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一句与庐山有关的诗句是什么

1.写一句与“庐山”有关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望 石 门 鲍照 访世失隐沦, 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 升峤远栖趾。 高峰插半天, 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 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 漓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 韬树必千纪。 鸡鸣清涧中, 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空开, 霞石触峰起。 回互非一形, 参差悉相似。

倾听风管宾, 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 如何秽城市。

游庐山 慧远 崇岩吐气清,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 慧远 超兴非有本, 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 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 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岩, 不觉质自轻。

矫首登灵阙, 眇若凌太清。 端坐运虚轮, 转彼玄中经。

神仙同物化, 未若两俱冥。 从冠军建成平王登香炉峰 江淹 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

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瑶草正翕鹤,往来尽仙灵。

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 伏视流星。

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 日落长沙渚,层阴万里生。

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 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 游庐山观道士石室 吴迈远 蒙茸众山里,往来行迹稀. 寻岭达仙屋,道士披云归。

似著周时冠,状披汉时衣。 安知世代积,服古人不衰。

得我宿昔情,知我道无为。 游简寂观 张正见 三梁涧本绝,千仞路犹通。

即此神山内,银牖映仙宫。 镜似临峰月,流如饮涧虹。

幽桂无斜影,深松有劲风。 惟当远人望,知在白云中。

寒食江州蒲塘驿 宋之问 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吾肠。

宿香山寺石楼 李颀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 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 峰峦依枕席,世界接人天。

蔼蔼花出雾,惆怅欲言还。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苔径入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常为炉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无清机! 远公龛 王维 松路向精舍,花龛归老僧。

闲云移锡杖,落日低金绳。 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

庐山瀑布歌送李颀 顾况 飘白霓, 挂丹梯。 应从织女机边落,不遗浔阳潮向西。

火雷劈山珠喷日,五老峰前九江溢。 九江悠悠万古情,古人行尽今人行。

老人也欲上山去,上 深山无姓名。 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 韦应物 淙流绝壁散,虚烟翠涧深。

岩际松风起,飘来散尘襟。 窥萝玩猿鸟,解组傲云林。

茶瓜邀真侣,觞酌洽同心。 旷岁怀兹赏,行春始重寻。

聊将横吹笛,一写山水音。 江行无题 钱 羽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峡石西泉 韩愈 居然鳞介不能容,石眼环环水一钟。

闻说旱时求得雨,只疑蝌蚪是蛟龙。 庐山桂 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 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别草堂三绝句 白居易 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

为感君恩须 起,炉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褐被为居士,忽挂绯袍作使君. 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动移文。

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 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寄白阁默公 贾岛 已知归白阁,山远晓晴看。

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 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乾。

夜后风飘磬,西峰绝顶寒。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勉爱行送小季之庐山二之一 李贺 洛郊无俎豆,蔽厩惭老马。

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行经庐山东林寺 杜牧 离魂断续楚江 ,叶坠初红十月天。

紫阳事多难暂息,青山长在好闲眠。 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

他岁若教为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 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聪明泉 皮日休 一勺如琼液,将愚拟圣贤。 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杜荀鹤 仙径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一宵同。 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泉领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 求名心在闲难遂,明月马蹄尘土中。

庐山寺 马戴 白茅为屋宇编荆,数处阶墀石叠成。 东谷言笑西谷响,下方云雨上方晴。

鼠惊樵客缘苍壁,猿戏山灵撼紫柽。 别有一条投涧水,竹筒导引入茶铛。

双剑峰 来鹄 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 若使火云烧得动,殆应农器满人间。

石门山泉 郑谷 一脉清泠任所之,萦莎漱藓入空池。 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聚沫绕槎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迟。 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星子陂。

白鹿洞(其二)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2.有关庐山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 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庐 山 诗 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 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 天缘有份再来游。

·〔朱元璋简介〕朱元璋,即明太祖。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元致和元年(1328)生,1352年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抗元。1356年攻克集庆(今南京),1368年建立明王朝,定都南京,年号洪武。

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废丞相,设六部,在各地设置军事机构,建立卫所,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奖励垦荒,移民屯田,兴修水利,提高农业技术,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在位31年,1398年卒,葬南京孝陵。

2006年5月2日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望石门》 鲍照 访世失隐沦, 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 升峤远栖趾。

高峰插半天, 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 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 漓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 韬树必千纪。

鸡鸣清涧中, 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空开, 霞石触峰起。

回互非一形, 参差悉相似。 倾听风管宾, 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 如何秽城市。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庐山诗二首 一 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

巃嵸高昔貌。纷乱袭前名。

洞涧窥地脉。耸树隐天经。

松磴上迷密。云窦下纵横。

阴冰实夏结。炎树信冬荣。

嘈囋晨鹍思。叫啸夜猿清。

深崖伏化迹。穹岫閟长灵。

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

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雾幷。

二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

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漓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

鸡鸣清涧中。猨啸白云里。

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峯起。

回亘非一形。参差悉相似。

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2006年5月2日 江西庐山,古称敷衍原南障山、天子都、天子障等名。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隐居于此,由此得名匡山,匡庐。

“庐山”这个名字的由来又有这样的传说:周威烈王时(公元前四世纪),有位匡俗先生(也有的书称匡裕、匡续),在山巅结庐,一心修炼。周天子知道后屡次请他出山,他屡次回绝,后来干脆潜入深山。

使者寻了好久,才找到匡俗居住的草庐,而其人已羽化登仙,后人便以其草庐命名此山,故曰:“庐山”。 庐山风光秀丽,素有“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之美誉。

史书最早关于庐山的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道:“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如此名山,酷爱如画山水的中国诗人们自然不会惜墨,他们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

这些诗篇不仅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是我们考察庐山昔日的人文.地理.景观的宝贵财产。 今天的庐山,风景秀丽依然,这使它赢得了一系列殊荣: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4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世界遗产地(我国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

庐山在今人的品评中屡屡折桂,成为驰名遐迩游人趋之若骛的旅游胜地,那么古人眼中。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