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宋词搞笑版唐诗 (搞笑版) 1.某女作诗曰:一日黄昏漫步,见一男生装酷,呕吐,呕吐,低头只想撞树! 2.男生回诗曰:一日自习深处,见一恐龙撞树,恐怖,恐怖,可怜那颗小树 3.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 4.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春晓》 5.李白乘舟不给钱,船夫一脚踢下船。桃花滩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没死。《李白》 6.清明时节雨纷纷,孤家寡人欲断魂,借问美女何处有,牧童遥指此Q群《清明》 7.春眠不觉晓,理工美女少,夜来睡不着,俺去网上找《春晓》 8.大千网络绿映红,聊天见面心渐空,见面四百八十次,多少恐龙在其中《江南春》 1.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同学答:宽衣解带终不悔 2.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 同学答:心中自有清泉在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 同学答:夫妻对坐到天明 4.蚍蜉撼大树,____ 同学答:一动也不动 5.君子成人之美,____ 同学答:小人夺人所爱 7.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同学答:只要貌似萨达姆 8.后宫佳丽三千人,____ 同学答:铁棒也会磨成针~~~ 10.东边日出西边雨,___ 同学答:床头打架床尾合 11.__,糟糠之妻不下堂 同学答:结发之夫不上床 13.西塞山前白鹭飞,___ 同学答:东村河边爬乌龟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 李白乘舟不给钱, 船夫一脚踢下船。 桃花滩水深千尺, 不知李白死没死。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孤家寡人欲断魂 借问美女何处有 牧童遥指三里屯(看,小杜的诗是入木三分吧。看在今天清明的份上,就让他先发这吧) 春 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理工美女少 夜来睡不着 俺去网上找 (老孟也不甘示弱)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聊天室里寻美女 q q 泡泡 M S N 正是理工好风景 聊得投机想见人(嘿嘿,诗圣大人雄心勃勃啊) 中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北理小雨润如酥 美女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伤心事 网上M M原是猪。。。 (看来韩先生受的打击不小)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宿舍心喜欢 网友见面倏忽还 满脸哀伤啼不住 方才险到鬼门关 (诗仙好象碰到了一只肉食性的~~阿门)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香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我和她 原想王子会公主 实是恐龙见青蛙 (哇,又是小杜,看来真是感触良多啊)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网一方 乘兴见之,脸胖且长 乘兴会之,腰如大水缸。。。(哎,老祖先也没逃过这一劫。。。) 卜算子 【宋】 李之仪 我住北理工 她住理工北 日日聊天约见面 共呼见到鬼。。。。(怎么词人也来凑热闹~~真是恐龙代代有啊) 尾篇 江南春 【唐】 杜牧 大千网络绿映红 聊天见面心渐空 见面四百八十次 多少恐龙在其中(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小杜已经不行了,后果很严重。。。)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北理朝雨浥清晨 满腹失望伤透心 劝君莫再寻网友 明日出家奔少林 2.唐诗宋词搞笑版唐诗 (搞笑版)1.某女作诗曰:一日黄昏漫步,见一男生装酷,呕吐,呕吐,低头只想撞树!2.男生回诗曰:一日自习深处,见一恐龙撞树,恐怖,恐怖,可怜那颗小树3.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望炉山瀑布>4.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春晓》5.李白乘舟不给钱,船夫一脚踢下船。 桃花滩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没死。《李白》6.清明时节雨纷纷,孤家寡人欲断魂,借问美女何处有,牧童遥指此Q群《清明》7.春眠不觉晓,理工美女少,夜来睡不着,俺去网上找《春晓》8.大千网络绿映红,聊天见面心渐空,见面四百八十次,多少恐龙在其中《江南春》1.___,为伊消得人憔悴同学答:宽衣解带终不悔2.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同学答:心中自有清泉在3。 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同学答:夫妻对坐到天明4.蚍蜉撼大树,____同学答:一动也不动5.君子成人之美,____同学答:小人夺人所爱7.___,天下谁人不识君同学答:只要貌似萨达姆8.后宫佳丽三千人,____同学答:铁棒也会磨成针~~~10.东边日出西边雨,___同学答:床头打架床尾合11.__,糟糠之妻不下堂同学答:结发之夫不上床13.西塞山前白鹭飞,___同学答:东村河边爬乌龟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 李白乘舟不给钱, 船夫一脚踢下船。 桃花滩水深千尺, 不知李白死没死。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孤家寡人欲断魂 借问美女何处有 牧童遥指三里屯(看,小杜的诗是入木三分吧。看在今天清明的份上,就让他先发这吧) 春 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理工美女少 夜来睡不着 俺去网上找 (老孟也不甘示弱)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聊天室里寻美女 q q 泡泡 M S N 正是理工好风景 聊得投机想见人(嘿嘿,诗圣大人雄心勃勃啊) 中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北理小雨润如酥 美女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伤心事 网上M M原是猪。 (看来韩先生受的打击不小)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宿舍心喜欢 网友见面倏忽还 满脸哀伤啼不住 方才险到鬼门关 (诗仙好象碰到了一只肉食性的~~阿门)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香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我和她 原想王子会公主 实是恐龙见青蛙 (哇,又是小杜,看来真是感触良多啊)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网一方 乘兴见之,脸胖且长 乘兴会之,腰如大水缸。 (哎,老祖先也没逃过这一劫。 ) 卜算子 【宋】 李之仪 我住北理工 她住理工北 日日聊天约见面 共呼见到鬼。 (怎么词人也来凑热闹~~真是恐龙代代有啊) 尾篇 江南春 【唐】 杜牧 大千网络绿映红 聊天见面心渐空 见面四百八十次 多少恐龙在其中(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小杜已经不行了,后果很严重。 )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北理朝雨浥清晨 满腹失望伤透心 劝君莫再寻网友 明日出家奔少林。 3.宋词10篇+解释高阳台 作者:王沂孙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①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②。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③。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④。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⑤,归雁平沙。 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 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注释】 ①周草窗:南宋著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 越中:泛指今浙江绍兴一带。 ②玉管春葭:葭:芦苇,这里指芦灰。 ③满树幽香二句: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化用其意。 ④横斜:指梅花的影子。 ⑤游骢:指旅途上的马。 【翻译】 庭院背阴处尚有残雪堆积,透过帘幕,也还能感到轻寒。玉管中葭灰飞扬,不知不觉已到了立春时节。 门前虽然已经有金泥帖,却不知道春光到来了谁家的亭阁?我对你相思若渴,梦中迷离隐约相见,无奈终究被天水阴遮。待梦境醒来时,更加凄然伤心,只见满树幽香,地上都是疏影横斜。 江南离别自然充满愁苦,何况在古道上策马。都在羁旅天涯,只见飞雁归落平沙。 如何能在信笺之上,诉说自己空度年华。如今处处长满芳草,纵然登上高楼眺望,也只能见萋萋芳草遍布天涯。 更何况,(人生)还能经受几度春风,几番飞红落花。兰陵王·卷珠箔 作者:张元干 卷珠箔①。 朝雨轻阴乍阁②。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 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 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 寻思旧京洛③。 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④油壁⑤催梳掠。 曾驰道⑥同载,上林⑦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 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 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 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注释】 ①箔(bó) :竹帘。 ②乍阁(zhà ɡé):初停。阁:停止,同“搁”。 ③旧京洛:指北宋汴京、洛阳。 ④障泥:挂在马腹两边,用来庶挡尘土的马具。 这里指代马。 ⑤油壁:用油漆涂饰车壁的华丽车辆。 ⑥驰道:秦代专供帝王行驶车马的道路。这里指代表京城的大道。 ⑦上林:秦、汉时苑名,专供帝王行猎的场所,这里泛指京都园林。【翻译】 轻雨绵绵,柳条随风轻拂,仿佛在迎接奏春天。 芳草的碧色映着新开的芍药花,衬托得更加鲜红。可恶的东风嫉妒花朵,一阵无情的风将梢头上娇嫩花叶吹落。 我把屏风紧掩,沉水香也懒得再熏。因喝酒会醉,总是怕看见酒盅。 回想从前在洛阳汴京,正是少年时代,时常纵情欢乐,也曾迷恋于歌舞表演者。常常准备好华丽的车马,催促美人快些出发游玩。 曾经同乘一辆车奔驰在宽广的大街上,也曾携手在上林苑里一起开怀。刚刚玩完热闹的元宵佳节,又早早约定佳期再见。 不想会有今日,到处漂泊孤单如浮萍?寂寞啊寂寞,更加思念当日相依相伴的情人。恐怕她衣上的香粉已经消淡,琴弦上也久不弹奏。 自从和她分别之后,至今没有音信,也不知她的面容,是否还和以前一样冠压群芳。怅恨分别之后,一切都在变化,万事如过眼烟云,不知何时能化作一只仙鹤,飞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 我的相思之情无法忘却,只能在酒醉的时候,才能暂时忘却。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作者: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①。 尽日沉烟香一缕②,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③。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④。【注释】 ① 止:犹“只”。 ② 沉烟:点燃的沉香。 ③ 宿酒:昨蜍所饮的酒。 恼:撩惹。恼破:恼煞,极尽烦恼。 ④ 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译文】 想要减掉罗衣,可是寒气还没有退去。 珠帘也无心卷起,一个人在深闺中闲居。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几许,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只恨这清明时的细雨。 终日无聊闷坐,看着沉香的轻烟一缕。昨夜喝闷酒而大醉,今早醒来得太迟。 被惜春的情怀所困,心中充满了愁绪,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我泪眼凄迷,呆呆地望着小巧的屏风,那上面画的是遥远的西江的水路。《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作者:柳永 伫倚危楼(1)风细细,望极(2)春愁,黯黯(3)生天际(4)。 