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小题1:(5分)一二两句作者描绘出一幅明媚绮丽的津桥春日图。(1分)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2分)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2分) 小题1:(6分)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诗人吊古伤心,感叹昔盛今衰的沉郁的感情。(3分)诗的一二句写津桥春日,明媚绮丽,三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表现出诗人深沉的感慨。(3分) 略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小题1: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缕缕柳丝随风飘 荡,斜拂岸边;描绘了一幅明媚、绮丽的津桥春日图。(描绘景物3分,写出景物的特点2分,共5分。) 小题2:主要运用对比(或乐景衬哀情)手法,先描绘天津桥边明媚、绮丽的春光,后转写金殿闭锁, 宫苑寂寥之景。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国运衰微、今非昔比的伤感和哀叹。(表现手法2分,对表现手法的具体阐述2分,抒发的情感2分,共6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时值阳春,天津桥下水光潋滟,将映在其中的云霞浸湿如拭过泪的绢帕,那样柔柔曼曼地轻舒开来;岸边的翠柳娇嫩着一抹春色,如绿烟缭绕,在和风轻吹下,软软的柳条轻盈地斜斜地抚着堤岸,此时桥上北望的人儿早被这湿霞与柔柳撩拨起心尖的疼痛:又是一年春好时,却不见那前呼后拥的帝王威仪,曾是辉煌无比的大唐盛世就这样远去了么?前一句的“春”字照应诗题;后面着一“浸”字,生动地描画出水映红霞的美景,使景物有了轻微的动感,却又将这美景底色变得黯然起来,也映衬出诗人的润湿心情。后一句的“烟”字,将岸边弥漫的淡淡柳绿变得灵动起来,景物顿时有了些朦胧的诗情画意;“斜”字,点出春风拂柳之姿,由此可感受出风的温柔,柳的细软。 小题2: 试题分析:这首诗为晚唐诗人雍陶触景生情而作,描写了唐代的东都洛阳的美丽春景,景中含情,浸着作者对国势渐弱,盛景不再的凄婉哀叹,以美景衬悲情的手法,含而不露地表达情感,可谓一首别有韵味的丽诗。作者的沉郁心情虽在诗中含而不露,但这凄艳的春景更让我们真切感知到桥上春望者的感慨与悲伤。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不无盛衰兴亡之感。 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诗后题目(1)①结构上“望”贯穿始终,头两句描写的作者见到的天津桥畔的美好春景,后两句转入远眺。 ②全是通过“望”,写出了诗人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委婉的抒发了作者难以言说的抚今思昔,夕盛今衰的深沉感慨,显得含而不露,淡而有韵。(意对即可)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描绘出一副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盛。三四两句转写宫殿紧闭,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从这种对比中作者很自然的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于是油然而生吊古伤今之情。(意对即可) 4.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著名诗人有哪些初唐: 1.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 2.陈子昂 3.沈宋(沈佺期,宋之问) 盛唐: 1.李杜(李白,杜甫) 2.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 3.王昌龄,岑参,高适,李颀(边塞诗) 4.崔颢,王之涣,刘长卿, 中唐: 1.白派(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 2.韩派(韩愈,李贺,孟郊,贾岛,卢仝等) 3.刘禹锡,柳宗元 4.大历十才子(卢纶,李端,司空曙,钱起等) 5.李益,韦应物 晚唐: 1.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温庭筠 3.许浑,雍陶,章碣 4.韦庄,韩偓,郑谷,吴融,司空图 5.罗隐,杜荀鹤,于氵贲,聂夷中 5.皮日休,陆龟蒙 5.白露暖秋色,月明清漏中的意思两句诗的意思是:净白的露水给秋天增加了温暖的颜色,清明的月光,仿佛沉浸在露水的滴答声中。 出自:唐朝诗人雍陶的《秋露》 《秋露》原文: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释义: 净白的露水给秋天增加了温暖的颜色,清明的月光,仿佛沉浸在露水的滴答声中。 露水太重了,打湿了金箔和珍珠,露水一滴滴落在玉盘上马上就消失不见了。 风吹着竹林微微摇动,惊飞了休息的小鸟,树叶上的露珠滴到了虫子身上。 整个园子的景色在夜色之下,渐渐地都覆盖上了白霜变得一样的颜色了。 扩展资料 “白露暖秋色,月明清漏中”描绘了秋天露水的景象,作者:雍陶,字国钧,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晚唐诗人。 雍陶出身贫寒之家。唐文宗大和八年考取进士,曾任侍御史。大中六年,被授国子毛诗博士。大中八年,出任简州(今四川简阳县)刺史,世称雍简州。 雍陶一年曾多次穿三峡,翻越秦岭,在塞北、江南等许多地方都游览过,他写过不少纪游诗。其诗大多为旅游题咏、送别寄赠之作,擅长律诗和七绝。《全唐诗》中录存了雍陶一百三十一首诗,编为一卷。《全唐文》中录存了雍陶二篇文章。他是一名古代文学巨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雍陶 6.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著名诗人有哪些初唐:1.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2.陈子昂3.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盛唐:1.李杜(李白,杜甫)2.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3.王昌龄,岑参,高适,李颀(边塞诗)4.崔颢,王之涣,刘长卿,中唐:1.白派(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2.韩派(韩愈,李贺,孟郊,贾岛,卢仝等)3.刘禹锡,柳宗元4.大历十才子(卢纶,李端,司空曙,钱起等)5.李益,韦应物晚唐:1.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温庭筠3.许浑,雍陶,章碣4.韦庄,韩偓,郑谷,吴融,司空图5.罗隐,杜荀鹤,于氵贲,聂夷中5.皮日休,陆龟蒙。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天津桥春望br/【答案】【小题1】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 (2分)这是一幅明媚绮丽的津桥春日图。(2分)【小题2】)这首诗采用了对比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分)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 前后映衬,对照鲜明。 让人自然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2分)【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回答此题,注意联系诗句“烟柳风丝拂岸斜”,同时,翻译出“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这两句话的意思,即可归纳概括出答案。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试题分析:根据诗中诗的一、二两句和三、四句写作内容,前后映衬,对照鲜明。 可据此归纳概括出来答案。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小题1:(6分)1、一二句作者描绘出一幅明媚绮丽的津桥春日图。 (2分)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2分);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2分)。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诗的一二句写津桥春日,明媚绮丽,三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 表达了诗人吊古伤今,感叹昔盛今衰的沉郁的感情。(手法1分,分析2分,感情2分) 小题1:小题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