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月晓风清有关的诗句

1.含有“晓风” 的诗句的诗句有哪些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贾宝玉《咏白海棠》

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

--唐琬 《钗头凤》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

--柳永《古倾杯》

陌上蒙蒙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晏几道《鹧鸪天》

柳永 (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月晓风清欲堕时的上句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百度上就可以搜到的啊!

白莲 陆龟蒙

素葩多蒙别艳欺, 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性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动乱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3.请赏析"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这两句诗选自唐代陆龟蒙

这两句诗作为全诗的中心,诗人着力描绘了白莲的神情意态.白莲因为不够艳丽,在池塘里寂寞地自开自落.不管她有情也好,无情也罢,又有谁注意她呢?又有谁理会她呢?诗句以突兀的发问引出话题,并转出了新意,接着借"月晓风清"的特定环境展现出一幅生动传神的月夜莲花图,天还没有放亮,池塘周围一片宁静,西天的晓月朦胧地照在池塘上面,欲落未落的白莲就像在牛乳中洗过一般,静静地伫立在一片绿叶之间.清风徐来,花香四溢,那风中摇曳多姿的白莲花,不就是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瑶池中绰约仙子吗?"无情有恨"和欲堕"分别用拟人手法,赋予所咏之物以超乎形外的意蕴,从而使句子在空灵的意境中含蓄着一抹怆然不尽的身世之悲,曲折地表现了唐末知识分子怀才不遇,孤芳自赏,只能退隐山林的复杂心理.。

4.有关月的诗句 古诗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3.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 4.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5.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6.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7.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 王维《酬张少府》 8.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 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9.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0.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 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13.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李白《关山月》 14.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 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15.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 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16.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 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17.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 18.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19.明月不谙离恨苦。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0.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 王昌龄《送魏二》 21.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 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22.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 温庭筠《瑶瑟怨》 23.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 王安石《春夜》 24.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

—— 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25.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 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27.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 王昌龄《春宫曲》 28.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9.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30.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 司空曙《江村即事》 31.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 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32.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33.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34.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35.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36.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 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37.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 王昌龄《出塞二首》 38.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 岳飞《池州翠微亭》 39.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 杜甫《江汉》行》 40.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41.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42.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3.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44.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45.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 白居易《春题湖上》 46.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 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47.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 曹丕《燕歌行》 48.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49.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50.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 陆龟蒙《白莲》 51.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 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52.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53.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苏轼《花影》 54.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5.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 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 56.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 谢灵运《岁暮》 57.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 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58.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 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59.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60.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 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61.五月渔郎相忆否。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62.长沟流月去无声。

——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63.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64.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 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65.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66.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

5.月晓风清欲堕时的上句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百度上就可以搜到的啊!白莲 陆龟蒙 素葩多蒙别艳欺, 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

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

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

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

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性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

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动乱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6.请赏析"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这两句诗作为全诗的中心,诗人着力描绘了白莲的神情意态.白莲因为不够艳丽,在池塘里寂寞地自开自落.不管她有情也好,无情也罢,又有谁注意她呢?又有谁理会她呢?诗句以突兀的发问引出话题,并转出了新意,接着借"月晓风清"的特定环境展现出一幅生动传神的月夜莲花图,天还没有放亮,池塘周围一片宁静,西天的晓月朦胧地照在池塘上面,欲落未落的白莲就像在牛乳中洗过一般,静静地伫立在一片绿叶之间.清风徐来,花香四溢,那风中摇曳多姿的白莲花,不就是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瑶池中绰约仙子吗?"无情有恨"和欲堕"分别用拟人手法,赋予所咏之物以超乎形外的意蕴,从而使句子在空灵的意境中含蓄着一抹怆然不尽的身世之悲,曲折地表现了唐末知识分子怀才不遇,孤芳自赏,只能退隐山林的复杂心理.。

7.与“月”有关的诗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枝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李益《过五原胡儿饮马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杜甫《洗兵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温庭筠《苏武庙》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娥眉。

--王涯《秋思赠远》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忆扬州》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昌龄《送魏二》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8.有关明月的古诗有哪些

1.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月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2. 《西江月》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

七八个星天外, 两叁点雨山前。

旧时茆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3. 《把酒问月》

唐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酒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影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来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4.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