草色烟光(5)残照里,无言谁会(6)凭阑(7)意。 拟把(8)疏狂(9)图一醉,对酒当歌,强(10)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11)终不悔,为伊消得(12)人憔悴。【注释】 (1) 伫倚危楼:长时间依靠在高楼的栏杆上。 伫,久立。危楼,高楼。 (2) 望极:极目远望。 (3) 黯黯:心情沮丧忧愁。 (4) 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5) 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6) 会:理解。 (7) 阑:同“栏”。 (8) 拟把:打算。 (9) 疏狂:狂放不羁。 (10)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 (11)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12)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翻译】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 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4.唐诗宋词里流传的经典句子及解释1、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词之首,堪称千古绝唱. 2、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3、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是宋词婉约派的名作,写的细腻深情,在写作手法上颇为人称道.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极尽了相思之苦.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将其排到第八应该没有争议. 4、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写的慷慨激昂,最后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 5、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作者的绝命词,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尤其是最后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恰当运用比喻,极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国破家忘的愁苦之情,遂成为了千古名句. 6、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是此词在当代流传并不广泛,应不及同为婉约名作的《鹊桥仙》. 7、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其实此词在历史上的地位应低于《雨霖铃》,也许是该词写于《雨霖铃》之后的原因,不如其有开创性.但是该词在历史和当代的耳熟能详程度应远超过《雨霖铃》,全词明白如话,表达了高尚的爱情观.是千古传诵的爱情词和婉约词,其经典性毋庸置疑. 8、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该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豪放派的代表作,乃至是宋词的代表作.该词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当时婉约的词风,彻底开启了豪放派,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全词也写的豪放异常,尤其是首句,已成为了名句中的名句.但是全词并不完美,末尾有消极思想呈现,同为豪放词名作,在思想性上我觉得不如《满江红》. 9、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虽然陆游,辛弃疾和陈亮等都写过不少抗战词,但是他们都远不如该词.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写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不屈的精神,它早已成为了伟大民族精神的代名词. 10、水调歌头 中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 5.经典宋词解释并赏析李之仪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赏析】 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意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末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挚着恋情,倾口而出。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热烈而直露,很具乐府民歌风味。 6.求恶搞宋词《江城子·葛军传奇》 :拿到 试卷透心凉,一紧张,公式 忘,似曾相识,解法却不详 ,向量几何两茫茫,看数列 ,泪千行。两小时后出考场 ,见同窗,共悲伤,如此成 绩无脸见爹娘,待到老师发 卷日,去坟场,饮砒霜。 ———转载自网上 老夫聊发少年狂,青春作伴好还乡 问君能有几多愁,困了累了喝红牛 老夫聊发少年狂,且插梅花醉洛阳。不见年年辽海上,谁念西风独自凉。 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树梨花压海棠。春宵苦短日高起,江州司马青衫湿。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使我不得开心颜。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识弯弓射大雕。 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道红叉卷上留 【满意请采纳,弓之力谢楼主】 7.给几个恶搞古诗宋词之类的【有赏】唐} 李白 李白乘舟不给钱, 船夫一脚踢下船。 桃花滩水深千尺, 不知李白死没死。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孤家寡人欲断魂 借问美女何处有 牧童遥指三里屯(看,小杜的诗是入木三分吧。 