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蒋勋说宋词》全集txt1.什么叫士大夫之词?什么叫伶工之词?伶工是写流行音乐的人,是职业性地演奏音乐的人,他们的音乐形式在民间流行,在社会上的地位一直不高,人们一直把伶工之词当成消遣。 士大夫之词就是后来的苏东坡、欧阳修写的词。这些人是士大夫,是社会文化的领导者。 他们认为词可以变成上层的文学形式。2.王国维在评论他(指李煜)的时候,有一种很特殊的悲悯。 3.文学的创作,艺术的创作,最重要一点就是是否真实。如果存在作伪,就是有问题。 可是当文化传统要求文以载道时,我们不得不作伪,不能不载道。4.宋徽宗留下一个传统,作为一个执政者,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收藏,是不配作为执政者的。 5.一篇文学作品被选入国文课本,常常不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在这个状况里,一代一代人会被牺牲掉,无法看到真正的文化创造力。 6.从很多宗教哲学来讲,我们有一个最后的归宿,可是我们不知道那个归宿在哪里,所以我们是在梦中。在梦醒之前,我们是一个客居的身体,这个身体有一天要到哪里去,我们其实不太知道。 7.我觉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个句子非常惊人,大概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它的宗教感和哲学感是最强的。8.宋词也许更接近现代诗,因为它非常讲究意向这个东西。 9.我们一路这样讲文学欣赏的时候,大家会发现有一类创作者会很直接地传达他的情感,而另一类创作者,他把情感融化成为一个意向,而意向的传达性,它的时间的耐久性,有时候更高。10.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之后,人其实会产生更大的感伤,因为这个感伤是回到自身的生命里面去做反省跟沉淀。 11.在西方文化当中,颓废有特殊的美学上的意义,是说经过一个巨大的繁华之后,人开始转向于对繁华内在幻灭的感受,这个时候叫做“颓废”。12.美学是一个不能勉强的东西,它必然跟着你自己时代的真实经验去阐述。 13.生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经验,能够感受到春天花的绽放的人,大概必然要在某些时候看到花的凋零的哀伤。那个部分不去看,还是不圆满的。 看到春天的灿烂,而不能看到秋天的肃杀和萧条的,他的生命经验也是不完美的。14.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朝代的文人可以在政治上没有恐惧感,没有这么强的恐惧感,可是宋朝的文人有很大的自信和安全感。 15.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很难做自己,反而一直在文化里被扭曲着,尤其是在政权当中,他被扭曲以后回不来。可是宋朝的知识分子可以回来做自己,可以回来做自我,而这种自我释放使得宋朝在文化的创造力上,产生了一种我们叫做“平淡天真”的东西。 宋朝的美学最喜欢讲的字是“平淡天真”,就是不要做作,也不要刻意,率性为之。16.水比较柔软,比较温和,比较顺从,也比较沉静和反省。 山是比较稳定、雄壮、大气的东西。17.宋词对中国文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它开发出字,我讲的“字”,而不是词汇本身的独立性,唐诗里面常常是词汇,表现的是词汇的美,你很少看到一个字本身有很大的特殊力量。 18.我们用“贵游文学”,是说六朝以下一直到李白,基本上都在追求一种比较贵族气的豪迈、华丽,一种大气、挥霍的美学感觉。19.苏轼最有趣的是,他所有的句子开始都是直截了当,从来不做铺陈。 20.修炼是为了回来做人,不是告诉别人我多了不起,告诉别人说我没有那么了不起,才是修行。21.历史不过就是像戏一样,像一个生命在谈笑之间的从容跟自在。 22.一个外在客观的惩罚,如果你自己有一念之间的转变,你会发现没有事情是悲苦的。23.“醒”常常在哲学上代表一种领悟,一种生命的领悟,并不是真正的睡觉的醒来,而是一个生命从迷蒙走向清醒的状态。 24.词由两部分组成:文学和音乐。从音乐来看一首词,还是从文学来看一首词,会产生不同的评价。 25.经过周邦彦和李清照的努力,词被定位为文学上的一个特定范畴。26.艺术上形式上的完美者,往往不会在大众里面有很重要的分量,他通常只会在专业范围内被讨论。 27.文学的形式跟内容达到最平衡的状态是它的高峰。28.创造力这个东西跟所谓的格局、大小无关——文化可以避开现实的一些限制和束缚,它可以有一个极大的突破性,使心灵产生很大的自由。 ……文化的创造力其实在于它是不是有对于心灵空间的一个尊重。29.阅读文学时慢慢会发现,句子本身可能是了解诗人的一个方式,可更重要的是单字,我觉得单字本身是它真正的质感所在。 30.文学里的流浪意识,是一个生命的自我放逐性,它并不只是特定指某一次跟某一个人的告别跟流浪,而是比较本质的问题。31.写诗一定要写到人家翻字典才叫做典故,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32.耽溺是说那个美不太能够扩展出去,是颓废美学的东西。33.