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三百首没有李贺

1.《唐诗三百首》里怎么没有李贺的诗啊

现在大家读的这本《唐诗三百首》是清代一个叫“蘅塘退士”的文人所选编的,他从浩如烟海的唐诗中精选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诗家入选《唐诗三百首》。

他所选编的这本《唐诗三百首》据说很有权威性。就“蘅塘退士”这人的资料,我手中不多。

只是他在序中如此写道:“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其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飞翔之,白首也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从这可看出,《唐诗三百首》不过是家塾教材而也。

它与四书五经都成了科举制度读书人博取功名的工具书了,可能出于这个原因,“蘅塘退士”认为“诗鬼”之诗不合符科举致仕的标准,从而打入冷宫。因为《沧浪诗话》中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休不得”。

2.为什么在唐诗三百首中没有李贺的诗

这跟 《唐诗三百首》选诗的标准有关。

编者的标准是“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但是杜甫的“三吏三别”和白居易的讽喻诗并没有被选入。

这大概是因为 《唐诗三百首》本身是给小孩子读的,是给家塾做教材用的。另外作者还要照顾到所选的诗最好要能体现儒家的“诗教”,所谓“温柔敦厚”.编者说“录少陵诗,止就其纲常伦纪间至性至情流露之语,可以感发而兴,使学者得其性情之正,庶几养正之义云”。

一些较偏较冷门的诗人作品未被选入。网上有文章专门论及 《唐诗三百首》的”诗教'内涵。

3.为什么唐诗三百首里没有李贺的诗

答:《唐诗三百首》是一本孩童启蒙教育的书。

清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在《唐诗三百首》的题辞中指出,该书为“世俗儿童就学 ”而收编,“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塾私课本,俾童而习之。”就是说收录的诗应儿童易懂、脍炙人口,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李贺的诗后人有评价: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另外,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境界,他的诗歌常被称为“鬼仙之辞”、“鬼诗”,有“鬼气”。

因此他的诗不大适合“世俗儿童就学 ”、“ 俾童而习之”、“脍炙人口”的编辑主旨,未收入《唐诗三百首》就可理解了。

4.《唐诗三百首》中有李贺的诗吗

没有.

唐诗三百首最大限度地照顾了文化不高的人们对于诗歌这种艺术奇葩的向往和追求。它的编者蘅塘退士在序言里面明明白白的说明了编书的缘由和想法:他认为当时小学生用得教材《千家诗》存在许多缺点,比如选择不当,有好诗但是也有上不了台面的;就体裁上而言,也是个瘸子,只有近体诗没有古体诗。而且,《千家诗》把唐代和宋代的诗歌混杂在一起,实在是不合道理。就像童话大王郑渊洁,因为不满现在学校的教材而自己动手为他儿子编课本一样,这位蘅塘退士有巨大的奉献精神,他为了所有祖国的花朵能有更好的教材编写了《唐诗三百首》。而且,他做好事还不留名,只希望书能留传下去,也不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一直到将近两百年之后,人们才知道蘅塘退士的名字叫孙洙。

得益于巨大而丰富的唐诗资源和孙洙独到而且厚道的眼光,《唐诗三百首》虽然只收录了77位诗人的313首唐诗,但是不拘一格,博采众长,因而荟萃了唐诗的精华,非常好看。什么叫“螺丝壳里做道场”,怎么样才能在300首的篇幅中变化万方,包罗万象,《唐诗三百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和可能。从内容上来看,这本书有雄浑苍凉、惨烈炫目的边塞诗,比如王昌龄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同时,它也收录了甜美静谧的田园山水诗,比如王维的《青溪》,其中“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一句曾经让我赞叹不已;从结构上来看,《唐诗三百首》既收录了《长恨歌》、《琵琶行》这样诗歌中的鸿篇巨制,同时更不缺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样精致秀丽的小诗;在这些精选出来的诗作当中,我们能读到对大好河山的由衷热爱与赞美,能读到对于社会不公的愤怒于无奈,能够读到战争的残酷无情的可怕,也能体会到诸如爱人私语之类的美好东西。甚至,我们还可以看到我们对于国际友人的情意,钱起《送僧归日本》: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这些艺术成就极高的唐诗的入选,表现出了孙洙对于唐诗的有着良好的理解力和鉴赏力,更为难得的是,在这本书当中也表现出了他的胸襟和气度。《唐诗三百首》第一篇是《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这是痴情皇帝唐玄宗在山东祭孔的时候所作的。但是《唐诗三百首》当中也收录了许多作者不为人所闻但写得非常漂亮的诗歌,比如无名氏的《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抒发的是身在异乡而不能回家的感伤之情;又比如西鄙人的《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则是对哥舒翰保卫边疆的赞美。这作者“西鄙人”,其实并不是一个人名,意思是“西域边境的劳动人民”,从高高在上的皇帝的大作,到西域边境老百姓的集体创作,《唐诗三百首》就这么着展现着其兼收并蓄的胸怀。我唯一不满的是,孙洙在这本好看的书当中竟然没有收入一首李贺的作品,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何以写出“雄鸡一唱天下白”的诗鬼竟然受到如此的冷遇。

