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菊花梅花的诗句菊花的诗句 飒飒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苏轼)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梅花诗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2.描写菊花的古文惟每年篱东菊绽,积兴成癖。喜摘插瓶,不爱盆玩。非盆玩不足观,以家无园圃,不能自植,货于市者,俱丛杂无致,故不取耳。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瓶口取阔大不取窄小,阔大者舒展不拘。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以不散漫 不齐轧 不靠瓶口为妙,所谓“其把宜紧”也。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花取参差,间以花蕊. [译文]只有在每年篱笆移动去花绽放的时候,长久急需的兴趣(才)成了癖好。喜欢摘下(它们)插在花瓶中,(我)不喜欢玩为盆景。并非盆景不足以观赏,[“以”我不会翻]自己没有有可供种植的园圃,不能自己种植,在市场上买,又太多不好选择[这句我也不确定],所以(我)不采用它们罢了。这个插花,数量为单好,不适合插双数。每瓶花之躯一种花而不要颜色[“色”好像不译为颜色]不一的,瓶口要广口的而不要窄小的,广口花瓶(中的花)可舒展不拘束。从五七支花至三四十支花,必在瓶口以一丛怒放,由于不散漫,不耷拉在瓶口为好,正所谓“整把的宜紧”。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飞舞横斜。花要参差,其间夹在花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唯菊独盛 [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象丝、有的象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3.菊花诗意/picnews.asp?typeid=1//菊花 菊科菊属植物的栽培种。 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又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 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 ,被柔毛。 头状花序直径2.5~20厘米 ,大小不一。总苞片多层,外层外面被柔毛。 舌状花颜色各种。管状花黄色。 菊花不是单元起源的,不能用简单的种系发生方法来概括。菊花是异花授粉植物。 可以利用菊花的有性繁殖,借助遗传重组和性状分离或基因突变来选择新品种,而利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来固定新性状,培育新品种,或利用芽变和固定芽变的办法培养新品种。菊花的无性繁殖有扦插、分枝与压条等,而扦插是常用的方法。 菊花一般秋季开花,故又名秋菊。但它是短日照植物,可根据这种生物学特征,使之提早或延迟开花,供节日或盆景布置之用。 菊花品种繁多,头状花序皆可入药,味甘苦,微寒,散风,清热解毒。这就是药菊。 按头状花序干燥后形状大小,舌状花的长度,可把药菊分成白菊花、滁菊花、贡菊花和杭菊花4类。在每一类里则根据原产地取名。 菊花--花中四君子之一 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 英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 别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 科名:菊科 菊花,别名黄华、女华、金蕊等。属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高30一80厘米,叶互生,卵形,具深裂或浅裂,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顶生头状花序,四周的舌状花形大而美丽,中部为黄色筒状花,但花冠的颜色变化极大,除蓝色外,呈黄,白、红、橙、紫及各色混杂;花型变化也很大。花期夏秋至寒冬,但以10月为主。 果实为瘦果。 菊花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记载,古人还有重阳赏菊的风习。 菊花耐寒,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在沙质壤土,忌积涝。 菊花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 杭菊是很好的清凉饮料;菊花可入药,能清热散风,平肝明目。 菊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名花,有着三千多年栽培的历史。 也被誉为"四君子"之一。 晋朝陶渊明独爱菊,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是大家熟识的。 菊花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有二万至二万五千多个,我国也有七千个以上。如此众多的品种中,不仅花色、花瓣形、花期、花径各异,而且在整枝方式及园林应用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常见的几种分类法介绍如下: 按菊花的自然花期分类 1、春菊:花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 2、夏菊:5月下旬至8月开放。 3、秋菊: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开放,为最常见的菊花。 4、寒菊(冬菊):12月上旬至次年1月开放。 按整枝方式或应用不同分类 菊花的整枝方式不同,体态各异,园林应用方式也不同,一般分为下列几种: 1、独本菊(标本菊) 为一株一花的菊花,一般花径可达20-30厘米,供展览或品种特性鉴定之用。鉴赏标准以茎杆粗壮,节间均匀,叶茂色浓,脚叶不脱,花大色艳,高度适中(40厘米)为上品。 2、立菊(多本菊) 为一株数花的菊花,多为布置花坛或作切花,留种等用。栽培时摘心须注意枝条高度一致。 鉴赏标准以枝叶繁茂,花枝高度,花朵大小及花期均一致,着花整齐,分布均匀为上品。 3、大立菊 为一株有花数百朵乃至数千朵,其花朵大小整齐,花期一致,适于作展览或厅堂、庭园布置用。 通过摘心和嫁接(芽接),可达到数千朵花的造型。鉴赏标准以主干伸展,位置适中,花枝分布均匀,花朵开放一致,表扎序列整齐,气魄雄伟为上品。 据目前所知,1994年11月中山市小榄菊花会展出的一株含5766朵(39圈)花的大立菊是我国大立菊之冠。 4、悬崖菊 是小菊的一种整枝形式。 通常选用单瓣型、分枝多、枝条细软、开花繁密的小花品种,仿效山间野生小菊悬垂的自然姿态,整枝成下垂的悬崖状。栽培的关键是用竹架诱引主干向前及适时摘心。 鉴赏的标准是花枝倒垂,主干在中线上,侧枝分布均匀,前窄后宽,花朵丰满,花期一致,并以长取胜。 