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跟月夜有关的诗句表达的情感

1.求关于于月亮的诗句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印象中古人的中秋诗词似乎总与月亮有关的,而月亮情结应该也是中国古文化中对中秋的一个直接体现了。而说到明月,首先想到的总是李白的那一轮思乡之月,就是那首《静夜思》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老实说,这首诗的意境并不算高,但是千百年来的人们总是喜欢吟这首诗,究其原因,可能也就是因为它阐述了人们在中秋时节最原始的思乡情感,而且通俗易懂,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所以让人喜欢。据说,曾经有媒体通过投票的方式来选出中国古代的十首最著名的古诗,这一首《静夜思》便在其中,可见其魅力。

李白还有好几首关于明月的诗是非常有名的,比如那首《月下独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还有另一首《关山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两首诗都在孤独中写就,正因为孤独,所以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这种孤独也让许多远在异乡的人们心中有着很大的共鸣,所以也一向受人喜欢。

除了李白,张九龄的那首《望月怀远》也是很不错的一首中秋诗,尤其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让千载之下的人读来心为之动,真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王建有一首《十五夜望月》,在我觉来其水平也是蛮高的,绝不在李白之下,诗云: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唐诗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所以唐诗中有关中秋明月的诗中,真正是佳作不断,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写过这个主题的,可见中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孟浩然的“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月下有怀》)等,都道出了几分惆怅或者思乡之情。

当然同是望月,有的人想的角度就不同,比如李商隐他想到的就是《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别人都是一出来就看见了好端端的一轮圆月,陆龟蒙却要《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而说到中秋与明月的词,就不能不说东坡的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的流传程度,可以用“脍炙人口”来形容了。胡仔《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这首词是东坡怀念弟****由时写的,这在序中有说。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后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有出生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的名作。

其他有关中秋的诗词实在是很多的,因为中秋与明月是属于天下人所共有,不拘限于一个地方或者一个时代,每个时代或者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共同拥有这轮明月与思念的。正所谓“千里共婵娟”嘛。大家有兴趣可以多找些出来读的。

2.有关月亮的诗句和表达的情感(不要表达思乡的感情)速度回答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

是说他自己在中秋之夜不能与家人团圆的寂寞和对亲人的思念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

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关于月亮抒发感情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表达诗人思乡之情.另外,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孟浩然的“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月下有怀》)等,都道出了诗人几分惆怅或者思乡之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这首词通过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情绪,抒写了内心的美好情怀.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李白

表达诗人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

4.月亮的诗句和表达情感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之情)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豁达从容)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表达人生的沧桑感)

4、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思念爱人)

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5.月亮的诗句和表达情感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之情)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豁达从容)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表达人生的沧桑感) 4、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思念爱人) 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6.古诗《月夜》表达的思想感情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

1.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

2.北斗、南斗:星宿名。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3.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

4.新透:第一次透过。

译文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这首诗写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构思新颖别致。诗人选取了静寂的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夜寒中显示出春天的暖意,从静寂中显示出生命的萌动,从几声虫叫引起人们对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7.关于月亮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写远客思乡之情.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通过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情绪.

8.表达思乡情感且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白居易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释义: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

2、《关山月》南北朝: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释义: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征人思乡怀念秦川。

3、《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宋代: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释义:可恨你不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不管人们南北东西四处漂泊,明月都与人相伴不分离。

4、《元夕无月》清代:丘逢甲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释义:三年后的今夜天空不见月光,美丽的月亮大概在台湾故乡。

5、《月儿弯弯照九州》宋代:佚名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释义:一弯月牙照人间,多少人家欢乐,多少人家忧愁。

6、《中秋月二首·其二》唐代: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释义: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7、《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旅眺》唐代: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释义: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远望山河,回归故乡的心思、回归故土的热望,浓得如眼前聚集的风尘。

8、《中秋月·中秋月》明代: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释义:每到中秋,月亮都那么明亮皎洁,可谁知家家亲人离别。

9、《子夜歌·三更月》宋代:贺铸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释义:深夜的月光照着庭中的梨花如同冬日的白雪,相思的情怀有说不尽的凄然就像是杜鹊啼血。

10、《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唐代: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释义 : 我以前在巴东三峡之时,曾西望明月遥想家乡峨眉。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