5.《唐诗三百首》为什么不收录李贺

《唐诗三百首》在选诗标准上,取正不取变,以儒家之“温柔敦厚”为宗旨,符合儒家正统思想,宗盛唐,主李杜,选取的诗歌,思想需要纯正。所谓学慎始习,故入门须正。

另外,编者孙洙在序中说:“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故选诗上,为照顾初学幼童,文理过于艰深,用意过于隐晦之诗,均不选取。从整个唐诗发展史看,李贺成就重在“变”。袁本文学史曾将其特点概括为“凄艳诡激”四字,可见一斑。

明胡震亨曾引王思任之语评李贺:“贺以哀激之思,作晦僻之调,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这样的作品,对初学者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欣赏,都不合适。此外,钱钟书在《谈艺录 •长吉字法》中,亦对李贺之作有品评,可供参考互见。

因此,选取李贺之诗,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不合适的。其实,长吉诗歌是很难读懂的,即便对于科班出身者,若不是下过一番功夫,其意象组合,文思衔接,逻辑贯穿,亦是极难把握。

6.为什么在唐诗三百首中没有李贺的诗

楼主要知道唐诗三百首是干什么用的,谁编的,什么什么编的,就不难理解李贺的诗被排除在外的原因了。

唐诗三百诗并不是给成人看的诗歌鉴赏集(那样不收李贺之诗是天理难容的),而是给小孩子学文化的启蒙教材,而此类教材选诗必然需要以下几个特点,偏偏是李贺不适合的: 一、要格律工整、经典、易学。 古人学作诗,是从“和诗”学起的。

你看看红楼梦里GGMM们如何起诗社,就知道何为和诗了。就是你先找个经典诗歌作为范本,去掉内容,留下韵脚,然后改头换面成自己的内容。

比如《春晓》,你就按“XXXX晓,XXXX鸟。XXXX声,XXXX少”来填空即可。

这种严格地和法叫“步韵”。当然也有用同样韵脚,但不按上述顺序的和法,叫“从韵”。

另外还有不用原字,但押同时韵的和法,叫“依韵”。但小孩子学作诗,还是从严格的“步韵”开始比较容易些。

但李贺的诗就麻烦了,这家伙很少写格律严整的新诗不说,关键是酷爱用险韵僻字(古人用险韵是为炫技)。 比如让我们挑几首李贺的名诗加进唐诗三百首,大家恐怕首先想到的会是“黑云压城城欲摧”这首。

但很不幸,该诗最终韵脚押在“死”字上。你如果以该诗为范本,逼着“不知生焉知死”的天真儿童以“死”字为韵来写诗,估计他们只有“免冠徒跣以头戗地”的份儿了! 二、要通俗易懂,儿童能理解。

您不也让孩子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学起的吗?小孩儿易于理解。虽然同样的诗,成人体味的比儿童更深刻,但起码你得让孩子大概其知道是什么意思。

可李贺的诗偏偏用词生僻,说实话也比较拗口,而且经常意境悲凉沧桑。比如“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毛太祖这种历经天翻地覆历史变革的人看了会感慨万千,甚至借来用到自己诗里。

但不知情为何物、老之将至的小孩子看了,你觉得能体会到个中滋味吗? 三、要思想健康向上,体现儒家主流价值观。 中国古人是借学诗来学作人的。

有钱人家请你当师傅,你拿课本教孩子,是为了让他们思想向四书五经靠拢,以便长大后追求功名利禄的。 因此对教材的导向性是非常重要的。

而李贺一生怀才不遇,霉运连连,自己更是愤世嫉俗,常作排斥主流价值之言。比如他的那些马诗写得也很好啊,但你仔细品味下,充满失意的激愤。

这样的倒霉蛋,这样的怨愤诗,你要拿来教小孩子,估计东家第二天就得让你丫走路。 今天不也一样,顾诚的诗写得很好呀,但想收进小学课本可就。

编唐诗三百首的蘅塘退士是个基层公务员,老实巴交的那种老夫子,而且又生活在乾隆那个文字狱盛行的年代。

哪怕是编古诗,谁知道你是不是想讽今?选错了违背主流思想的作品,轻则掉脑袋,重则九族跟着掉脑袋。 所以,长吉兄,不好意思哈! 总之,“诗鬼”之诗,妖气太重,儿童不宜!呵呵。

7.为什么唐诗三百首里没有李贺的诗

现在大家读的这本《唐诗三百首》是清代一个叫“蘅塘退士”的文人所选编的,他从浩如烟海的唐诗中精选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诗家入选《唐诗三百首》。

他所选编的这本《唐诗三百首》据说很有权威性。就“蘅塘退士”这人的资料,我手中不多。

只是他在序中如此写道:“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其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飞翔之,白首也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从这可看出,《唐诗三百首》不过是家塾教材而也。

它与四书五经都成了科举制度读书人博取功名的工具书了,可能出于这个原因,“蘅塘退士”认为“诗鬼”之诗不合符科举致仕的标准,从而打入冷宫。因为《沧浪诗话》中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休不得”。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