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成吉思汗的诗句《沁园春·雪》 近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整条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水势。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着和老天爷比一下谁更高。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格外娇艳美好。 江山是如此的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治功劳;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学才华。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都已经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1936年,红军组织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红军从子长县出发,挺进到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时,部队在这里休整了16天。2月5日至20日,**在这里居住期间,曾下过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 天气严寒,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当时住在农民白治民家中,深夜。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沁园春·雪》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后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2、作者简介: **(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著有《**诗词》《**文集》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沁园春·雪 2.关于描写“成吉思汗”的诗句成吉思汗 我看到鹰在草原的日落里隐没踪迹 它起自手中紧握的凝血,掠过幼年 盲目的灌木丛,它的叫声自从 虚假的、无仁慈的文明起,一直奔突在 风化的城廓或野兽成群的草原上 那儿——日落的地方,再向西—— 风牵引着苏鲁锭长矛,赌注和马鞍似的 三十个活蹦乱跳的女人,那灌足了酒醉醺醺的夜晚 起初象是丝绸,被马蹄踢踏出来的快乐舞蹈 生硬而粗砺,看上去就如同真的毁灭 地狱之火或牧场,横过欧亚大陆 死尸遍布上帝和真主安拉的乐土 无声无味无梦无影无幻无众生无诸界 且有颜色,“红的是血,绿的是草……” 白色呢,是女人被羊乳反复擦拭着的肉体 不久将是,或是二十年过后甚至更久 黄色的雨水正嘲笑着把优美的城市变得泥泞 但是黄色会忧愁,在对他乡的颤栗记忆 和对家乡的苦涩相思中,那方 湛蓝和漠然的“长生天”,以一个不祥的周年 直到怀揣着泥土,从绿色和有力的大地上死去 他用脚荡开几片山谷,用手指掂量着峰峦 粗硕的头颅,向前笨重地穿过身体 无尽的黄沙漫漫没过永恒和寂寥 而此刻,所有的羊群都顿然感到悲哀 3.关于历史人成吉思汗的赞美诗句1、七律·题成吉思汗 混沌草原闻鹫鸣,翱翔天际世皆惊. 纵横捭阖平欧亚,大略雄才傲杰英. 一代天骄威永在,无穷碧落月长明. 长河滚滚东流去,千古英名励鄂城. 创作说明:混 沌,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避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借喻12世纪的蒙古草原部落明争暗斗,连年厮杀,混乱一片。犹如盘古开天辟地,铁木真打破了 草原的混沌状态,如雄鹰般笑傲大草原,统一了大草原,创立了名垂史册的蒙古大帝国。于今他的威名犹在,犹如天上明月永远照耀着大草原。长河,双指,一是指 黄河,二是指历史的长河。他的丰功伟绩鼓励着鄂城人民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建设鄂城更美好的明天。 2、满江红·鄂城怀成吉思汗 大漠烟迷,凭谁问、英雄何觅?风云涌、天骄腾起,草原合璧。戎马一生多壮举,驰骋万里追穷敌。毕其功、肇帝国辉煌,羞红日。 高原地,云天碧。滔滔浪,黄河急。古长城犹在,鄂民当惜。圣主陵园居净土,谁家牧女吹羌笛?绘蓝图、古邑焕新颜,和风习。 创作说明:上阕感怀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下阕写鄂城美丽的草原风光,鄂城人民在圣主丰功的感召下,描绘鄂城美好的蓝图。用古入声韵,因《满江红》词谱一般用入声韵。 4.关于成吉思汗的诗句《沁园春·雪》 近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原驰 原作:原驱)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整条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水势。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着和老天爷比一下谁更高。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格外娇艳美好。 江山是如此的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治功劳;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学才华。 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都已经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1936年,红军组织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红军从子长县出发,挺进到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时,部队在这里休整了16天。 2月5日至20日,**在这里居住期间,曾下过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 天气严寒,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 **当时住在农民白治民家中,深夜。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 《沁园春·雪》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后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2、作者简介: **(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著有《**诗词》《**文集》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沁园春·雪。 5.有关成吉思汗的诗歌其一 铁骑扬尘杀气横, 亚欧同扫鬼神惊。 弯刀溅血寻常事, 惯把屠城作宰牲。 其二 民房官府一同焚, 头阵还须用降军。 妇女俘来先不杀, 皆留虎帐慰狼群。 其三 西夏东侵宋室穷, 蒙兵骂阵虎成熊。 堪悲党项人烟灭, 残破王陵泣北风。 其四 罪恶难销枉礼僧, 六盘山下受天惩。 星沉西夏悲殉葬, 无数冤魂绕帝陵。 其五 马踏中原玉石空, 箭穿父老血殷红。 可怜后世无心辈, 争替天骄扛铁弓。 其六 乌云翻滚草随风, 白骨黄沙证罪功。 浩叹迩来多怪事, 羊呼狼是大英雄! 其三注解 据明代《弘治宁夏新志》载,西夏,党项族所建,兴于唐末,后建西夏国,与北宋,辽并立。西夏军力很强,期间与北宋、辽多有战争,其中与北宋有过数次规模很大的战争,宋军多败于西夏。经过多年战争,宋与西夏讲和,西夏向宋称臣,宋给予西夏岁币。后辽被金所灭,故西夏又与金,南宋并立。在期间,北方的蒙古逐渐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向外发起战争,西夏因其地理位置首当其冲,成为蒙古多次征伐的对象,西夏都城多次被围。经过多次与蒙古的战争,西夏国力、军力大衰。成吉思汗在他临死前,下令蒙古军队灭掉西夏,并进行屠城。从此,西夏作为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三百年左右的党项族国家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夏新志》记载:成吉思汗对西夏的征服战争,从1205年至1227年,先后进行过6次。其中在1209年、1217年、1226~1227年的三次大型战争中,蒙古国大军都曾进据贺兰山,包围西夏国都中兴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杀戮与破坏。1226~1227年成吉思汗发动的最后一次灭夏战争,西夏百姓“穿凿土石,以避锋镝,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公元1227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出征途中病死六盘山,其军队遂将亡帅之恨移泄西夏——蒙古铁骑在其副帅的指挥下,回师北上,发疯一般地狂烈进攻西夏国都(今之银川市一带),所到之处,逢人便杀、遇房就烧,劫掠财物、奸杀妇孺、毁宫掘墓。一时间,西夏国内尸横遍野、血流若河,浓烟蔽地、紫血腥天。 6.【有关咏雪的诗句写出全诗来】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原注】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 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 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阶一夜留明月,金殿三春满落花. 三千世界银成色,十二楼台玉作层.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漫踪江野,蝶舞飞扬一片白. 寒波踏歌,浪舒潇洒一江止. 雪树银花,燃烧红唇一瓣怒. 江山多娇,嵌缀冬月一轮俏.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里黄云白日,北风吹雁雪纷纷.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 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 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