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漠北的诗句古诗

1.【关于漠北的诗句描写漠北景色的诗句如“大漠孤烟直”这样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出塞》王之涣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三千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征人怨》柳中庸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苏武庙》温庭筠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亲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望蓟门》祖咏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书边事》张乔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古从军行》李颀大漠穷秋寒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高适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脱蹄。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岁石大如斗。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李白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高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仲淹。

2.描写漠北的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一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 何当踏破双芒屐,却向昆仑望故乡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携书弹剑走黄沙,瀚海天山处处家。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山川凌玉嶂,旌节下金微。路向南庭远,书因北雁稀。乡关摇别思,风雪散戎衣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金微凝素节,玉律应清葭。边马秋声急,征鸿晓阵斜。关树凋凉叶,塞草落寒花。雾暗长川景,云昏大漠沙

3.描写漠北的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一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 何当踏破双芒屐,却向昆仑望故乡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携书弹剑走黄沙,瀚海天山处处家。

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山川凌玉嶂,旌节下金微。

路向南庭远,书因北雁稀。乡关摇别思,风雪散戎衣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金微凝素节,玉律应清葭。边马秋声急,征鸿晓阵斜。

关树凋凉叶,塞草落寒花。雾暗长川景,云昏大漠沙。

4.写出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原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选自《岑嘉州集》,岑参,江陵人,唐代人。 2.岑参于天宝十三载(754)夏秋之交到北庭,至德二载(757)春夏之交东归,其间三历雪季,此诗之作,不详何时。

3.武判官,未详。判官,官职名。

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 4.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所居。 5."风掣"句: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

6.轮台:见前注。 7.十分出色的一首律诗 ①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象梨花开了一样。

②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罗幕:丝织帐幕。

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 ③锦衾(qīn)薄:盖了华美的织锦被子还觉得薄。

形容天气很冷。 ④角弓:饰有兽角的弓。

控:拉开。这句说因为太冷,将军都拉不开弓了。

⑤着:穿上。 ⑥瀚海:大沙漠。

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 ⑦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

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 ⑧辕门:军营的大门,临时用车辕架成,故称。

⑨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⑩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写作背景】 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正如诗题所标示的那样,这首诗以歌咏白雪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一开头,就把边地奇寒、早雪的特异风光和壮丽景色,通过典型事物,用饱蘸淡墨的画笔,以浪漫主义手法氢它描绘了出来。北风卷地,连那坚韧不拨的白草,也为之摧折。

那风啊,简直是一把锋利的铲刀,把大地乔得净荡荡的了。可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春风阵了,象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

这境界该是怎样的新奇壮美!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耐的奇寒。那飘飞的雪花啊,连帐内的罗幕都打湿了;狐皮袍子不暖啊,盖的锦被也嫌太薄;将军的手啊,已冻得拉不开弓;征战护身的铁衣啊,也冷得难以穿上。

但就在这一派难耐的奇寒中,透出了一股雄的健的气息。珠帘罗幕,狐裘锦衾,是多么的富丽;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又是多么威严。

它巧妙地把防守边疆,战胜奇寒的将士,生动而鲜明地烘托了出来。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毕竟还是奇寒,从而才能显示出防守边疆的将士,是怎样艰苦卓绝。八月在内地,正是桂子飘香,皓月增辉的美好时节,而边地呢,已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可是,这瀚海坚冰,万里凝云,虽然愁惨,但不萧瑟、凄凉,而是浑厚、沉郁,这正是岑参边塞诗歌奇峭的艺术风格的特征。正是在这漫天皆白,寒气袭人的时候,中军设宴,饯别归客。

一时胡琴、琵琶、羌笛齐奏,伴着塞外风光,自是别有一番天韵。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 【参考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岑参的边塞诗奇丽壮美,富于浪漫主义激情,也不乏浪漫手法。他善于写奇丽壮美的西北边塞风光,如火山、沙漠、雪海、草原、狂风等,然而这些奇特壮美的自然现象又常常构成艰苦卓绝的环境,形成对军旅生活的考验。

而诗人又极善于把边关将士放在这样的考验中,突现他们的豪情壮气。边疆环境的恶劣,边陲生活和战事的艰苦,有力地衬托出戍边将士的英雄主义精神。

诗人善于使用夸张、比喻等浪漫主义表达方式,如"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

5.描写沙漠的古诗整首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出自: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翻译: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扩展资料: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燕瑾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使至塞上

6.描写边塞的诗句

这东西多的很,你随便挑两句都成。

塞下曲四首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钱起 评论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 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 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

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 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

