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梅雨的物候的诗句

1.梅雨季节的诗句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还有很著名的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过是词.

浪淘沙 白居易

青草湖中万里程,

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

风翻暗浪打船声。

鹧鸪天 晏几道

陌上蒙蒙残絮飞,

杜鹃花里杜鹃啼。

年年底事不归去,

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

倚楼人听欲沾衣。

故园三度群花谢,

曼倩天涯犹未归。

鹤冲天 周邦彦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

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定风波 辛弃疾

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

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红巾。

莫问兴亡今几主。听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桃话冷落 明无名氏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江梨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丝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小桥有断桥,桥边种碧桃。

江楼曲 李贺

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

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

鼍吟浦口飞梅雨,竿头酒旗换青苎。

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

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花白。

眼前便有千里愁,小玉开屏见山色。

感情 白居易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暗花草死。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 白居易

来书子细说通州,州在山根峡岸头。

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何罪遣君居此地?天高无处问来由。

匼匝巅山万仞余,人家应似甑中居。

寅年篱下多逢虎,亥日沙头始卖鱼。

衣斑梅雨长须熨,米涩畲田不解锄。

努力安心过三考,已曾愁杀李尚书。

[李实尚书先贬此州,身殁于彼处。]

人稀地僻医巫少,夏旱秋霖瘴疟多。

老去一身须爱惜,别来四体得如何?

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

莫遣沉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

通州海内恓惶地,司马人间冗长官。

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

剑埋狱底谁深掘?松偃霜中尽冷看。

举目争能不惆怅,高车大马满长安。

送客之湖南 白居易

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

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

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

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

九江北岸遇风雨 白居易

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

九江阔处不见岸,五月尽时多恶风。

人间隐路应无限,何事抛身在此中?

2.柳宗元写在广西柳州的《梅雨》这首诗有什么物候规律

梅雨

诗人:柳宗元 朝代:唐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这首诗反映的是南方每年出现的梅雨季节气候特点,梅雨,俗称黄梅天,气候潮湿,雾气重,物品容易发霉。

每到农历四五月间,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

梅实:杨梅的果实,俗称杨梅。

楚、越:泛指江南。这儿都是指江南的永州,永州是荆楚的最南端,也是南越的最北处。

海雾:海上的雾气。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此处借其乡思之苦的诗意。

江雪:江涛如雪。北津:北去的渡口。

素衣:白色的衣。这里是化用典故,谢脁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这是说“京洛有许多灰沙,白衣服都被染成黑的了。”柳宗元是反其意而用之。

3.关于梅雨季节的诗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赵师秀《约客》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白居易《浪淘沙》陌上蒙蒙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

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梅雨细,晓风微, 倚楼人听欲沾衣。

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晏几道《鹧鸪天 》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

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红巾。

莫问兴亡今几主。听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辛弃疾 《定风波》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九江阔处不见岸,五月尽时多恶风。

人间隐路应无限,何事抛身在此中? ——白居易《九江北岸遇风雨》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

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

——白居易《送客之湖南》 。

4.梅雨的物候规律

因为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因此也有称之为“霉雨”的,是由北上的暖空气和冷空气交汇形成的降雨过程。

这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时期。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故称“梅雨”。

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地描绘了当地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或称江淮流域)区域内往往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段,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

5.柳宗元《梅雨》 杜甫《梅雨》苏轼《 舶趠风》 物候规律

我国的梅雨时期由南而北,逐步推进(这是我们老师说的==)。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 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

期间的特有现象。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但由于现在的语言使用习惯语言,现在所说的梅雨并不仅仅局限于江淮流域到日本一带,中国东部地区如福建等在梅雨季节所发生的持续不断的降水也称为梅雨。)

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相关
下一篇
诗经美译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