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绛唇 汪藻 思想感情【译文】 一轮圆月明媚新秀,秋夜寒、江流静、远山衔着北斗。 夜不成寐起来徘徊搔首。窗间横斜着梅花疏影,那么清瘦。 好一个凉秋月夜的霜天,却无心饮酒,闲置了传杯把盏手。君知否?听到归巢的乌鸦纷乱的啼叫后,使我归家意兴浓郁似酒。 【赏析】 这首词构思别致,语言晓畅,婉转含蓄,情景相生。但一般认为这首词不是通常的写景抒情,而是寄托着作者厌倦仕宦生涯、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怀。 上片所写江山新月,梅影横窗,一远一近,均为起来搔首时所见。而夜静之时披衣而起,其心情之烦躁不安可知。 下片,霜天正当传杯,此时反“闲却”,盖因归兴较酒更浓也。末尾两句是全词主旨之所在,在意义上倒贯全篇,使全词的景语皆成情语。 “归兴浓如酒”,明确地表示了对官场污浊和佳宦的厌倦之情。这种心态在封建知识分子中具有典型性。 关于此词的本事,有几种说法,张宗 的《词林纪事》中所记比较可信。汪藻出守泉南,后为人谗毁而被移知宣城。 他心中很烦躁愤懑,便写作此词。他的好友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词曰:“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 短亭回首,不是缘春瘦。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 还知否?凤池归后,无路陪尊酒。”根据这些记载,我们便比较容易理解本词的意蕴。 这种心态在封建知识分了中具有典型性。 2.寻词牌为“点绛唇”的闺怨词曾允元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宋]姜夔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点绛唇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韩琦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 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愁? 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魏夫人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 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 归不去。 凤楼何处。 芳草迷归路。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贺铸 一幅霜绡,麝煤熏贝贰纹丝缕。 掩妆无语,的是消凝处。 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 风留住。 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叶梦得 飘渺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 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做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 莫学衰翁样。 能搬得我都搬来了。 3.姜夔的“点绛唇”这首词有什么典故“丁未”,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 姜夔在湖州和苏州间往返,经过吴松(今江苏吴江县)作此 词。吴松乃晚唐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隐居之地,姜夔能想到这点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他对陆龟蒙 一直比较推崇。 除了这首词,他在同时期的词中也一再说过“三生定是陆天随,又向吴松作客归” (《除夜自石湖归笤溪》)、“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三高祠》)等,除了这些,他在后来 的自述中曾说,杨万里称赞他“文无所不工,甚似陆天随”。 因此写“吴松”二字在题注中,不仅对写 作的地点加以提示,且是和词中“拟共天随住”密切相关的,提示了这首词的由来,也是我们阅读这 首词时应该注意的地方一词的下阕“拟共天随住”一句不是偶然提到陆龟蒙,而是此词通篇都与 之关系密切。 词的上阕写景,用拟人手法来传达心境,对此已有很好的分析:沈祖蕖《宋词赏析》云:“首二句 言本无容心,自然超脱;次二句则未免有情,仍苦执著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云:“起写燕雁随云, 南北无定,实以自况,一种潇洒自在之情,写来飘然若仙。 ‘数峰’两句,是对深山幽静之境的体会, 极微妙。‘清苦’二字,写山容欲活,盖山中沉阴不开,万籁俱寂,故觉‘清苦’之色都铺垫在群峰之 上。 ‘商略’二字,亦生动,盖当山雨欲来之际,谛视峰之状态,似要观察如何下雨一样。 ”沈祖蕖所谓 的“超脱”“执著”的说法,见解非同一般。 如果深一层来看,“燕雁无心”与“数峰清苦”之并举,隐含 了“超脱”与“执著”的情怀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还体现了词人本身对人生的沉思,所以到词的下阕 有了“拟共天随住”一句,才是沉思的结论,因而全词上下阕连在一体的是内在的呼应。 并且,这种 沉思之所以有了“拟共天随住”的结论,也是“无心”二字的缘故。 这两个字读来寻常,是古典诗词中 常见的写法,其实是有来历的,由《庄子•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而来,而此意也在陆龟 蒙诗中常见:“云似无心水似闲”(《秋赋有期因寄袭美》),“心似孤云任所之,世尘中更有谁知”(《和 袭美新秋即事》)等。 陆龟蒙心仪庄子,“天随子”即是其自号,出典《庄子•在宥》:“神动而天随。” 虽然在“超脱”与“执著”之间有了“拟共天随住”这样的人生抉择,但词人正如同陆龟蒙一样, 终于不能对天下忘怀,所以有“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这样沉重的感叹。 “今何许”三字十 分重要,使得人生的沉思时代感甚重,即深沉的现实感慨与家国情怀。 因为词人生活在山河破碎的 南宋那样一个苟安的时代,并且我们记得词人开始写作时,就写过充满“黍离之悲”的《扬州慢》那样 的作品,所以这样的情感沉思还是能令人理解的。 “凭栏怀古”则已融入历史感叹在现实的感慨中^ 吴松一带,乃古代吴越属地,历来引起诗人词客的历史浩叹,以及对国家兴亡的沉思。 