耿湋 评论 塞上曲 惯习干戈事鞍马,初从少小在边城。 身微久属千夫长,家远多亲五郡兵。

懒说疆场曾大获,且悲年鬓老长征。 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

张籍 评论 横吹曲辞·出塞 秋塞雪初下,将军远出师。 分营长记火,放马不收旗。

月冷边帐湿,沙昏夜探迟。 征人皆白首,谁见灭胡时。

裴说 评论 塞上曲 极目望空阔,马羸程又赊。 月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

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 如斯名利役,争不老天涯。

王之涣 评论 横吹曲辞·出塞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司空图 评论 塞上 万里隋城在,三边虏气衰。 沙填孤障角,烧断故关碑。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 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

周朴 评论 塞上曲 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 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

常建 评论 塞上曲 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 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

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 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武元衡 评论 出塞作 夙驾逾人境,长驱出塞垣。 边风引去骑,胡沙拂征辕。

奏笳山月白,结阵瘴云昏。 虽云风景异华夏,亦喜地理通楼烦。

白羽矢飞先火炮,黄金甲耀夺朝暾。 要须洒扫龙沙净,归谒明光一报恩。

李颀 评论 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刘得仁 评论 塞上行作 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 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王贞白 评论 入塞 玉殿论兵事,君王诏出征。 新除羽林将,曾破月支兵。

惯历塞垣险,能分部落情。 从今一战胜,不使虏尘生。

杜荀鹤 评论 塞上伤战士 战士说辛勤,书生不忍闻。 三边远天子,一命信将军。

野火烧人骨,阴风卷阵云。 其如禁城里,何以重要勋。

齐己 评论 送人游塞 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 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 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

李昌符 评论 书边事(一作边行书事,一作塞上行) 朔野烟尘起,天军又举戈。 阴风向晚急,杀气入秋多。

树尽禽栖草,冰坚路在河。 汾阳无继者,羌虏肯先和。

于鹄 评论 塞上曲(一作出塞曲) 行人朝走马,直走蓟城傍。 蓟城通汉北,万里别吴乡。

海上一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贾至 评论 出塞曲 万里平沙一聚尘,南飞羽檄北来人。 传道五原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秦。

杨炯 评论 出塞 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 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 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郭震 评论 塞上 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 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

杜甫 评论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

7.描写山海关 嘉峪关 玉门关的诗句

嘉峪关: 嘉峪关诗的突出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描绘大漠雄关的瑰奇景观。

有侧重写关的:“马上望祁连,奇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无青云。”

(明·陈棐《祁连山》)有侧重写风沙的;“风摇柽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清·汪漋《敦煌怀古》)。更多的诗是侧重描摹关城的雄姿:“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险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清·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冈峦重叠戴雄关,关势峥嵘霄汉间”(清·宋伯鲁《入关》);“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清·裴景福《登嘉峪关》)。

明清时期这些诗作从不同侧面展现出“天下雄关”的粗犷而奇异。嘉峪关是西北的军事要冲,许多嘉峪关诗反映了西北政治军事形势。

清初,常出兵西北,金戈铁马,鼓角相闻。雍正军机大臣鄂尔泰的《送查大冢宰领大将军敕出嘉峪关》诗就反映这种场面:“宣麻西下领诸侯,小驻筹边望戍楼”,“旌旗一变思汗羽,挞伐重光问虏酋”。

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是从嘉峪关向西进军的。幕僚施袖华有诗云:“暮宿嘉峪关,别酒破萧瑟。

凌晨出西门,送客旌旗密”(《出嘉峪关作》)。后来西北地区太平无事,但嘉峪关仍驻重兵:“防边自古建雄关,圣代于今卧鼓闲”,“风腾瀚海鲸鲵吼,月冷荒城剑戟环”这是陕西提督周达武《登嘉峪关》里的诗句。

上海关: 有关山海关的诗作,其内容很丰富,有赞美长城的险要和景观的壮丽的,有反映时代的风云及其他抒怀之作,但最富特色的是描写战争和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爱国名将戚继光镇守蓟州长城一线长达16年之久,他曾率兵出关作战,写《出榆关》:“前趋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反映了当时军威之壮。万历中期,女真族崛起,东北多战争,黄洪宪《山海关》中写道:“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

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

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表达了诗人请缨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

明末,山海关常有朝庭重臣统兵与后金作战,大学士、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的《重登山海关城楼》:“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

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群雄骄语日,一剑几经过。”抒发了人生易老,报国任重,壮志难酬的感慨。

