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者:关于不循规蹈矩的句子自己选段落哈,这个《尤利西斯》是大学本科文学系的,你还是选简单的哈。 《尤利西斯》是一本关乎语言的小说。它的语言庞杂,术语纷繁,文风屡变,结构奇奥,但如果读懂了它语言上的音乐特色,意识流特色,史诗特色的话,就不难解领其奥妙。 在中文译本里,金堤的译本较之萧乾的译本更为通达传神。 也许仅凭《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的写照》,在世界文学里,乔伊斯就足以跻身于一流大师的行列。 然而真正显示其大师功力的却是《尤利西斯》。在这本书里乔伊斯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他卓越的语言才华。 正是这点,使得在众多评论家眼里他对英语文学的贡献已俨然堪与莎士比亚,弥尔顿相提并论。我们记得最先承认乔伊斯的大部分是当时的一流诗人像庞德,艾略特,叶芝等,他们以诗人特有的敏感发现了他的语言才华。 而那些杰出的反对者像E.M.福斯特,萧伯纳在后来终于还是不情愿的承认其伟大。(他们对乔伊斯的创作观念始终不以为然,最终限度的承认只是“屈威”于语言的成就。) 即使对其小说颇有微词的博尔赫斯在论起语言时依然赞不绝口,在其晚年的《谈艺录》里论诗时,也屡屡援引其小说中的句子。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展现的天才横溢的语言在读者那里却呈现晦涩艰深的面目。 大多数人往往对之望而生畏,最终难以一品其佳妙。的确,初看去那纷繁的术语,那时而精洁到一片空白,时而又纠结为乱麻一团的语言,实在令人困惑,一不小心即陷于语言的迷宫不复脱身,但倘若把握了它的根本特色,那就会发现语言的万千变幻一下子清澄明了了。 意识流 虽然乔伊斯并不是第一个使用“意识流”手法,但人们说起《尤利西斯》都免不了讨论其中的“意识流”。然而多局限于从意识的生理特征上分析,总希望在只言片语中寻求一个完整的理性的有机联系,开始时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故事的详尽完整探索还有一定的贡献,但这种分析在深的层次上往往力不从心,总免不了流于空泛的更加繁琐的解析,结果离文本更加遥远(这也何以好多人觉其深奥难解之因)。 很少顾及乔伊斯是如何匠心独运的用“意识流”构建《尤利西斯》。我们关照一下他同时代的另一个作家普鲁斯特的作品,就会发现同为意识流经典,风格却迥然相异。 在普鲁斯特的作品里,主人公仿佛时刻准备着回忆,那些回忆冥暗中排列着,像受了诺斯丽亚的魔咒一样在冰原中静默等待,一旦得到召唤,立即绵绵不觉的化为东流长河,而他则在懵懵中溯流而上,所以从整体看去他的叙述节奏始终不变,至于叙述的摇摆仅属意识的天然本质。而乔伊斯则不同了,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是信步流浪着。 那些意识则在客观的导引下,纷至沓来,然后又倏忽而去,看上去缤纷凌乱,所以他的句子更多时候是破碎零落的,甚至仅仅是些词语的闪烁,而不像普文中那些悠然光滑的句子。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和意象来说明:普鲁斯特前去看山楂花时,他坐在马车上,已经开始了回忆的方向――起码已暗中为之营造了一种氛围,而乔伊斯却是在火车上,窗外的风景在火车飞逝中碎片般的呈现。 较之普鲁斯特,乔伊斯的“意识流”似乎更为纯正,更接近意识的原汁,但千万别因此麻痹,以为乔伊斯只是一个意识的忠实记录官。大脑深处暗沉沉的,意识倏忽而过,你抵达的永远只是刹那的一段,乔伊斯再天才也难以一 一捕捉。 他仅是利用“意识流”的客观特性重新整理梳洗,他巧妙的利用了意识的流动性,散漫性使得叙述在时空间自由游弋,挥洒自如,摆脱了传统小说在叙事上的刻板单一。句子间省去了不必要的传统语法束缚,砍去了累赘的枝枝叶叶,行文有了别样的明了精确。 而额外的精力则用来打磨那些灵光闪现的句子,使得他们提到了诗的高度。灵动的叙述中,词语也获得了句子的权力,有时一个词,生长了整整一个段落,有时一个词像一颗炸弹一样,轻而易举的销毁了全部的努力,而在词与词,词与句,句与句间的跳跃为读者提供了创作空间,使得文本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罗兰.巴特所谓的开放性文本------由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 另外意识流成就了文本的音乐性―――这一点我将在后面细说。 音乐 老乔伊斯(约翰.斯特尼斯劳斯)多才多艺,对音乐有着不俗的欣赏,他最钟爱的儿子小乔伊斯也深受影响,在音乐上也有相当的努力,他会弹钢琴,在歌唱上更是不凡。 在一次都柏林声乐比赛中获得第二名。他在后来倾心瓦格纳的作品,并专门研究过他的歌剧及其那本《艺术与革命》。 音乐的精通,文字的熟稔,而音乐与文字的血脉里的联系,使得乔伊斯在创作中天然的用了音乐的因素。那部他最早的诗集就冠以《室内音乐》之名。 关于这部诗集他曾对一音乐家说:“我希望你能把这诗集里的每首都谱写为音乐。这也是我当初写它们的部分原因。 事实上它们就是一组套曲,而如果我是一名音乐家的话, 我想自己早就把它们谱写掉了。”但在此作中音乐的应用还显得很稚嫩,在《尤利西斯》里音乐的手法才真正得到大规模,大手笔的运用。 在小说里,音乐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种是音乐素材的直接引用。 童谣,民歌,古典音乐,下俗的俚曲,流行小调,经典歌剧在文章。 2.有关规矩的名言警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人们厌烦了寂静,就希望来一场暴风雨;厌烦了规规矩矩气度庄严地坐着,就希望闹出点乱子来。 ------契诃夫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 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马克·吐温地狱是一个炉灶,上面放着僧侣的热锅。它是教士的专用灶。 天父教士的大厨师,很关心改善僧侣的营养,他把自己的那些不规规矩矩地注意僧侣的诫命的孩子放在烤锅上。 ------霍尔巴赫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 有度》言无二贵,法无两适。——《韩非子。 问辩》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韩非子。 八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张居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