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诗描写梅花,柳树,竹石,草的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2.竹石、梅花、凉州词、出塞的诗人朝代诗句竹石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凉州词 王之涣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3.竹、梅、松岁寒三友的诗《竹石》、《墨梅》、《3古诗三首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了三首古诗,三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它们所写的事物不同,但都抒发了诗人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诗的大意是:我平常画画洗砚的水池边上有一棵梅树,那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鲜艳,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全诗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 《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诗的大意是: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不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全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石灰吟》的大意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二、学习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高年级古诗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引导学生大体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学本课,可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初读课文,力求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力求读熟,并大体了解诗的意思。教师可启发学生讲一讲每首诗的大意,对讲错的地方,师生补充修正。在读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背诵并默写。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朗读指导可在学生大体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指导的基本方式是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指点、示范再练读再试读。本课三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但在读的过程中可视具体情况做具体处理。 3.这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都突出了所咏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墨梅》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竹石》突出了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韧不拔的特点;《石灰吟》突出了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白的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 三首诗的作者都是凭借物的突出特点,抒发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的。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弄清每首诗写的物是什么,作者描写了它的什么特点,然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借这个物抒发了怎样的情。 4.“思考·练习”第二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理解这三首诗各抒发了怎样的志向,赞美了怎样的精神。可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必要时,教师可做些指点。 第三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大胆想象,从而深化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对学生基本合理的想象应予以肯定,不必给学生什么标准答案。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讲一讲自己的想象。 选做题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多读多背古诗。对背得多的,特别是学习较差的学生,应尽量多鼓励。如果学生觉得三分钟的时间无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可组织学生在课外举办一次背古诗的比赛活动。 四、参考资料 王冕(1287—1359)诸暨(今属浙江省)人,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 4.有关于梅花的古诗刘媛 【句】 春风报梅柳,一夜发南枝。 徐仲雅 【句】 败菊篱疏临野渡,落梅村冷隔江枫。 陈复休 【句】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树寒梅发两枝。 *** 【又示段文昌】 去日既逢梅蕊绽,来时应见杏花开。 李世民 【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 四时运灰琯,一夕变冬春。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 陈子良 【咏春雪(一作陈伯材诗)】 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 张说 【正朝摘梅】 蜀地寒犹暖,正朝发早梅。偏惊万里客,已复一年来。 王适 【江滨梅】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东方虬 【春雪】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王维 【杂诗三首】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 【杂诗三首】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刘长卿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 渡口发梅花,山中动泉脉。芜城春草生,君作扬州客。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李白 【清溪半夜闻笛】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韦应物 【咏春雪】 裴回轻雪意,似惜艳阳时。不悟风花冷,翻令梅柳迟。 顾况 【梅湾】 白石盘盘磴,清香树树梅。山深不吟赏,辜负委苍苔。 戴叔伦 【答崔法曹】 后会知不远,今欢亦愿留。江天梅雨散,况在月中楼。 戴叔伦 【题黄司直园】 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门前空腊尽,浑未有花开。 戴叔伦 【句】 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篱落栽山果,池塘养锦鳞。 司空曙 【新柳】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撩乱发青条,春风来几日。 鲍防 【状江南·孟春】 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 潘孟阳 【春日雪以回文绝句呈张荐权德舆】 春梅杂落雪,发树几花开。真须尽兴饮,仁里愿同来。 王涯 【春闺思】 雪尽萱抽叶,风轻水变苔。玉关音信断,又见发庭梅。 刘禹锡 【伤独孤舍人】 昔别矜年少,今悲丧国华。远来同社燕,不见早梅花。 孟郊 【旅行】 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野梅参差发,旅榜逍遥归。 张籍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 元稹 【赠熊士登】 平生本多思,况复老逢春。今日梅花下,他乡值故人。 杨衡 【边思】 苏武节旄尽,李陵音信稀。梅当陇上发,人向陇头归。 李商隐 【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司空图 【长亭】 梅雨和乡泪,终年共酒衣。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 5.有关梅花的诗句古诗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88wenkucom 《与梅花有关的诗句》 与梅花有关的诗句(一): 1、梅片作团飞,雨外柳丝金湿。____雷应春《好事近梅片作团飞》 2、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____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3、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____道源《早梅》 4、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____张道洽《岭梅》 5、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____赵显宏《昼夜乐冬》 6、怕歌愁舞懒逢迎。妆晚托春酲。____陆游《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7、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____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8、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____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9、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____明本《九字梅花咏》 10、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____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1、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____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12、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____王十朋《红梅》 13、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____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4、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____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15、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____王维《杂诗三首/杂咏三首》 与梅花有关的诗句(二): 1、《梅花》作者: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2、《梅花绝句之三》作者: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 6.类似《墨梅》,《竹石》,《石灰吟》的古诗王安石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唐 李白 《古 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唐·杜牧《题新竹》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唐·黄巢《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描写松的古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描写竹的古诗: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清.郑板桥《题墨竹图》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对竹 黄庚门对南邻竹,青青玉万竿。虽然无地种,且得隔篱看。 露叶晴犹湿,风枝夏亦寒。但教休翦伐,何用报平安。 居竹轩 倪瓒翠竹如云江木春,结茅依竹住江滨。阶前迸笋从侵迳,雨后垂阴欲覆邻。 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碧筒饮 张雨采绿谁持作羽觞,竹林人共晚樽凉。玉茎沁露心微苦,翠盖擎云手亦香。 饮水龟藏莲叶小,吸川鲸恨藕丝长。倾壶误展林郎袖,笑绝耶溪窈窕娘。 种竹 洪希文移得霜根趁雨栽,墙阴踏破一方苔。甫能引汝清风到,未暇招渠俗子来。 猿讶便立书案立,鹤之早避钓船回。不妨更了岁寒计,早晚栽松兼种梅。 盆竹 释善住瓦缶不多土,娟娟枝叶繁。岂知幺凤尾,元是古龙孙。 苍雪洒禅榻,细香浮酒樽。王猷来此见,应亦为消魂。 咏竹 王吉夜里照时金琐碎,清风拂处玉玲珑。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咏竹 玄虚子寒岩鸦秀无多种,惟有琅干过岁华。 直节正当恬养素,虚心恰合道生涯。迎风瑟瑟清未冷,戴雨潇潇净更嘉。 谁并真常君子器,偏宜仙洞道人家。梅花:山园小梅林和靖 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江梅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庭梅咏寄人唐·刘禹锡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梅》: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兰》:傅 玄《秋兰篇》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 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 君其历九秋,与妾同衣裳。徐丰之俯挥素波,仰掇芳兰。 尚想嘉宾,希风永叹。《竹》: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作于元丰二年(1020)湖州於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欠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苏轼诗选注》《菊》:菊城吟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叹庭前甘菊花 杜甫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尽醉醒,残花烂漫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