5、嫁接菊 是一株上嫁接多种花色的菊花。 用芽接的方法使不同的品种、不同色彩的菊花在一株上开放。 6、案头菊 是独本菊的另种形式。 每盆一株一花,要求株高20厘米,植株矮壮,花朵硕大,适于室内茶几、案头摆设。多施用矮化剂,使其矮化壮实。 7、盆景菊 用菊花与山石等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在盆中塑造出活的艺术品。菊花盆景通常以小菊为主,选用枝条坚韧、叶小、节密、花朵稀疏、花色淡雅的品种为宜。 亦有留养上年的老株,加强管理,使越冬后继续培养复壮。这样的盆景老茎苍劲,可以提高欣赏价值。 菊花的适应性很强,喜阳光充足,但也稍耐阴,较耐寒,亦较耐干,忌积水,忌连作。喜地势高燥、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土。 繁殖以扦插、分株、嫁接为主。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可以通过遮光或延长光照而促其提前或推后开花。 栽培管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浇水是养菊的关键。 菊花喜湿润,但忌积水。 浇水不足,影响生长发育,浇水过多,使枝叶徒长或烂根死亡。故浇水时要做到"干透浇足",切不能过干过湿,又不可半干半湿。 2、菊花喜肥,施肥的原则是薄肥多施。 如叶片过大,肥厚,色。 4.想较了解一下菊花,谁能说说菊花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菊花 菊花(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常用chrysanthemum,拉丁文 Flos Chrysanthemi),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 ,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种。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 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中文学名: 菊花 拉丁学名: Chrysanthemum 别称: 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属: 菊属 Chrysanthemum 目录 网络释义 菊花图片 菊花的花语 菊花的特征、习性 形态特征 产地与习性 品种分类 菊花分类 一、依色分类。 二、依植株高矮分类。 三、依花期分类。 四、(亚型从略): 五、依种型、六、依菊花品种对短日照的不同反应分类。 七.按自然花期 八.按花直径 方式与应用 网络释义 菊花图片 菊花的花语 菊花的特征、习性 形态特征 产地与习性 品种分类 菊花分类 一、依色分类。 二、依植株高矮分类。 三、依花期分类。 四、(亚型从略): 五、依种型、六、依菊花品种对短日照的不同反应分类。 七.按自然花期 八.按花直径 方式与应用展开编辑本段网络释义 指肛门,因其形状极像盛开的菊花,故被广大网友戏称为菊花,成因不可考,但是被综艺天王吴宗宪发扬光大。 编辑本段菊花图片 法国小菊 六月菊 春菊 红色菊花 瓜叶菊 波斯菊 矢车菊 大波斯菊 麦杆菊 鳞托菊编辑本段菊花的花语 菊花花语: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 各种菊花花语: 红色菊花:我爱 白色菊花:事实 黄色菊花:忽视的爱 翠菊: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 春菊:为爱情占卜 六月菊:别离 冬菊:别离 法国小菊:忍耐 瓜叶菊:快乐 波斯菊:野性美 大波斯菊:少女纯情 万寿菊:友情 矢车菊:纤细、优雅 麦杆菊:永恒的记忆、刻画在心 鳞托菊:永远的爱 编辑本段菊花的特征、习性形态特征 株高20-200cm,通常30-90㎝。 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 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 舌状花分为下、匙管、畸四类,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 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根据花期迟早,有早菊花(九月开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但经过园艺家们的辛勤培植,改变日照条件,也有五月开花的五月菊,七月开花的七月菊。 根据花径大小区分,花径在10厘米以上的称大菊,花径在10—6厘米的为中菊,花径在6厘米以下的为小菊。根据瓣型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产地与习性 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 而以Ph6.2-6.7最好。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 品种分类 菊花品种繁多,头状花序皆可入药,味甘苦,微寒,散风,清热解毒。这就是药菊。 按头状花序干燥后形状大小,舌状花的长度,可把药菊分成 4 大类,即白花菊、滁菊花、贡菊花和杭菊花四类。在每一类里则根据原产地取名。 在白菊花类里,以产安徽亳县的亳菊品质最佳,其次如河南武陟的怀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河北安国的祁菊,浙江德清的德菊等。 编辑本段菊花分类一、依色分类。 这是我国最早的分类法。宋代刘蒙《菊谱》就是依色将36个品种分为黄17品、白15品与杂色4品。 二、依植株高矮分类。 按菊株高矮分为高(1米以上)、中(0.5~1米)、矮(0.2~0.5米)3类。 三、依花期分类。 按开花季节不同,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及“五九”菊等。 秋菊按花期又分为早、中、晚3类。 四、(亚型从略): 1982年全国园艺学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将秋菊中的大菊分为5个瓣类,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 现列举如下 (一)平瓣类:宽带型、荷花型、芍药型、平盘型、翻卷型、叠球型。 (二)匙瓣类: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散型、匙球型。 (三)管瓣类:单管型、翎管型、管盘型、松针型,疏管型,管球型、丝发型、飞舞型、钩环型、璎珞型、贯珠型。 (四)桂瓣类:平桂型、匙桂型。 5.菊花梅花的诗句菊花的诗句 飒飒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苏轼)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梅花诗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