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坚强唐诗

1.坚强的古诗

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于谦的《咏石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检举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通过环境的恶劣,反衬士兵的坚强,勇敢。

《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李白的《行路难》。

2.关于“坚强”的古诗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于谦(明)

右图是位于杭州的于谦故居中的《石灰吟》石碑

请仔细对照,以上诗句无半点错误,请勿轻易修改诗句

[注释]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青白:指高尚节操。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还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竹石]

3.学会坚强的古诗

《励志古诗》

龟虽寿(曹操) 官仓鼠(曹邺) 七步诗(曹植) 燕昭王(陈子昂) 论诗十绝(戴复古) 题画竹(戴熙) 登高(杜甫) 戏为六绝(杜甫) 清明(杜牧) 山行(杜牧) 题乌江亭(杜牧) 泾溪(杜荀鹤) 小松(杜荀鹤) 咏史(高适) 己亥杂诗(龚自珍) 三别好诗(龚自珍) 公子行(贯休) 回乡偶书(贺知章) 石石昔大义灭亲(洪皓) 悯旱(洪亮吉) 别意(黄景仁) 题诗后(贾岛) 长歌行(乐府诗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静夜思(李白) 早发白帝城(李白) 马诗(李贺) 风(李峤) 读《三国志》(李九龄) 绝句(李清照) 贾生(李商隐) 乐游原(李商隐) 悯农(李绅) 浪淘沙(刘禹锡) 离骚(陆龟蒙)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陆游) 蜂(罗隐) 咏鹅(骆宾王) 天净沙(马致远) 游子吟(孟郊) 画眉鸟(欧阳修) 春宵(苏轼) 慈湖夹阻风(苏轼) 花影(苏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题西林壁(苏轼) 题花山寺壁(苏舜钦) 画鸡(唐寅) 勤学(汪洙) 梅花(王安石) 商鞅(王安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出塞(王昌龄) 从军行(王昌龄) 咏牡丹(王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杂诗(王维) 登鹳雀楼(王之涣) 金缕衣(佚名) 晓窗(魏源) 出塞(徐锡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两袖清风(于谦) 石灰吟(于谦) 咏石灰(于谦) 论诗(元好问) 论诗(元好问) 遣兴(袁枚) 逢王建有赠(张籍) 照镜见白发(张九龄) 题长安主人壁(张谓) 蚕妇(张俞) 论诗五绝(赵翼) 论诗五绝(赵翼) 秋荷(郑板桥)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读蜀志(郑獬) 竹石(郑燮) 春日(朱熹) 劝学(朱熹)

全文及赏析参考: http://www.gushiwen.org/gushi/lizhi.aspx

4.坚强的古诗

竹 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 竹石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