚 秦 观 张 耒 张 先 B.秦 观 张 耒 杨万里 张 先 C.黄庭坚 秦 观 晁补之 张 耒 D.黄庭坚 晁补之 杨万里 张 先 12.以下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借代)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拟人) C.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对偶) D.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夸张) 13.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 )。 A.汉乐府民歌 B.《古诗十九首》 C.永明体诗歌 D.山水田园诗 14.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是( )。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15.《蚕妇》中“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绮”读( )。 A.xǐ B.yǐ C.qǐ D.qī 16.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上句是( )。 A.弟子不如师 B.弟子必不如师 C.弟子不必不如师 D.弟子无须不如师 17.《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 A.杜甫 B.张若虚 C.白居易 D.李白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 )。 A.《孟子》 B.《老子》 C.《论语》 D.《尚书》 19.律诗的哪两联必须对仗( )。 A.首联和颈联 B.颈联和颔联 C.颔联和尾联 D.首联和尾联 20.下列诗作,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既是比喻又是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多。 ——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诗人诗才出众。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清朝乐清高垟人林大椿著有( )。 A.《求是斋诗抄》 B.《垂涕集》 C.《红寇记》 D.《刘蒙川年谱》 E.《海澨方言》 2.下列是咏叹梅花的句子有(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E.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明代著名的诗歌流派有( )。 A.茶陵诗派 B.台阁体 C.公安派 D.江西诗派 E.阳湖派 4.下列各篇中善于使事用典的有( )。 A.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B.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C.辛弃疾《清平乐》(茅檐低小) D.陈亮《念奴娇》(危楼还望) E.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 5.《庄子》的艺术特色是( )。 A.严密的逻辑推理 B.奇幻诡谲的想象 C.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 D.细腻逼真的描写 E.谐趣和讥刺横生 6.下列名句、作者、出处全都正确的有( )。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D.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E.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篇》)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论语》是孔子所写 B.诗人孟浩然到过乐清 C.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是韩愈、柳宗元 D.《曹刿论战》出自《战国策》 E.张子容曾任乐清县尉 8.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 )。 A.荀卿 B.商鞅 C.许行 D.张仪 E.申不害 9.下列作品。 5.关于古诗的题夜雪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题解 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马。 雪,是天公奇妙的造化,是大自然美丽的精灵,也是诗人们情有独钟的诗思寄托物。古人咏雪,历代不乏佳作。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下,飞舞两楹前。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年。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不过,以“夜雪”为题的并不多见。因此,白居易的这首小诗可说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句解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诗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评解 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它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浑成熨贴,无一丝雕琢和安排的痕迹。这正是白体特有的风格。全诗短短二十字,无一字一句直接写及如何下雪,却句句紧扣诗题,从各个不同侧面衬托出夜间下雪的情景,可谓另有云天之妙。 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而且新颖别致,立意不俗。试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 6.有关古诗的题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歌曲名称:《满江红》(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演唱:罗文 歌曲名称:青青河边草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演唱:高胜美 歌曲名称:虞美人(南唐·李煜《虞美人》) 演唱:邓丽君 歌曲名称:雨霖铃 (宋·柳永《雨霖铃》)演唱:包美圣 歌曲名称:采莲曲 (唐·李白《采莲曲》) 演唱:蔡幸娟 O(∩_∩)O~ 给我分吧 我要提问题 我是学生 7.有关古诗的题1、《山行》是描绘了( C)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 B)的名句。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C )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D)。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B )。 A、花 B、风 C、竹 D、水 6.“雨前初见花间蕊,(2)”是王驾的诗句。 (1)雨后兼无树里花 (2)雨后兼无叶里花 (3)雨后兼无花里叶 7.“长江悲已滞”里的“悲”是(3)的意思。 (1)悲伤 (2)悲惨 (3)感叹 8.“撩乱边愁(2),高高秋月照长城”是王昌龄的诗。 (1)说不尽 (2)听不尽 (3)听不进 9.“闺中少妇不知愁”和“不破楼兰终不还”都是(2)的诗。 (1)李白 (2)王昌龄 (3)王维 10.“近乡情更怯,(1) ”选自《渡汉江》。 (1)不敢问来人 (2)经冬复历春 (3)不敢问人来 11.“门泊东吴万里船”里的“泊”指(3)。 (1)水泊 (2)泊船 (3)停泊 12.“当春乃发生”里的“乃”意思是(2)。 (1)就是 (2)于是 (3)还是 13.“又送王孙去”的下句是(3)。 (1)期期满别情 (2)萋萋满不情 (3)萋萋满别情 14、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老师要求这样的 8.有关古诗的考题,要快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集萃1.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2.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3.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4.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 .6.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盂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 。 7.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8.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我们学过的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也有一句描绘类似情景的诗句: 。9.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 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 10.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十则》中,感叹时间流逝的名句是: 。 26理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 。 27.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取譬设喻的方法来阐述道理。 其中“ , 。”二句,则重点从舍生取义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本文“舍生而取义”这个中心论点。 28陶渊明《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29.曹判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30.《鱼我所欲也》中可以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 。31.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通过写来往人物来表现室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 。 32.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 33.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十则》中孔子的话:“ , 。”34《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格的两句赞语是: 。 35.《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 , 。 36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 37.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的建设者们无不欣慰地说: , 。 [用赵翼《论诗》中相关诗句回答]38.古代诗词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 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中,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 。”而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优国和思亲之情: , 。 39.古往今来,成就大业的仁人志士往往经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感觉痛苦疲惫时,不妨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的名句“ , 劳其筋骨……”来激励自己。 附参考答案: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6.舍生而取义者也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夜阑卧听风吹雨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0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11中间小谢又清发 1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开颜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9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2(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3人比黄花瘦 2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6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7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9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0.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5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8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 3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满意请采纳。 9.关于古诗词的题目1.在下列诗句中填上鸟名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 )洲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2.补充有关“惜时与勤奋”的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3.按要求写出有关答案。 “春风送暖如屠苏”中的“苏”是(一种酒,名字叫“屠苏” )《望庐山瀑布》中的“庐山”现在的( 江西)省。是我国著名的( 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 )。《七步诗》据古书记载,是( 曹操 )的二儿子( 曹丕 )因嫉妒他弟弟( 曹植 )的才能,害怕他夺王位,而逼他在七步之内写成。 《望洞庭》中“洞庭”即( 洞庭湖 ),是我国的( 湖南)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黄鹤楼在现在的(湖北 )省( 武汉 )市内,他是我过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他两座是现在的江西的( 滕王阁 )和湖南的( 岳阳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