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风入松宋词

1.关于风入松的古诗词

《风入松 壁间书松》

年代: 元 作者: 沈禧

白云堆里奋苍*。横亘洞庭秋。掀髯舞爪何狞恶,峥嵘势、抉石崩流。飞入君家栏槛,满堂风雨飕飕。须叟烟雾漠然收。幻出老松揪。谁濡墨汁传神妙,森森露、铁戟戈矛。对此翠涛银浪,也胜瑶岛沧洲。

《风入松·炼神入道混融成》

年代: 元 作者: 王吉昌

炼神入道混融成。表真净真清。造化阳魂离体变,恣纵横、触处蓬瀛。野鹤孤云无碍,观自在,任飞行。死生宠辱不须惊。得久视长生。欣见主人真头面,露堂堂、妙体峥嵘。了了圆空一着,形无像,道为名。

2.词牌《风入松》有何特点

词牌《风入松》的出处一共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认为这个词牌出 自于唐代诗僧皎然的《风人松》歌,第二种说法认为这个词牌是来自于《风入 松》这首古琴曲,相传这首古琴曲是由晋代的嵇康所作,见于郭茂倩所编撰的 《乐府诗集》。

《风人松》,又称为《风人松慢》,因韩滤词中有“小楼春映远山横” 之句,故又名《远山横》。《风人松》为双调,在《词谱》中共收有四种体 式,有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六字四体,其中以北宋时期的晏几道词 和南宋的吴文英词为正体,另外也有变格。

以吴文英词为例:“听风听雨过清 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 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共七十六字,上下片各为六句, 各押四平韵,用“林钟商”。

3.风入松的词牌格律

【格一】,此格为定格。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仄平平(韵)。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仄平平(韵)。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格二】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中平仄仄平平仄,仄中中、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中平中仄。

平平平仄平平(韵)。【格三】中仄中平平仄(韵),中平中仄(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中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韵)。

仄仄平中平仄仄(韵),平平中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中中、中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韵)。 。

4.我的诗词作业:《风入松》初春几多往事等闲中,水色半葱茏春光步处

好一派春日融融,寻访踏青,移步换景,欣赏了。

作者先用广角镜头勾画了春光山城,柳暗花容的胜景,然后随步换景,又用镜头摄下了梨蕊玲珑的特写,而后兴尽,履染轻红,又留有余味,情思无穷。尤喜其中短句,有灵动跳跃之感。

“水色半葱茏。 漫拾照晴空。

待霞起, 覆染轻红。 淡挥墨, 柳岸花容。”

风入两处松,呵呵,那就把我古月楼里的清风也带到这儿吧,全当助蓝蝶雅兴。 风入松-泛舟春湖. 玉玲珑 平湖丝柳翠描同, 日暖荡清风。

罗裳轻解邀兰棹, 流光里, 恍忆惊鸿。 过往烟波如梦, 几曾看淡霓虹? 四时景物本无穷, 最难得从容。

沙鸥来去云舒卷, 懒思量, 荣辱其中。 一曲新词悠唱, 晚归漫带霞红。

5.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①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白天对风雨中落花,不忍见,但不能不听到;晚上则为花无眠、以听风听雨为常。

(“不得不听”意思写出即可得2分) ②起句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内心细腻的情愫,连续刮风下雨,意境凄凉。写出了词人在清明节前后,听风听雨,愁风愁雨的惜花伤春情绪,为后面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答出“愁"情为后面的抒情奠定了基础,即可得2分)(2)①“日日扫林亭”的动作表明对爱人的无法排遣的思念;②写黄蜂的“频扑秋千索”,仿佛秋千索上留着爱人的香气,从侧面烘托对爱人的思念。③“幽阶一夜苔生”,爱人不来,连台阶上都滋生青苔了,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现在人去已久,更显出对爱人的思念。

(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无 。

6.风入松 俞国宝 注译

风入松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花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髻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寄、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注释】

①玉骢:白马。

②髻云:象乌云般的发髻。

③花钿:以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形的首饰。

【评解】

此词记述西湖盛景。上片写游湖的兴致与西湖美景。西湖路上,车马纷繁。“红杏

香中”,笙歌处处。点染了绿杨红杏,歌舞连绵的西湖风光。下片写湖上天气晴和,春

光明媚。

暖风十里,游人如织。钗光鬓影,花压鬓云。结句“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运思新巧,情韵无限。通篇旖旎和婉,风雅秀丽。

【集评】

周密《武林旧事》:淳熙间,德寿三殿游幸湖山。一日御舟经断桥旁,有小酒肆颇

雅。舟中饰素屏书《风入松》一词于上,光尧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乃

太学生俞国宝醉笔也。上笑曰:“此词甚好,但末句‘明日重携残酒’未免儒酸。”因

为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命解褐云。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起处自然馨逸。

况周颐《蕙风词话》:流美。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有此香艳,无此

情致。结二句余波绮丽,可谓“回头一笑百媚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记湖上之盛况。起言游湖之豪兴,次言车马之纷繁。

“红杏”两句,写湖上之美景及歌舞行乐之实情。换头,仍承上,写游人之钗光鬓影,

绵延十里之长。“画船”两句,写日暮人归之情景。“明日”两句结束,饶有余韵。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