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云海”的诗句有哪些1.《关山月》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玉楼春》 年代:宋 作者: 杜安世 三月初三春渐老。遍地残花风暗扫。 命俦啸侣拥笙歌,临水泛觞游宴好。 浮利浮名何足道。丽景芳时须笑傲。 今年不似去年欢,云海路长天杳杳。 3.《南乡子·东武望馀杭》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东武望馀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4.《水调歌头·云海漾空阔》 年代:宋 作者: 张孝祥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朱隘尘寰。吹笛向何处,海上有三山。 彩衣新,鱼服丽,更朱颜。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早晚金泥封诏,归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玉骨自难老,未用九霞丹。 5.《千秋岁·半身屏外》 年代:宋 作者: 惠洪 半身屏外。睡觉唇红退。春思乱,芳心碎。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 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湘浦曾同会。 手搴轻罗盖。疑是梦,今犹在。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6.《千秋岁·半身屏外》 年代: 宋 作者: 惠洪 半身屏外。睡觉唇红退。春思乱,芳心碎。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湘浦曾同会。手搴轻罗盖。疑是梦,今犹在。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7.《水调歌头·今夕定何夕》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 今夕定何夕,秋垂满东瓯。悲凉怀抱,何事还倍去年愁。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非是经年别,一岁两中秋。坐中庭,风露下,冷飕飕。素娥无语相对,尊酒且迟留。琴罢不堪幽怨,遥想三山影外,人倚夜深楼。矫首望霄汉,云海路悠悠。 8.《南乡子·醉罢黑瑶池》 年代: 宋 作者: 黎廷瑞 醉罢黑瑶池。渺渺春云海峤归。画栋珠帘成昨梦,谁知。百姓人家几度非。 相对语斜晖。肠断江城柳絮飞。再见玉郎应不认,堪悲。也被缁尘染素衣。 9.《巫山一段云 西江风雪》 年代: 元 作者: 李齐贤 雪压江边屋,风鸣浦口樯。时登草阁挂南窗。云海杳茫茫。斫脍银丝细,开尊绿蚁香。高歌一曲礼成江。肠断贺头网。 10.《万年春·云海蓬莱》 年代: 元 作者: 姬翼 云海蓬莱,瑶林琼树真仙种。彩鸾金凤。来往相迎送。说与人间,不信成无用。尘情重。牛毛冗冗。争作槐根梦。 2.描写“云海”的诗句都有什么清休宁人吴应莲的《黄山云海歌》有诗句云: 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 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揖随波漾。 风渐起兮波渐涌,一望无涯心震恐。 清人江鹤享有诗曰: 白云倒海忽平铺,三十六峰连吞屠。 风帆烟艇虽不见,点点螺会时有无。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出自:《关山月》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出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献天帝. 出自:《步虚词》 年代:唐 作者: 刘禹锡 浩露沾群英,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潏. 出自:《感遇·之廿二》 年代:唐 作者: 陈子昂 陈子昂诗词全集 只要陈子昂的结果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寄欢州》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 出自:《录自《文镜秘府论》》 年代:唐 作者: 王昌龄 3.描写“云海”的古诗词1.《关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2.《赤壁歌送别》 唐代: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译文 两条英雄好汉在此处激烈战争,一决雌雄。顿时间,赤壁的江面上楼船遮天盖地。 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烧得通红,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击败。 你马上就要高飞远走,到那个世外桃源游山玩,你也会看到那场大战留下的残酷遗迹。 你要详细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写信来告诉我,我想我肯定会被你的描述而壮怀激烈,万分感动。 3.《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宋代: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译文 远行的大雁向南飞翔,风雨中与雁群失散。饥渴辛苦的大雁双翅无力地下垂,只好独宿于清冷的河中小洲。 沙鹞和白鹭苦于难以亲近,时刻担心被弓箭射杀。茫茫云海中找不到归宿,有谁来听鸿雁的声声哀号。 4.《紫骝马》 唐代: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译文 枣红色的骏马一边奔驰一边鸣叫着,它那碧玉般的蹄子上下翻飞。来到河边它不肯渡水,好像在怜惜身上披着的锦缎障泥。与吐蕃接壤的白雪戍是那么的遥远,黄云海戍迷离不见。挥动马鞭奔赴万里之外,怎能贪恋家室的温馨呢。 5.