清代前期有关山海关的诗作,多反映时代的巨变,民生疾苦,语多沉痛哀怨。思想家顾炎武的五言长诗《山海关》是其中的一首。

全诗36句,首先写山海关的险要地理形势,其次写明清战争及山海关的防务,最后写吴三桂迎清兵入关及明亡后山海关环境的悲凉。风格古朴平实,慷慨生哀。

陈天植《山海关》:“疆场百战地,烟火几家残”;王模的《榆关》:“荒沙寒白骨,新鬼啸黄泉”、“前年百战地,遗恨至今存”。把山海关作为一个古战场来凭吊,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对战死沙场者遗恨的同情。

尤侗的长诗《山关行》真实地反映了清初京郊闹饥荒,清廷招募穷苦百姓经由山海关向辽东移民,百姓扶老携幼,号哭上路的惨状:“山关去,往辽东,诏徙十万填新丰”;“白头龙钟扶老翁,红颜伶俜携儿童”;“亲戚坟墓天一方,惜别临歧泪如雨。”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玉门关: 和王七玉门关吹笛 (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玉门关盖将军歌(岑参) 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 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 金铛乱点野酡酥。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清歌一曲世所无, 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 众中夸道不曾输。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我来塞外按边储, 为君取醉酒剩沽。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军行》唐. 王昌龄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唐. 戴叔伦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关山月》唐. 李白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军行七首》唐. 王昌龄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玉门关盖将军歌》唐. 岑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 王之涣。

8.【有哪些边塞诗人

【边塞诗人】王昌龄(699-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后代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他的七绝与李白的并称为"双璧".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他的闺怨,宫怨诗也有很多佳作.现存王昌龄诗180多首.其中, 五七言绝句几乎占了一半.高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风格雄浑质朴、苍劲悲壮.如《燕歌行》岑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风格与高适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壮的风格.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另外属于边塞诗人的同一时代的还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等,他们的风格均大同小异.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生卒年月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青年时期,性格豪迈,多才多艺.他会写诗,又会唱歌跳舞.《唐才子传》说王翰"工诗,多壮丽之词".是盛唐的边塞诗派.存诗不多,以《凉州词》最为著名.崔颢(704 —754),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曾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从崔颢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早年曾漫游江南一带,也在长安和洛阳居住过.开元后期在河东节度使幕中任职,到过幽燕河朔边塞之地.李颀(690 -751 ),颖阳(今河南省登封县西)人.开元二十三年(735)中进士,任新乡县尉,久未升迁,辞官归隐.他的边塞诗及描写音乐的诗和以刻画人物形象见长的赠别诗,都很有特色,激昂慷慨,富于艺术的感染力.他擅长五古及七言歌行,七律虽只留存几首,但也写得很有气势.他广交游,和王维,綦毋潜,高适,王昌龄,卢象均有唱和.【边塞诗】王昌龄 评论塞下曲四首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钱起 评论卢龙塞行送韦掌记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耿湋 评论塞上曲惯习干戈事鞍马,初从少小在边城.身微久属千夫长,家远多亲五郡兵.懒说疆场曾大获,且悲年鬓老长征.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张籍 评论横吹曲辞·出塞秋塞雪初下,将军远出师.分营长记火,放马不收旗.月冷边帐湿,沙昏夜探迟.征人皆白首,谁见灭胡时.裴说 评论塞上曲极目望空阔,马羸程又赊.月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如斯名利役,争不老天涯.王之涣 评论横吹曲辞·出塞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司空图 评论塞上万里隋城在,三边虏气衰.沙填孤障角,烧断故关碑.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周朴 评论塞上曲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常建 评论塞上曲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武元衡 评论出塞作夙驾逾人境,长驱出塞垣.边风引去骑,胡沙拂征辕.奏笳山月白,结阵瘴云昏.虽云风景异华夏,亦喜地理通楼烦.白羽矢飞先火炮,黄金甲耀夺朝暾.要须洒扫龙沙净,归谒明光一报恩.李颀 评论古塞下曲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刘得仁 评论塞上行作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王贞白 评论入塞玉殿论兵事,君王诏出征.新除羽林将,曾破月支兵.惯历塞垣险,能分部落情.从今一战胜,不使虏尘生.杜荀鹤 评论塞上伤战士战士说辛勤,书生不忍闻.三边远天子,一命信将军.野火烧人骨,阴风卷阵云.其如禁城里,何以重要勋.齐己 评论送人游塞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李昌符 评论书边事(一作边行书事,一作塞上行)朔野烟尘起,天军又举戈.阴风向晚急,杀气入秋多.树尽禽栖草,冰坚路在河.汾阳无继者,羌虏肯先和.于鹄 评论塞上曲(一作出塞曲)行人朝走马,直走蓟城傍.蓟城通汉北,万里别吴乡.海上一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贾至 评论出塞曲万里平沙一聚尘,南飞羽檄北来人.传道五原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秦.杨炯 评论出塞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郭震 评论塞上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