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桂花诗情画意的诗句

1.桂花诗句加诗意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

这首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山静”,所以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山的幽静。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四季桂)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写空灵闲静的环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月出无声,而山鸟惊飞,这是动静相衬的艺术佳境。《而庵说唐诗》:"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

2.我要一些描写桂花的 很有诗意 有点90后的句子 快哦 要美的

银桂,白白的,使人感到它纯洁无比;金桂,金灿灿,像满天的晚霞。 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满目堆青叠翠之中,点缀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花,它是那么素雅,那么大方,那么充满生机,叫你不能不刮目相看,特别是它那浓

郁的幽香,几乎渗透每个空气分子,熏得人都要醉了。

满树金黄细小的花儿,点缀着红叶娇艳的季节。更有那浓郁的芳香,‘一味恼人香’袭人心怀,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带有一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

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好词

秋天 秋分 秋季 秋色 秋收 秋雨 秋果 秋霜 暮秋 秋野 初秋 晚秋 金秋 秋日

秋高气爽 秋雨绵绵 金秋季节 秋风萧瑟 秋风送爽 层林尽染 天高云淡 秋云冬来

重阳登高 枯枝败叶 秋草枯黄 桂花飘香 秋热如晨 赏月

好段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飞掠过山谷离开。

再过一两夜,秋霜在月下布满山谷,然后退回到北面群山那边稍作停留,好让金黄的初秋温柔地抚慰大地。轻微的茴香气息弥漫在天空中。还有金菊的芬芳气味。雾气翻腾,被九月的月色冲破,露出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秋天,那永远是蓝湛湛的天空,会突然翻脸而露出险恶的颜色,热带台风夹着密云暴雨,洪水潜流着,复苏的草原又泛起点点苍苍的颜色。然而,台风暴雨一闪而过,强烈的气流依然抖动着耀眼的波光。这时,只有北来的候鸟知道这张温暖的床眠,那飞翔的天鹅、鸿雁和野鸭,就像一片阴深的云朵,使这儿显得更苍郁了。

不知道从多久起,仿佛一场紧张的拼搏终于渐渐地透出了分晓,田野从它宽阔的胸膛里透过来一缕悠悠的气息,斜坡上和坝子上有如水一般的在散开,四下里的树木和庄稼也开始在微风里摇曳,树叶变得从容而宽余。露水回来了,在清晨和傍晚润湿了田埂,悄悄地挂上田间。露岚也来到了坝子上,静静地浮着,不再回到山谷里去。阳光虽然依旧明亮,却不再痛炙人的脊梁,变得宽怀、清澄,仿佛它终于乏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和田野和解了似的;……秋天来了!

扑入车窗的景色,使我生发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触。那碧天的云,蛮荒的山,被秋霜洗黄的野草,俨然像一位饰着金色丽纱的处女,裸露着奶黄色的胴体,在萧瑟的秋风中婆娑起舞,展现着消魂的倩姿。伫立在山颠的秋阳,宛如一尊威武的战神,抖落血染的战袍,溅在草丛中,渗入山下的小溪,泛着数不清的涟漪,呜咽地向外流淌,从古流到今,从辽远的过去流向那茫茫的未来。

秋,不是常说是金色的吗?的确,她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硕的果实,给包括人在内的众多生物赏赐了无数得以延续生命的食粮。

3.描写桂花的有诗意的作文题目

又是一年中秋夜,又是一年桂花香。

“亭亭岩下黄,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儿时曾在伯母家住过一阵,那时,伯母家的院落里种满桂花。给单调的日常生活平添了几分幽情和愉悦。

儿时的我,不像现在这般文静,总是被伯父伯母和伙伴们采摘桂花,那时既无诗意,亦不懂风雅,只觉得花香袭人,美艳无比。 犹记得伯父常于院中晒桂花,用蜂蜜腌制,桂花酱,储存些时日,做甜品时,放入几勺,香甜可口。

而煮汤圆时,撒上一些桂花,顿觉寻常食物,亦生了柔情蜜意。桂花酿制的酒,呈金黄色,味道清甜,香气浓郁。

素日里总是不舍饮用,留待中秋团圆之时,方肯开坛。清秋月夜,亲朋相聚,推杯换盏,浓浓情意,令人感动。

团圆宴散去后,便端了桌椅,一家人与庭前赏月。摆放好,糕点,冲一壶桂花茶,团圆之夜,月色比起平时,竟就是一方风流。

小时候好友总是说月亮里看到人影,而我亦是对着月亮深情地仰望,似乎真的看见山川树木,人影婆娑。书上说吴刚没每日辛勤伐桂,可千万年过去,那株桂树依然如故,每逢中秋,馨香怡人。

