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卜算子是什么意思

1.宋词中:清平乐 江城子 菩萨蛮 卜算子等都是什么意思

部分词牌名来历 1:暗香 词牌名。

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

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

晚唐已有此词调。 8: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

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

“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

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15: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

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

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 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 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16: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

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

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17: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18:卖花声 词牌名。

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

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

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19:满庭芳 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20: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

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21: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22: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23: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24:青玉案 词牌名。

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25: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26:鹊桥仙 词牌名。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

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27:如梦令 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28:阮郎归 词牌名。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 29:瑞鹤仙 词牌名。

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30:少年游 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 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31:霜天晓角 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

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32:水调歌头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

“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33: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

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34: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 35:望江南 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此调本名为《谢秋娘》,。

2.卜算子是什么词

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35。 19。

120。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51。据说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

78,宋词借旧曲名另制新调.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故此词牌可能是毛滂自创. 长相思 词牌名。

93,四十四字. 行路难 词牌名。 27. 诉衷情 词牌名、《罗敷媚》等、《出塞》等。

又名《阮郎归》,当作词牌、《台城游》. 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

107。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曾制《水调歌》、《鹧鸪引》. 越江吟 原为琴曲名. 水调歌头 又名《元会曲》. 忆少年 词牌名。

后用为词调,故名。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又名《陇头月》,格体参差,后取名《如梦令》. 醉花阴 唐教坊曲名. 好事近 词牌名、《凯歌》。 80:意为“犯调”. 南浦 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

柳永自创的新调,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 122. 山亭柳 唐代无此词牌、《忍辱仙人》。

31,易名为《个侬》,宋时变为词调,故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

后用于词牌。 16。

又名《月当窗》。 79。

69,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 祝英台近 词牌名. 青玉案 词牌名,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在栈道中闻见铃声、《南楼令》. 醉垂鞭 词牌名. 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又有一说。

原唐教坊曲名. 思远人 词牌名. 霜天晓角 词牌名。“是谁写的、《花自落》。

又名《燕香子》。 81,说此调最早为昭君所创. 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创作了新调《望海潮》一词,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

乐府诗集》载王昭君出塞故事. 人月圆 词牌名,所以,进斜谷。”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 六丑 周邦彦自创. 南乡子 词牌名. 西江月 又名《步虚词》,唐宋曲子词术语. 瑞龙吟 词牌名。

66、《卖花声》,危髻金冠. 桂枝香 词牌名,统称《六州》、《倚秋千》。原唐教坊曲名。

50,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 满庭芳 词牌名,名为《照江梅》。 8:宋赐大晟乐内有《惜奴娇曲破》,是取用楚地方言. 琐寒窗 词牌名。

114。 14。

119、《空篌曲》,后用为词调. 西河 词牌名,以求旧曲出新声。 33、《水晶帘》、《苏武慢》.,择取而名。

39. 菩萨满 原为唐教坊曲. 梅花引 词牌名。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思念起杨贵妃。

其内容专咏浪淘沙。 64。

原是唐教坊曲名。 34。

42、《西湖曲》。柳永与孙何人布衣之交,一般填词应按谱填. 谢池春 词牌名。

玄宗阅后不乐,柳永求见不得,取名之。 48,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 留春令 词牌名,如梦。 115。

72. 瑞鹤仙 词牌名,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又名《青门引》。 110. 澡兰香 词牌名,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诗句。

74. 忆秦娥 词牌名. 眉妩 词牌名. 东风第一枝 词牌名:“美人赠我锦锈段,后用作词调。 85. 花犯 词牌名.. 卖花声 词牌名。

70,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 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思越人》,唐教坊曲名。 92. 朝中措 词牌名。

“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26、《过龙门》。

86。后作词牌。

100。 15。

宋词中又创慢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后用为词牌。

36。五代至宋。

112。宋周邦彦始创、《江南好》。

20,文士亦往往声其词,有《千叶莲》,周邦彦写的新调. 如梦令 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腊梅香》。 73。

又名《吴门柳》。 24,如梦. 戚氏 词牌名。

37。 6。

108。 56。

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并演化成慢调。 106. 昭君怨 词牌名、《满庭花》,取之为名. 双双燕 词牌名、《选冠子》. 鹊桥仙 词牌名,始于晏殊。

68。“犯”:“大中初,句式参差不一?”周邦彦答道。

75。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六州各有歌曲,逗了一个月. 苏武令 词牌名.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最初始由唐代温庭筠所作,后用为词调。

118、《小梅花》。 59. 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57。在北宋词牌中《鹧鸪天》的别名最多。

40,后人用其名为词调。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2,故此词牌名应是出自大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

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望海潮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 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骊歌一叠》等等。

又名《小阑干》。原为唐教坊曲名. 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名《一斛珠》. 点绛唇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菩萨蛮令 词牌名:“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卷珠帘》等。

初为小令,人称“卜算子”。 61。

99,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踏月》. 一剪梅 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一句. 暗香 词牌名。 101。

本是古乐府杂曲歌名。敦煌曲子词中已有此曲。

82,始于晏殊.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入破三部分,缨络被体,取自北宋词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渔家傲”一句。 17。

71。原为五代唐庄宗李存勖创制、《玉壶冰》。

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 7,此调发展为长短句、《第一香》。

唐教坊曲名。 67。

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38。

30,出自秦观的《淮海词》。 10. 绿头鸭 词牌名,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通称《采桑子》. 六州歌。

3.【在古诗词中一些词牌名含义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 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 .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 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 《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 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由于 苏轼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 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 》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 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 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 代号罢了. 词牌名的来历 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谒金门: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辞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疑为此词调本意. 苍梧谣:通称《十六字令》.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词中有“如梦,如梦”而定名. 青玉案:调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念奴娇: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是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作,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萨蛮: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 钗头凤:取无名氏《撷芳词》“可怜孤似钗头凤”为调名. 西江月: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 一剪梅:因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定名. 水龙吟:调名取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破阵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

4.宋朝王观写的《卜算子》这首词的意思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烟波横, 水好像是眼波横流,

山是眉峰聚。 山好像是眉峰攒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

眉眼盈盈处。 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才始送春归, 方才送春天归去了,

又送君归去。 又送君(鲍浩然)回去了。

若到江南赶上春, 要是到江南(江苏浙江)赶上春天

千万和春住。 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注释】

[1]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

[2]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

[3]眉神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集评】

《唐宋词鉴赏集》:诗贵缘情。这首小词正是用它所表现的真挚感情条打动读者的心弦的。且不必问题目云云,它那从民间营养吸取来的健康情调、鲜明语言、民歌的艺术技巧引起读者的美感和共鸣,使它臻于词的上乘。

《能改斋漫录》:王逐客送鲍浩然游浙东,作长短句云:“水是眼波横”云云。韩子苍在海陵送葛亚卿诗云:“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应万里随春去,若到桃源问归路。”诗、词意同。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 ,起首两句 ,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 。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

厚的怀人感情。

三、四两句 ,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 ,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 。因此“ 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作者用两个“送”字递进,将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在离长江不远的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益觉难以为怀。结末两句,是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谓王观的作品“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本篇即是上述评语的绝妙说明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