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里面,大概最不幸的就是他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有逻辑性,越来越合理。 34.作为教育者,你大概只有一个责任,就是你要提供更多的东西让对方了解,使他的选择更多一点。35.很精彩的文学常常在于它的错综复杂的对立关系。 36.我们看李清照,看秦观,看周邦彦,看柳永,都有很大的耽溺性。那个耽溺性是深情,可是有一点牵连不断的缠绵,比较接近女性气质。 而苏轼、辛弃疾的深情,常常。 2.蒋勋老师的诗词,越多越好祝福 感觉着生命的悲哀,还愿意欢笑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感觉着生命的空虚,还愿意奋进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感觉着生命的欺罔,还待人以真诚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感觉着生命的寂寞,还可以温暖他人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感觉着生命的残酷,还相信善良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愿我愿是满山的杜鹃 只为一次无憾的春天我愿是繁星 舍给一个夏天的夜晚我愿是千万条江河 流向唯一的海洋我愿是那月 为你 再一次圆满如果你是岛屿 我愿是环抱你的海洋如果你张起了船帆 我愿是轻轻吹动的风浪如果你远行 我愿是那路 准备了平坦 随你去到远方当你走累了 我愿是夜晚 是路旁的客栈 有乾净的枕席 供你睡眠眠中有梦 我就是你枕上的泪痕我愿是手臂 让你依靠虽然白发苍苍 我仍愿是你脚边的炉火 与你共话回忆的老年你是笑 我是应和你的歌声你是泪 我是陪伴你的星光当你埋葬土中 我愿是依伴你的青草你成灰 我便成尘如果 如果你对此生还有眷恋我就再许一愿 与你结来世的姻缘口占 昨夜微雨湿了泥土林中小径无人走松果自落蛇游过花丛可以记忆的和可以遗忘的都不止这些除了真诚的爱可以写成诗句其他也不想再说潮来潮去白云还在青山一角躺在石堤上的人睡着了远岸只有叫船的吆喝花与蝴蝶阳光照抚雨水滋润土壤呵护根和茎和叶子一起努力才开出一朵美丽的花但是,一看到蝴蝶花便毫不吝惜把最好的都给了因为被宠爱过才知道接受的,要再给出去才能完全咏花之死守候你好像守候将溶的冰雪守候你好像守候夏日最后的光华守候你因为你就要凋零带着这样的红颜带着这样的芳华青春之美毫不留恋的凋零了我以为赞叹可以留住你我以为惋惜可以留住你我以为爱的缱绻可以留住你我以为诀别的心痛可以留住你但是,你一心一意只要凋零是将溶的冰雪只有最后一刻晶莹是夏日最后的美丽只有一刹那的光华啊,我与这流光共徘徊你一分一寸的毁灭我一分一寸的守候黄昏1受了什么伤?半边天染成了血红它不哀叫也不呻吟在逐渐变黑的脸上浮起似泪的亮光 一点两点2我想把晚云寄给你 又怕金色太刺眼橙红像血那淡淡的紫也太忧伤正在犹豫灰色已笼罩一切怕你收到也只是夜的墨黑了 给沉思者每一次死去都重新复活了他们如何不相信所谓雕像便是那不再死去的身体用一种姿势和所有的姿势告别才成为永恒阳光和雨水都无恙腐朽变灭也随他去若是一生只能有一种专注是该欢喜?还是怨悔?你既不想说我也只有独自寻索。 3.蒋勋: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一、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 蒋勋一、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大家对词这个文学形式有兴趣,可是也许我们应该关心的一点是,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我们会发现由于唐诗的成就太高,它经过初唐的成就,到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唐诗的成就高到这样的程度以后,其实大家会发现,老百姓、民间慢慢读不懂了,因为它已经高不可攀。 凡是艺术形式意境越来越高的时候,其实也就说明它远离了民间。可是民间本身不可能没有娱乐生活,所以他们自己就会写一些乱七八糟的歌来唱,这时士大夫会看不起说,你看那些歌多难听,真是靡靡之音。 结果这两者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然而一旦当这两个东西被拉近的时候,它就会产生新的艺术形式。 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词。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认为宋朝没有人写诗,其实多得不得了,甚至他们的诗比词还要多。 可是他们的诗都没有词的成就高,这个是有趣的事情。其实苏东坡写了很多诗,可是你会发现他最重要的东西都是词,因为词比较自由。 它的整个音韵的形式当中发生了变化,当我们在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们会发现唐诗的七、五都在变化,甚至四都出现了,九也出现了。它的音韵的跌宕起伏发生了很多节奏上的新的韵律感,这个韵律感推展出词的一个新的境界出来。 讲到词,首先要提到五代词,因为五代词是唐诗过渡到宋词的一个关键桥梁,但是这个关键的桥梁的关键人物是李后主,其实李后主的作品不多,可是不多的作品,却在文学史上发生了那么大的影响力。有时候的确可以看到在文学艺术的创造性上,一个人会有旋乾转坤这么大的力量。 