陆龟蒙《吴宫 怀古》云:“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姜夔的感慨也 类似:“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除夜》)。 这里 也恰恰体现了姜夔与陆龟蒙的心心相印。所以,此处“怀古”不仅泛指历史感慨,也是实指陆龟蒙。 出人意外的是,在这现实与历史深度感慨之后,词人竟然以“残柳参差舞”一句结束全篇。“残柳参 差舞”是衰败的象征,暗示词人情怀的无限感伤。 但从叙述艺术上来说,我们应该注意这种“突降” 的写法。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一阕,开头只对眼前景物进行描写, 至结处云‘今何许?凭栏怀古。 残柳参差舞’,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唱,‘凭栏怀古’下仅 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限感伤都不在实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在许多评论、分析中,这种分析是比较精到的。 4.如何鉴赏赵鼎的“点绛唇”这首词词的上阕写春觉生愁。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金炉中的香已冷,绣着鸳鸯的帐帷低垂 着,一切都是那么幽雅温馨。 一个“嫩”字以通感的手法写出了余香之幽微,暗香浮动,若有若无 但这种华美而寂静的环境又似乎处处散发出一种无可消解的愁绪,犹如那缕缕余香,摸不着却又无 法排遣。 “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午梦醒来,愁绪不散,欲说梦境却又无处可说。“恨”以“一枕” 修饰,犹如用“一江”“一舟”来修饰“愁”,化抽象为具象,无理却生趣。 梦中的追寻越是迫切,醒来 的失望就越发浓重。至于这情、这恨,作者并未指明,但也无须讲明,这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愁怨,是 一种泛化了的苦闷,时代与个人相交融的苦闷。 伤春愁春只是它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在于对世事 人生的感慨。 下阕以“消瘦休文”自比。 “顿觉春衫褪”,夸大“消瘦”。“休文”即梁沈约,这是一个为愁病困 扰的词人。 据载,沈约病中日益消痩,以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所以后人也常以“沈腰”来比喻消痩。 “春衫褪”即春衫宽,衣带渐宽终不解。“顿”字以时短衣宽的 对比突出消痩之快,“顿”还有惊奇、感叹、无奈等多种感情。 “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句以景结尾、意味深远。 清明已近,春色将老,那闹春的杏花已被吹落殆尽。在这种凄寒的环境中, 作者无语独立,不觉又是黄昏,只觉得寒风阵阵。 清明时节多风雨,若再有夜来风雨过园林,这已无 多的春色还能留几分呢?东风既带来了春天也带走了春色,所以宋人常有“东风恶”之语。“薄暮东 风紧”写的是眼前之景,表达对春之将尽的担忧。 一个“紧”字通俗而生动,表现力很强,既写出了东 风紧吹的力度,又写出了作者“一任罗衣贴体寒”,固守春色之情。 5.许渊冲的《 唐宋词一百五十首 里有》《声声慢》吗宋词方面也只找到一部分: 潘 阆 酒泉子(长忆西湖) 潘 阆 酒泉子(长忆西山) 潘 阆 酒泉子(长忆观潮) 林 逋 点绛唇(金谷年年) 张 先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 张 先 剪牡丹(野绿连空) 宋 祁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 欧阳修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欧阳修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王安石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王安国 清平乐(留春不住) 苏 轼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苏 轼 行香子(一叶舟轻) 苏 轼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黄庭坚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黄庭坚 醉蓬莱(对朝云瑗叇) 奏 观 点绛唇(醉漾轻舟) 奏 观 好事近(春路雨添花) 泰 湛 卜算子(春透水波明) 汪 藻 点绛唇(新月娟娟) 曹 冠 风栖梧(桂棹悠悠分浪稳) 周邦彦 苏幕遮(燎沉香) 杨万里 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 张孝祥 水调歌头(江山自雄丽) 辛弃疾 鹧鸪天(扑面征尘去路遥) 汪 莘 沁园春(三十六峰) 高观国 霜天晓角(春云粉色) 吴 潜 南柯子(池水凝新碧) 吴 潜 鹊桥仙(扁舟昨泊) 刘辰翁 浣溪沙(远远游蜂不记家) 刘辰翁 山花子(此处情怀欲问天) 刘辰翁 虞美人(梅梢腊尽春归了) 刘辰翁 虞美人(情知是梦无凭了) 周 密 闻鹊喜(天水碧) 周 密 乳燕飞(波影摇涟甃) 王沂孙 南浦(柳下碧粼粼) 蒋 捷 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 张 炎 壶中天(扬龄万里) 吴文英 望江南(三月暮) 张 先 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梅尧臣 苏幕遮(露堤平) 唐诗也是一部分而已: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孟浩然 《春晓》 盂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 祖 咏 《终南望余雪》 王 维 《青溪》 王 维 《山居秋暝》 王 维 《使至塞上》 王 维 《竹里馆》 王 维 《辛夷坞》 王 维 《山中》 李 白 《蜀道难》 李 白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清溪行》 李 白 《望庐山瀑布》 杜 甫 《日暮》 杜 甫 《春夜喜雨》 杜 甫 《江村》 杜 甫 《绝句》 张 继 《枫桥夜泊》 张 潮 《江南行》 于良史 《春山夜月》 戴叔伦 《兰溪棹歌》 李 益 《江南曲》 孟 郊 《巫山曲》 杨巨源 《城东早春》 张 籍 《湘江曲》 韩 愈 《春雪》 韩 愈 《晚春》 刘禹锡 《始闻秋风》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暮江吟》 柳宗元 《溪居》 柳宗元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贾 岛 《雪晴晚望》 杜 牧 《江南春》 杜 牧 《清明》 温庭筠 《商山早行》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雍崔衮》 李商隐 《天涯》 6.