看在今天清明的份上,就让他先发这吧) 春 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理工美女少 夜来睡不着 俺去网上找 (老孟也不甘示弱)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聊天室里寻美女 q q 泡泡 M S N 正是理工好风景 聊得投机想见人(嘿嘿,诗圣大人雄心勃勃啊) 中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北理小雨润如酥 美女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伤心事 网上M M原是猪。 (看来韩先生受的打击不小)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宿舍心喜欢 网友见面倏忽还 满脸哀伤啼不住 方才险到鬼门关 (诗仙好象碰到了一只肉食性的~~阿门)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香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我和她 原想王子会公主 实是恐龙见青蛙 (哇,又是小杜,看来真是感触良多啊)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网一方 乘兴见之,脸胖且长 乘兴会之,腰如大水缸。 (哎,老祖先也没逃过这一劫。 ) 卜算子 【宋】 李之仪 我住北理工 她住理工北 日日聊天约见面 共呼见到鬼。 (怎么词人也来凑热闹~~真是恐龙代代有啊) 尾篇 江南春 【唐】 杜牧 大千网络绿映红 聊天见面心渐空 见面四百八十次 多少恐龙在其中(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小杜已经不行了,后果很严重。 )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北理朝雨浥清晨 满腹失望伤透心 劝君莫再寻网友 明日出家奔少林(金玉良言啊~~)。 8.宋词和解释雨霖铃①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都门帐饮③无绪, 留恋处,④兰舟摧发。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⑩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 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 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 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 “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 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 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 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 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 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 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 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 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处”,遥接 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 ,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 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 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不尽愁思。 声声慢 9.宋词20首和解释一,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词牌名。 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曲牌名。 北曲入黄钟吕,共八句,前五句系词牌的上阕,略有变化。一般用作黄钟套曲的第一曲。 本词为节令抒怀之作。时逢重阳,作者通过独守闺房,寂寞抒怀,及把酒黄昏,赏花东篱等诸多真实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于佳节思亲的人之常情。 然而也是这最为生活化的描写,造就了千古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花拟人,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意趣峰奇,思意绝美,为后世所赞。 集评: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 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政易安作也(《琅寰记》卷中引《外传》)。 写景贵淡远有神,勿堕而奇情;言情贵蕴藉,勿浸而淫亵。“晓风残月”、“衰莫微云”,写景之善者也;“红雨飞愁”、“黄花比瘦”,言情之善者也(《论词随笔》)。 词之用字,务在精择:腐者、哑者、笨者、弱者、粗俗者、生硬者、词中所未经见者,皆不可用,而叶韵字尤宜留意。古人名句,末字必清隽响亮,如“人比黄花瘦”之“瘦”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皆是,然有同此字而用之善不善,则存乎其人之意与笔(《论词随毛》)。 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云韶集》)。 此阕为李易安早期代表词作之一。以“重阳”为题,抒节令思亲之情。 首先我们看到,这道词写的是重阳,既为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之时令,白昼应是越来越短,这里首句却是“薄雾浓云愁永昼”,何来“永昼”之说?显然这是作者自身的一种心理感知,于心理上说,时间对于快乐与痛苦的心境是分别具有相对意义的,乐而忘时,愁而步艰。作者正是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以心愁之,心绪凝结,不得舒畅,当然就自以为是“永昼”之愁了。 而这一切皆源于两地分别的相思之苦。 “瑞脑销金兽”,瑞脑,即龙脑,瑞龙脑,一种名贵的香料,金兽者,指兽形的香炉。 “淡烟炉中起,袅袅浮清室”作者感怀之时,枯座房中,对着“金兽”出神。炉上轻烟正如心头情思,悠悠无尽。 瑞脑虽有尽时,时光亦有老时,唯孤寂苦闷之情思难了难终,有之增而无之减,更勿言排遣。 首两句,一句言外,一句言内。 云烟雾气相溶相合,情景相交,整篇词作就在这种阴郁迷离的氛围中铺展开来。