李后主是战争的失败者,又是文化上的战胜者。因为他的诗征服了汴京,整个汴京的文人都开始填词。 我们看到北宋时词变成文学的主体,诗不再是主体,大家还在写诗,可是诗不再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可以看到李后主的影响有多大,他令原来属于贩夫走卒的歌声,忽然变成士大夫抒怀的工具,他们以它来抒解生命的某一种情怀。 那些伶工,从来没有想到他们的作品可以变得这么有意境。如果我们今天谈词这一文学形式的出现与成熟,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民间创作,词最初不是文人创作,而是民间歌曲。 它产生于民间,产生于大家认为有一点低俗的民间文化。后来当文人开始用这一形式去书写自己的心情感受,它变成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合作产生的文学成就。 二是李后主,他把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连接成功。二、“富三代”的李后主,在历史上一直饱受争议唐朝崩溃以后,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这一阶段,有两个朝代比较安定繁荣。一个是定都在南京的南唐,延续了对唐朝的向往与崇拜,他们一直自认为延续了唐朝的正统,被称为南唐。 李煜是最后一位君王,被称为李后主。另外一个朝代是建都在四川的西蜀,也产生了非常华丽的艺术、文学创作。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李后主的地位一直存在巨大争议。他是一个亡国之君,背负着原罪。 一个帝王竟然亡了国,当然受指责。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发现,他创造了文学世界当中最精彩的作品,而且对后代影响很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李后主评价极高,说他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如果中国文学史上没有这个人,也就没有后来的士大夫之词。什么叫做士大夫之词?什么叫做伶工之词?伶工是写流行音乐的人,职业性地演奏音乐的人,他们的音乐形式在民间流行,在社会上的地位一直不高,人们一直把伶工之词当成消遣。 士大夫之词就是后来的苏东坡、欧阳修写的词。这些人是士大夫,是社会文化的领导者。 他们认为词可以变成上层的文学形式。打个比方,今天有一个人,利用民间卡拉OK形式,填进自己写的词,改革了流行歌曲,提高了流行曲的意境。 李后主是第一个做这种文学改革的人物。李后主身上有两重有趣的矛盾,他的前半生与后半生绝然不同,简直是两个很不同的人。 他的前半生是什么?他的祖父是皇帝,他的父亲又是皇帝,到他做皇帝的时候,有一点不耐烦了。李后主是第三代的富贵,祖父那一代要北伐中原,到了父亲那一代,已经不太想了,再到了孙子辈,连想也不想了,就是玩。 江南又非常富有,皇宫里面天天吃喝玩乐。读他的传记时,会发现他整天都在调情。 调情是李后主生命里面最大的重点,我想大家都听过他与大周后、小周后的故事,一对美丽的姐妹,是他的皇后、妃嫔。他有几首词就是写他从大周后的房间跑到小周后旁边,“手提金履鞋”,让他的脚走路没有声音,从窗户爬进去。 他是非常奇怪的一个人,在玩一些情欲的游戏。他生于富贵之家,长于华丽的宫廷,根本就没出去过,不知道外面的民间疾苦,他完全是一个淫乐的皇帝,每天关注的都是自己的吃喝玩乐。 可是他喜欢文学,他就去写词唱歌,唱的东西全部是艳情的内容。我觉得他的艳情与李商隐全然不同,李商隐有感伤,他没有。 比如李后主著名的《玉楼春》,里面没有任何感伤。在李后主早期作品当中,我们读不到感伤,他也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感伤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富贵的第三代,也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人。祖父打天下,父亲守成,孙子干什么呢?当然就是花钱,就是挥霍。 所谓富不过三代,。 4.蒋勋:为什么唐诗变成宋词一、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 蒋勋 一、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 大家对词这个文学形式有兴趣,可是也许我们应该关心的一点是,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我们会发现由于唐诗的成就太高,它经过初唐的成就,到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唐诗的成就高到这样的程度以后,其实大家会发现,老百姓、民间慢慢读不懂了,因为它已经高不可攀。 凡是艺术形式意境越来越高的时候,其实也就说明它远离了民间。可是民间本身不可能没有娱乐生活,所以他们自己就会写一些乱七八糟的歌来唱,这时士大夫会看不起说,你看那些歌多难听,真是靡靡之音。 结果这两者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然而一旦当这两个东西被拉近的时候,它就会产生新的艺术形式。 