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六字的诗句全集

1.6个字名诗句或妙绝句或好听的诗句

亲爱的楼主,很高兴为你解答,以下为我的答案:6字名句;安慰捉襟见肘,唯有冷暖自知。

人成各,今非昨,秋如旧,人空瘦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 1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2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3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4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5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6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7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隔汉江寄子安 鱼玄机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鸳鸯暖卧沙浦,砠矦闲飞桔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八阵图 陆游 潘岳一篇秋兴,李成八幅寒林。

舍北偶然倚杖,尽见古人用心。 六言律诗:巴山归忘(文/丘引 飞雪飘零尽白, 落花复暖霜栽。

鸬鹚旋惊江岸, 残阳烟绕树歪。 桥沿农家水寨, 草屋香埋孤怀。

尘红长笛宵梦, 远瞰归忘泪摔。 巴山归忘(六律) 飞雪飘零尽白 落花复暖霜栽 鸬鹚旋惊江岸 残阳烟绕树歪 桥沿农家水寨 草屋香埋孤怀 尘红长笛宵梦 远瞰归忘泪摔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而无徒李清照的两阙词不知能否充数?长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好听的诗句;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

2.求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刘长卿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拟田园乐

彭汝砺

买田何须近郭,作屋却要依山。

青松共我纵始,白鸟随人去还。

宁浦旧事

秦观

身与杖藜为二,影将明月成三。

骨肉未知消息,人生到此何堪。

甲辰人日病中吟以自嘲

范成大

壮岁喜新节物,老来惜旧年华。

病后都卢不问,家人时换新花。

晓枕

范成大

煮汤听成万籁,添被知是五更。

陆续满城钟动,须臾后巷鸡鸣。

舍北闲望

陆游

潘岳一篇秋兴,李成八幅寒林。

舍北偶然倚杖,尽见古人用心。

杂兴

陆游

广平作梅花赋,少陵无海棠诗。

正自一时偶尔,俗人平地生疑。

无题

杨简

净几横琴晓寒,梅花落在弦间。

我欲清吟无句,转烦门外青山。

溪村

朱继芳

雨洗山光绿净,波涵天影请空。

草际自浮鹅鸭,柳阴分坐儿童。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王维《幽居》

门对鹤溪流水,云连雁宕仙家。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鸟山花。——李白《春景》

竹簟高人睡觉,水亭野客狂登。帘外熏风燕语,庭前绿树蝉鸣。——李白《夏景》

昨夜西风忽转,惊看雁度平林。诗兴正当幽寂,推敲韵落寒帧。——李白《秋景》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李白《冬景》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刘长卿《感怀》

青草池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王建《江南》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杜牧《山行》

听月楼高太清,南山对户分明。昨夜姮娥现影,嫣然笑里传声。——王昌龄《望月》

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树色尤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张仲素《山寺秋斋》

夹岸人家临镜,孤村灯火悬星。乔木千枝鹭下,深潭百尺龙吟。——岑参《村居》

烟雨湖光软漾,空濛山色生奇。忆自段家桥水,流连不觉遄飞。——韦应物《烟雨》

惠崇烟雨芦雁,坐我潇湘洞庭。欲买扁舟归去,故人云是丹青。——苏轼《惠崇芦雁》

老去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游。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苏轼《题王晋卿山水》

行尽风林雪径,依然水馆山村。却是春风有脚,今朝先到柴门。——朱熹《铅山立春》

山路只通樵客,江村半是渔家。秋水矶边落雁,夕阳影里飞鸦。——徐有贞

门外青山朵朵,窗前黄叶萧萧。独坐了无言说,回看妄想全消。——憨山大师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飞来,正对寒灯独坐,忽将鼻孔冲开。——憨山大师

云散长空雨过,雪消寒谷春生。但觉身如水洗,不知心似冰清。——永明智觉禅师

空谷诸尘尽谢,止留一片闲云。伴我松根挥尘,堪多麋鹿成群。——永明智觉禅师

文字眼中幻翳,禅那心中浮尘。内外一齐拈却,大千世界全身。——永明智觉禅师

静夜钟声不住,石床梦想俱空。开眼不知何处,但听满耳松风。——永明智觉禅师

清净涵空宝镜,春来水满澎湖。照彻庐山面目,月如额上明珠。——永明智觉禅师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但见冰消涧底,不知春上花枝。——永明智觉禅师

入夜吟秋细雨,初晨忆夏和风。惶惶不辨时日,醉酒羞花戏虫。——木文(现代)

3.带六的诗句大全

《晚晴》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高唐暮冬雪壮哉,旧瘴无复似尘埃。崖沉谷没白皑皑

江石缺裂青枫摧。南天三旬苦雾开,赤日照耀从西来,

六龙寒急光裴回。照我衰颜忽落地,口虽吟咏心中哀。

未怪及时少年子,扬眉结义黄金台。洎乎吾生何飘零,

支离委绝同死灰。

《赠别》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

《读书》

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4.带有六字的诗句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作者:杜牧 朝代:唐 体裁:七律 类型:山水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翻译: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敬亭山像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赏析:诗一开始写登临览景,勾起古今联想,造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这种感慨固然由登临引起,但联系诗人的经历看,还有更深刻的内在因素。诗人此次来宣州已经是第二回了。八年前,沈传师任宣歙观察使(治宣州)的时候,他曾在沈的幕下供职。这两次的变化,如他自己所说:“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这自然要加深他那种人世变易之感。

5.六个字的诗句,是6个字的句子就行,不需要整首诗都是6个字,是名句

楼主所例举的是词和曲,严格意义上讲不是诗,只能算诗歌范畴,六言诗比较少,整理了一下,较有名的有下面几首:

1、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唐)李白《立冬》

2、

采菱渡头风急,

杖策村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

桃花源里人家。

——(唐)王维《辋川六言》

3、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砠矦闲飞桔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唐)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

4、

把酒留君听琴,谁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尽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唐)卢纶《送万臣》

5、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回首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北周)庾信《怨歌行》

6、

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只疑落花漫去,复道春风不还。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

——(北周)庾信《舞媚娘》

7、

桃红复含宿雨,

柳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归,

鸟啼山客犹眠。

——(唐)王维的《田园乐》

关于六言诗:

六言诗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的一种,全诗都是六个字一句,分为六言古诗和六言近体诗,其中六言近体诗较为少见,不及五言七言那样流行。六言诗在《诗经》中已有萌芽,完整而规范的六言诗是在建安时期才出现的短诗,多为四句。到了唐代,六言诗和五言、七言诗歌一样,逐步发展成为格律诗(也就是近体诗),到此视为纯熟,在形式上不再发展,唐代以后六言诗创作有渐趋兴盛之势,到了两宋以后,六言诗成为较为常用诗体,但在数量上还是不及七言诗和五言诗。在之后的时间里六言古诗和六言律诗六言绝句交相辉映,各自展现着不同的魅力。

时间有限,先说这么多吧,希望这些回答能够对楼主有所帮助。

6.六字六句的古诗有哪些

1、《八至诗》隋唐 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2、《田园乐其一》唐 王维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3、《田园乐其二》唐 王维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4、《田园乐其三》唐 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5、《田园乐其四》唐 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7.用 为你 开头的6字诗句

1、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

2、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3、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4、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5、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

6、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

7、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8、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9、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

10、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

11、张灯结绮笼驰道。六六洞天连夜到。

12、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

13、六月炎天时霎雨。行云涌出奇峰露。

14、六月炎蒸何太盛。海榴灼灼红相映。

15、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16、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