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朋友要去远方,你给她的赠言是:诗句】多嘛,光李白的就很多.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有关远方的诗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朋:原文指同学。古时“朋”和“友”有所区别: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即出自同一老师门下。这两句大意是:有老同学从远方来看望,不也是件很快乐的事吗?老同学远道前来探望,共同追忆过击在一起相处的往事,畅叙别后互相之间的思念之情。自然是人生一大乐事。这两句以反问句式道出,更增加了感情色彩,欣喜之情,益于言表。后世常引用这两句表现故友重逢的快乐,“朋”既可以指老同学,也可以指老朋友。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学而》 几度送风临玉户,一时传喜到妆台。 远方名言 唐·韩溉《鹊》。玉户:以玉装饰的门户,也可比喻明净的窗户。这两句大意是:多少回把清风送到玉户前,一时间又把喜讯传到妆台边。和鹧鸪、杜鹃等啼声悲凄,给人们传愁带恨的鸟相反,古人认为鹊能送喜,因而称为喜鹊,沿称至今,咏鹊的诗也大多与喜相连。南朝萧纪就写有“今朝听声喜,家信必应归”的《咏鹊》诗;韩溉这首诗里的鹊把远人即将归来的喜讯送到了思妇的妆台边。可以想见,这报喜的鹊声给思妇带来多少欣慰,多少喜悦,多少希望。也许她正在精心地梳妆打扮,准备迎接远方归来的亲人呢!写鹊,别忘了和报喜相连;当然,由于它的喜报无凭无据,当人们的希望落空时,它也落了不少埋怨。 唐代诗人 韩溉 《鹊》 有好消息从远方来,就如拿凉水给口渴的人喝。《圣经》 《圣经》 铃声之后。火车又摇晃着驶向寂静黑暗的远方田野。女作家,原名励婕 安妮宝贝 基督在采摘我们的身体,那就让我们去远方祷告吧。吉卜赛人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关于远方的名言唐代诗人 白居易 船啊!她载着我驶向远方,把遥远的土地带到我身旁。乔·贝尔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台湾女作家,原名陈懋平 三毛 人生的途程是遥远的,只要双脚不息地前行,道路就会向远方延伸。 她好像是在看着很远的地方,就那么一直看着,却又什么都看不到。 远方名言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埃莉诺·埃斯特斯 《一百条裙子》 只有人类精神能够蔑视一切限制,想信它的最后成功,将它的探照灯照向黑暗的远方。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狡猾是近视,只看得清鼻子底下,而看不清远方,因而时常使自己陷入给别人设的陷井里。19世纪俄国作家 冈察洛夫 远方有多远?请你,请你告诉我,到天涯海角,算不算远?问一问你的心,只要它答应,没有地方,是到不了的那么远。台湾女作家,原名陈懋平 三毛 一朝离别,爱人的魔力更加强了。我们的心只记着爱人身上最可宝贵的部分。远方在朋友传来的每一句话,都有些庄严的回声在静默中颤动。 关于远方的名言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 她的行李包中只带了几件棉布衬衣和一本杜拉斯的传记。她无法确定自己去远方的意图。是寻求一次让自己心安理得的逃避吗。因为她对叶的无所期求。女作家,原名励婕 安妮宝贝 抓住最后一点天光,拍下了这张藤椅靠背。四周漆黑,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通向远方,冷冷的没有温暖。但光亮就在路的尽头,坚持,爬出去,光辉和荣耀在等着你。中国好声音选手杨坤导师队梦想学员 平安 3.去远方学习,祝愿的诗句3.雪岳读书图 圣书万卷任纵横, 常觉心源极有灵。 狂笑惊散四方客, 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风吹血雨, 豪歌一曲万里晴,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4.寒江独钓图 天涯何处觅佳音, 世路茫茫本无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 知交何须同生根? 垂泪一别人千里, 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 甘洒热血写青春。 5.春山行旅图 惨淡岁月入梦遥, 浪迹四海悲寂聊。 风流正随鲲鹏去, 我自面壁空长啸。 万里江山皆风火, 十年胸中尽怒潮。 拼将一腔义士血, 直向云天逞英豪。 4.祝愿“去远方学习”的诗句有哪些1. 《送魏万之京》 唐代: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色 一作:曙)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2. 《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3.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宋代: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4.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唐代:李白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5. 《送李判官赴东江》 唐代:王维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5.描写眺望远方的诗句有哪些关于“眺望”的诗句有以下五首: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王之涣《九日送别》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武元衡《登阖闾古城》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崔涂《送友人》 【释义】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原文: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赏析:《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惋惜之情。前两句说重阳刚登高完毕,小重阳又再来饮酒赏菊。后两句说菊花为何这样命苦,遇到两次重阳,遭到两次采摘。实际是借菊花联想自己遭馋出京流放夜郎的不幸。意蕴深远。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原文: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译文:在此风声呼啸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那里可以找一登高远望之处送别归去的友人呢?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明日就要成为断根的飘蓬一般匆匆离去了。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 原文: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 赏析:《登阖闾古城》是唐朝武元衡写的七言律诗。首句抒情, 奠定全诗凄凉的感情基调, 登高望远, 抒发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全文: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赏析: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 全文: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简介:作者崔涂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