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词。 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认为宋朝没有人写诗,其实多得不得了,甚至他们的诗比词还要多。 可是他们的诗都没有词的成就高,这个是有趣的事情。其实苏东坡写了很多诗,可是你会发现他最重要的东西都是词,因为词比较自由。 它的整个音韵的形式当中发生了变化,当我们在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们会发现唐诗的七、五都在变化,甚至四都出现了,九也出现了。它的音韵的跌宕起伏发生了很多节奏上的新的韵律感,这个韵律感推展出词的一个新的境界出来。 讲到词,首先要提到五代词,因为五代词是唐诗过渡到宋词的一个关键桥梁,但是这个关键的桥梁的关键人物是李后主,其实李后主的作品不多,可是不多的作品,却在文学史上发生了那么大的影响力。有时候的确可以看到在文学艺术的创造性上,一个人会有旋乾转坤这么大的力量。 李后主是战争的失败者,又是文化上的战胜者。因为他的诗征服了汴京,整个汴京的文人都开始填词。 我们看到北宋时词变成文学的主体,诗不再是主体,大家还在写诗,可是诗不再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可以看到李后主的影响有多大,他令原来属于贩夫走卒的歌声,忽然变成士大夫抒怀的工具,他们以它来抒解生命的某一种情怀。 那些伶工,从来没有想到他们的作品可以变得这么有意境。如果我们今天谈词这一文学形式的出现与成熟,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民间创作,词最初不是文人创作,而是民间歌曲。 它产生于民间,产生于大家认为有一点低俗的民间文化。后来当文人开始用这一形式去书写自己的心情感受,它变成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合作产生的文学成就。 二是李后主,他把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连接成功。二、“富三代”的李后主,在历史上一直饱受争议 唐朝崩溃以后,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这一阶段,有两个朝代比较安定繁荣。一个是定都在南京的南唐,延续了对唐朝的向往与崇拜,他们一直自认为延续了唐朝的正统,被称为南唐。 李煜是最后一位君王,被称为李后主。另外一个朝代是建都在四川的西蜀,也产生了非常华丽的艺术、文学创作。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李后主的地位一直存在巨大争议。他是一个亡国之君,背负着原罪。 一个帝王竟然亡了国,当然受指责。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发现,他创造了文学世界当中最精彩的作品,而且对后代影响很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李后主评价极高,说他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如果中国文学史上没有这个人,也就没有后来的士大夫之词。什么叫做士大夫之词?什么叫做伶工之词?伶工是写流行音乐的人,职业性地演奏音乐的人,他们的音乐形式在民间流行,在社会上的地位一直不高,人们一直把伶工之词当成消遣。 士大夫之词就是后来的苏东坡、欧阳修写的词。这些人是士大夫,是社会文化的领导者。 他们认为词可以变成上层的文学形式。打个比方,今天有一个人,利用民间卡拉OK形式,填进自己写的词,改革了流行歌曲,提高了流行曲的意境。 李后主是第一个做这种文学改革的人物。 李后主身上有两重有趣的矛盾,他的前半生与后半生绝然不同,简直是两个很不同的人。 他的前半生是什么?他的祖父是皇帝,他的父亲又是皇帝,到他做皇帝的时候,有一点不耐烦了。李后主是第三代的富贵,祖父那一代要北伐中原,到了父亲那一代,已经不太想了,再到了孙子辈,连想也不想了,就是玩。 江南又非常富有,皇宫里面天天吃喝玩乐。读他的传记时,会发现他整天都在调情。 调情是李后主生命里面最大的重点,我想大家都听过他与大周后、小周后的故事,一对美丽的姐妹,是他的皇后、妃嫔。他有几首词就是写他从大周后的房间跑到小周后旁边,“手提金履鞋”,让他的脚走路没有声音,从窗户爬进去。 他是非常奇怪的一个人,在玩一些情欲的游戏。他生于富贵之家,长于华丽的宫廷,根本就没出去过,不知道外面的民间疾苦,他完全是一个淫乐的皇帝,每天关注的都是自己的吃喝玩乐。 可是他喜欢文学,他就去写词唱歌,唱的东西全部是艳情的内容。我觉得他的艳情与李商隐全然不同,李商隐有感伤,他没有。 比如李后主著名的《玉楼春》,里面没有任何感伤。 在李后主早期作品当中,我们读不到感伤,他也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感伤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富贵的第三代,也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人。祖父打天下,父亲守成,孙子干什么呢?当然就是花钱,就是挥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