与《江城子》 《钗头凤》类似的古诗词点绛唇·长安中作 【宋】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樱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点绛唇 【宋】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点绛唇 【宋】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点绛唇 【宋】韩琦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 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愁? 愁无际。 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点绛唇 【宋】魏夫人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点绛唇 【宋】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 归不去。 凤楼何处。 芳草迷归路。 点绛唇 【宋】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点绛唇 【宋】贺铸 一幅霜绡,麝煤熏贝贰纹丝缕。 掩妆无语,的是消凝处。 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 风留住。 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 点绛唇 【宋】王安中 岘首亭空,劝君休堕羊碑泪。 宦游如寄,且伴山翁醉。 说与鲛人,莫解江皋佩。 将归思,晕红萦翠,细织回文字。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宋】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千峰上。 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点绛唇 【宋】李祁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 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 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 花无数。 问花无语。 明月随人去。 点绛唇 【宋】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 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宋】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点绛唇·春愁 【宋】赵鼎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馀香嫩。 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 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点绛唇·访矣存叟南漪钓隐 【宋】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宋】吴文英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 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 情如水。 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点绛唇·越山见梅 【宋】吴文英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 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 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点绛唇·送李琴泉 吴大有 作【宋】吴大有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 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 漠漠箫箫,香冻梨花雨。 添愁绪。 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点绛唇·梅 【宋】朱翌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 雪花飞下。 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 归来也。 西风平野。 一点香随马。 点绛唇 【宋】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 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点绛唇 【清】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 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 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陆游 作 点绛唇 【宋】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 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纳兰性德 作 点绛唇 【清】纳兰性德 咏风兰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 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 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又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庚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 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