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庭坚 《清平乐》 写出作者极度喜爱春天的诗句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2)欧阳修曾有一首《蝶恋心》,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诗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 答案 (1)拟人(或比拟);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奏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 (2)这两首作品均抒发了对春光易逝的无奈、惆怅之情。欧词借伤花而自伤,表现出主人公“谁可相依”的孤独感和青春难再的苦闷感;黄词通过“无人能解”鸟鸣与春迹,表达了词人对“与自然相融合”的向往。 词作鉴赏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2.谁能告诉我几首描写春天的宋词 急需《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 东城渐觉春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宋·苏轼《一丛花》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宋·周邦彦《蝶恋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宋·李清照《声声慢》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3.黄庭坚写的诗词《清明》 作者: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平乐·春归何处》 作者: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登快阁》 作者: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寄黄几复》 作者: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牧童诗》 作者: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水调歌头·游览》 作者: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作者: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作者: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鄂州南楼书事》 作者: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4.找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和宋词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朝(北周)·庾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孟浩然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鸟明春涧中。 ——唐·王维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李白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李白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李山甫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韩愈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唐·柳宗元 春之日,我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气血。 ——唐·白居易 东风方来满面春。 ——唐·李贺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赵嘏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唐·李商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唐·李嘉 南国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唐·杨凌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 ——唐(五代)·冯延巳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五代)·李华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宋·王禹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宋·晏殊 红杏枝头寒食雨,燕子新泥,不住飞来去。 ——宋·毛滂 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 ——宋·周邦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宋·苏舜钦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宋·梅尧臣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宋·苏轼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宋·苏轼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宋·秦观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宋·秦观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无名尼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宋·辛弃疾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辛弃疾 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宋·辛弃疾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宋·王令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宋·程致道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卢道悦 5.宋词中的春天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三首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道亭西逢太首,篮与酩酊插花归。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卜算子 王观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6.黄庭坚有哪些描写茶的诗词《满庭芳·茶》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谢王炳之惠茶》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平生心赏建溪春,一邱风味极可人。 香包解尽宝带胯,黑面碾出明窗尘。 家园鹰爪改呕泠,官焙龙文常食陈。 於公岁取壑源足,勿遣沙溪来乱真。 7.黄庭坚的《春近》黄庭坚《春近四绝句》 之一: 闰后阳和腊里回, 蒙蒙小雨暗楼台。 柳条榆荚弄颜色, 便恐入帘双燕来。 之二: 亭台经雨压尘沙, 春近登临意气佳。 更喜轻寒勒成雪, 未春先放一城花。 之三: 小雪晴沙不作泥, 疏帘红日弄朝晖。 年华已伴梅梢晚, 春色先从草际归。 之四: 梅英欲尽香无赖, 草色才苏绿未匀。 苦竹空将岁寒节, 又随官柳到青春。 8.黄庭坚写的诗词《清明》作者: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平乐·春归何处》作者:黄庭坚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登快阁》作者: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寄黄几复》作者: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牧童诗》作者: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水调歌头·游览》作者: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作者: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虞美人·宜州见梅作》作者: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鄂州南楼书事》作者: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9.描写春的古词发点完整的,全为宋词。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 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 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 黄鹂三两声。 《渔家傲》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 山南山北花撩乱。 闻说洊亭新水漫, 骑款段, 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 千岩万壑春风暖。 一弄松声悲急管, 吹梦断, 西看窗日犹嫌短。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 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 狼藉残红。 飞絮蒙蒙。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 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 双燕归来细雨中。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 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水调歌头》 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 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 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 直入白云深处, 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 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 倚玉枕, 拂金徽。 谪仙何处, 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 不为朱唇丹脸, 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 明月遂人归。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 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 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 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 君行到自知。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满江红 饯郑衡州厚 卿席上再赋》 辛弃疾 莫折荼, 且留取一分春色。 还记得,青梅如豆, 共伊同摘。 少日对花浑醉梦, 而今醒眼看风月。 恨牡丹笑我倚东风, 头如雪。 榆荚阵,菖蒲叶。 时节换,繁华歇。 算怎禁风雨, 怎禁鹈鴂! 老冉冉兮花共柳, 是栖栖者蜂和蝶。 也不因春去有闲愁, 因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