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虽是夜晚,却又是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秋意寒思透过帷帐侵入不眠人肌肤。 好一句“凉初透”,秋寒、心冷,字字点睛,意气满纸。重阳日,本为赏菊登高之佳节,当是味意盎然。 无奈何,亲人不在身旁,一个“又”字惶恐、忧怨、无奈,道尽心中离愁别恨。 “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之意,悠然自在,超脱化外。而作者酒在饮,花在赏,却是应景聊复,借酒浇愁之态,奈何愁上添愁,更对日落昏老的苍凉暮景。 怎不惹人伤怀悲愁。 北宋诗人林逋咏梅名句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里以暗香指梅花。 而易安词中“有暗香盈香”的“暗香”代指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骨迎风,风格近梅花,指标作者意趣脱俗,胸怀高洁。 尾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全篇高潮,“莫道不销魂”破空而出,道破多少含之无露的情感,是人性无可压抑的真实情感的爆发。 用江郎《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销魂”二字,点出种种愁苦皆源自离别之痛。用于尾句,如灯启航、如钟醒目。 尾句双重否定的语气仿佛不是出自词中女主人公之口,倒更像是在旁为之动情感伤的第三者。这种书写作角度的改变,正是易安行文大胆出奇、峰峦突起的独特魅力。 作者超越了词中的那个小我,对自满怀同情,以“莫道不销魂”感慨之。更指点读者“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样作者的情感通过第三者语气的渲泄,这种自我反观,将愁苦对象具体对象化,加以观照和呤味。 可谓情境深沉,掠人心魄。 宋词人程垓《摊破江城子》曾将人与梅花比拟,“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似有神韵。 唐司空图《诗品·典雅》“落花无言,人淡于菊”易安之“人比黄花瘦”似更胜一筹。 二,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词牌名。 因北宋周邦彦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得名。又名《玉簟秋》、《腊梅香》。 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六句,四平韵。 曲牌名。 南曲入南吕宫引。字句格律与词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 本篇抒写的是普通的秋日别情,是作者为怀念其夫赵明诚所作,上阕从秋日独自泛舟。 10.急求一首宋词,带解释的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简析】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 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 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 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 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 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 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 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 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这段评语有助于我们对这首词的理解。 念奴娇①·赤壁怀古②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③。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④。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⑤。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⑥ 【注释】 ①又名《百字令》。 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 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③千堆雪:流花千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又作“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④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人称周郎。小乔为乔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为赤壁之战十年前事。 ⑤“笑应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装。 ⑥酹: 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品评】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 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 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 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 “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风得意。 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 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 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 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 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对于原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