月宫里“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这时是否会私动凡心,与他共饮桂花酒,相看无言? 上了初中以后,校园里有一片桂花树,静立教学楼旁,时逢中秋将至,丹桂如期开放,桂香馥郁。整座校园早已浸润于桂香中,落花缤纷,闲庭漫步,不忍踏之。

行至幽致处,见花落如被,如若梦里,不愿苏醒。难怪朱淑真有诗“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支谈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桂香清风萦绕,桂子圆月相称。如此这般含蓄风情,不争不扰,浓得有韵,淡得清远,让人心醉。

4.关于桂花的古诗

1、《鸟鸣涧》——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白话译文:

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2、《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白话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扩展资料:

《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

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鸟鸣涧

5.描写桂花的有诗意的作文题目

又是一年中秋夜,又是一年桂花香。

“亭亭岩下黄,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儿时曾在伯母家住过一阵,那时,伯母家的院落里种满桂花。给单调的日常生活平添了几分幽情和愉悦。儿时的我,不像现在这般文静,总是被伯父伯母和伙伴们采摘桂花,那时既无诗意,亦不懂风雅,只觉得花香袭人,美艳无比。

犹记得伯父常于院中晒桂花,用蜂蜜腌制,桂花酱,储存些时日,做甜品时,放入几勺,香甜可口。而煮汤圆时,撒上一些桂花,顿觉寻常食物,亦生了柔情蜜意。桂花酿制的酒,呈金黄色,味道清甜,香气浓郁。素日里总是不舍饮用,留待中秋团圆之时,方肯开坛。清秋月夜,亲朋相聚,推杯换盏,浓浓情意,令人感动。

团圆宴散去后,便端了桌椅,一家人与庭前赏月。摆放好,糕点,冲一壶桂花茶,团圆之夜,月色比起平时,竟就是一方风流。

小时候好友总是说月亮里看到人影,而我亦是对着月亮深情地仰望,似乎真的看见山川树木,人影婆娑。书上说吴刚没每日辛勤伐桂,可千万年过去,那株桂树依然如故,每逢中秋,馨香怡人。月宫里“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这时是否会私动凡心,与他共饮桂花酒,相看无言?

上了初中以后,校园里有一片桂花树,静立教学楼旁,时逢中秋将至,丹桂如期开放,桂香馥郁。整座校园早已浸润于桂香中,落花缤纷,闲庭漫步,不忍踏之。行至幽致处,见花落如被,如若梦里,不愿苏醒。难怪朱淑真有诗“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支谈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桂香清风萦绕,桂子圆月相称。如此这般含蓄风情,不争不扰,浓得有韵,淡得清远,让人心醉。

6.吟咏桂花的诗

唐代宋之问《灵隐寺》一诗中的“桂子月中落”,白居易《忆江南》一词中的“山寺月中寻桂子”等等,都记述了这一传说。

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常把桂树与月亮连在一起,正所谓“月中有丹桂,自古发天香。” 历代文人墨客以桂入题,歌咏桂花,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这是唐代张九龄的诗句,赞颂了春兰与秋桂芳洁的美质。

北宋柳永在描绘西湖盛景时,也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名句:“重湖叠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宋代朱熹的《咏岩桂》一诗,惟妙惟肖地刻划出了岩桂纯洁的天姿与醉人的清香:“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木犀》一诗更是因花及人、借花喻人:“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诗人匠心独具,由咏桂花的风格而表现人的品格。

7.古诗东城桂其三的诗意

1、诗意:远远地知道天上桂花的孤独,想问问嫦娥还要不要更多?月宫幸好还有闲置的土地,为何不在月宫中间种上两株?2、原诗:东城桂(其三)白居易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3、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8.形容漂亮的花诗句,诗情画意的

1、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早梅》

朝代:唐代

作者:张谓

译文: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

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林逋

译文: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3、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朝代:宋代

作者:王雱

译文:海棠尚未经细雨湿润,梨花已经盛开似雪,真可惜春天已过去一半。

4、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江城子·江景》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译文: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

5、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译文: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