《送子由使契丹》 宋代: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译文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4.描述云海的古诗词有哪些1、苍茫云海间。唐 李白《关山月》 2、不道云海深。唐 王昌龄《文镜秘府论》 3、渐觉云海沉沉。宋 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 4、黄云海戍迷。唐 李白《紫骝马》 5、云海路长天杳杳。宋 杜安世《玉楼春》 6、古来云海茫茫。宋 苏轼《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 7、云海天涯两杳。宋 苏轼《南乡子·东武望馀杭》 8、仙山路隔空云海。宋 李之仪《千秋岁·深秋庭院》 9、却随恨远连云海。宋 惠洪《千秋岁·半身屏外》 10、云海与天低。宋 叶梦得《八声甘州·寄知还倦鸟》 11、舞罢鱼龙云海晚。宋 叶梦得《江城子·银涛无际卷蓬瀛》 12、胸中云海。宋 朱敦儒《念奴娇·放船纵棹》 13、云海茫茫无处归。宋 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14、茫茫云海。宋 李纲《减字木兰花·茫茫云海》 15、际天云海无涯。宋 李纲《水龙吟·际天云海无涯》 1. “云海”的来源: 云海,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云层。云海的云顶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因此,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会看到如大海般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的漫无边际的云层,故称这一现象为“云海”。云海是山岳风景的重要景观之一,日出和日落时所形成的“彩色云海”五彩斑斓,最为壮观。云海虽为一种自然现象,却蕴含着自由自在、博大精深的精神境界。 2. 为什么古人在黄山云海留下了众多壮丽的诗篇? 黄山的四绝中,首推的就是云海,奇妙之处,就在似海非海,山峰云雾相幻化,意象万千,想象更是万万千千!!空气环流,瞬息万变,曙日初照,浮光跃金,更是艳丽不可方物。烟霞夕照,神为之移。 黄山云海不仅本身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把黄山峰林装扮得犹如蓬莱仙境,令人置身其中,神思飞越,浮想联翩,仿佛进入梦幻世界。当云海上升到一定高度时,远近山峦,在云海中出没无常,宛若大海中的无数岛屿,时隐时现于“波涛”之上。贡阳山麓的“五老荡船”在云海中显得尤为逼真;西海的“仙人踩高跷”,在飞云弥漫舒展时,现出移步踏云的奇姿;光明顶西南面的茫茫大海上,一只惟妙惟肖的巨龟向着陡峭的峰峦游动,原来那“龟”是在云海上露出的山尖。唯有飘忽不定的云海在高度、浓淡恰到好处时才能产生如此奇妙的景象,对旅游者来说,这是一种奇巧美的幸运偶遇。霞海出现时,则天上闪烁着耀眼的金辉,群山披上了斑斓的锦衣,璀璨夺目,瞬息万变。云海表现出来的种种动态美,大大丰富了山水风景的表情和神采。黄山的奇峰、怪石只有依赖飘忽不定的云雾的烘托才显得扑朔迷离,怪石愈怪,奇峰更奇,使它们增添了诱人的魅力。 参考资料 诗词网:/chaxun/shiju/%E4%BA%91%E6%B5%B7 5.形容云海的诗词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杳霭祥云起,飘飏翠岭新。——唐·李绅《山出云》 瑞云千里映,祥辉四望新。——唐·于季子《咏云》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唐·焦郁《白云向空尽》 云散天边落照和,关关春树鸟声多。——唐·韦庄《云散》 6.描写云海曰出的优美句子和古诗云海日出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 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 果然,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约略的印象。 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末见的境界。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 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毛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辩认得出。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濛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 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 着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悲喜交互的热泪、、、、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得驰骋。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兽形的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的向着我们朝露染青馒形的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临在。 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在大地的边沿。起。 起。 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彩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的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变幻中,普砌了四方八隅。 听呀,这普砌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