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扑蝴蝶宋赵师侠翻译及赏析扑蝴蝶(1) 【宋】赵师侠 清和(2)时候,薰风(3)来小院。 琅玕(4)脱箨(5),方塘荷翠毡。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 园林绿阴初遍。景何限。 轻纱细葛(6),纶巾和羽扇(7)。披襟散发,心清尘不染。 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8)休羡。 【作者简介】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 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 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 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 有《坦庵长短句》一卷。【注释】 (1)扑蝴蝶:词牌名,又名“扑蝴蝶近”。 (2)清和:①天气清明和暖。 ②清静和平。 形容升平气象。③清静和平。 形容人的性情。④声音清越和谐。 ⑤诗文清新和顺。⑥农历四月的俗称。 (3)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唐 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东阳《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陈毅《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宁沪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 (4)琅玕:亦作“琅玕”。似珠玉的美石。 ① 《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孔 传:“琅玕,石而似玉。” 孔颖达 疏:“琅玕,石而似珠者。”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元 王旭 《离忧赋》:“佩琅玕而服明月兮,裁青霞以为裾;怀真符而欲献兮,顾君门而踌躇。” 清 孙枝蔚 《牛饥纪事二十二韵》:“兽医归部伍,柴药贵琅玕。” ② 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③ 《山海经·海内西经》:“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郭璞 注:“琅玕子似珠。” 晋 葛洪 《抱朴子·袪惑》:“﹝ 昆仑 ﹞有珠玉树,沙棠、琅玕、碧瑰之树。” 唐 杜甫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明 刘基 《江上曲》之四:“琅玕不是人间树,何处朝阳有凤凰。” ④ 指仙树之实。清 孙枝蔚 《寿李书云都谏》诗:“阿阁亘中天,其上巢凰凤。 饱食惟琅玕,亮音闻高罔。” ⑤ 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比喻佳肴。《文选·张衡》:“揖让而升,宴于兰堂,珍羞琅玕,充溢圆方。” 李周翰 注:“羞,饮食也。琅玕,玉名,饮食比之。”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序》:“列珍羞於绮席,珠翠琅玕;奏丝管於芳园, 秦 筝 赵 瑟。” ⑥ 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比喻优美文辞。唐 韩愈 《龊龊》诗:“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 明 杨珽 《龙膏记·旅况》:“裁锦字,吐琅玕,有才无命说应难。”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七九:“手扪千轴古琅玕,笃信男儿识字难。” ⑦ 翠竹的美称,也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唐 白居易诗:“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仇兆鳌 注:“青琅玕,比竹簟之苍翠。”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之二:“闻种琅玕向新第,翠光秋影上屏来。” 清 吴伟业 《又题董君画扇》诗之二:“ 湘君 浥泪染琅玕,骨细轻匀二八年。” ⑧ 喻冰凌。宋 周邦彦 《红林檎近》词:“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 宋 范成大 《雪后苦寒》诗:“旋融檐滴冻琅玕,风力如刀刮面寒。” ⑨ 犹阑干,纵横散乱貌。 《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君臣流涕,道路琅玕。” 明 张煌言 《感遇》诗:“多少雄心空对酒,能无清泪滴琅玕。” 此形容泪珠。(5)箨:拼音tuò,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壳。 (6)葛:gé(形声。从艹,曷(hé)声。 本义:一种植物,纤维可以织布)植物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 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根可提制淀粉,又供药用。 如:葛屦(葛制的鞋子。贫贱人家所穿用。 一说夏天所穿用);葛屦履霜(冬天穿夏季的鞋子。比喻非常俭啬);夏衣的代称: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辛弃疾《水调歌头》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葛面(葛粉)。 (7)纶巾羽扇:读:guān jīn yǔ shàn 〖解释〗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出处〗唐·吕岩《雨中花》词:“岳阳楼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太平御览》引《语林》:诸葛武侯与司马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素舆葛巾,持白毛(羽)扇指麾,三军皆随其进止。宣王闻而叹曰:“可谓名士。 (8)浮名薄利: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赏析】 上片主要以景物描写为主,薰风来院,琅玕脱箨,方塘荷翠,清新雅致又不乏生机。“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 句式倒装而形成的。 2.关于蝴蝶的宋词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南歌子》宋. 苏轼 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人扑。 --《满江红》宋. 周邦彦 扑花蝴蝶杳无踪,又做一场春梦。 --《西江月》宋. 周紫芝 [水调歌头](泛湘江) (宋)张孝祥 此事天公付我, 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 蝶梦水云乡。 [思佳客] (宋)吴文英 迷蝶无踪晓梦沉, 寒香深闭小庭心。 《满江红·点火樱桃》 (南宋)辛充疾 蝴蝶不传千里梦, 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 归难得。 《咏蝴蝶》 (北宋)谢逸 狂随柳絮有时见, 舞入梨花何处寻。 江天春晚暖风细, 相逐卖花人过桥。 (谢逸作蝴蝶诗三百首,人号谢胡蝶,《豫章诗话》 ) 3.关于蝴蝶的宋词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南歌子》宋. 苏轼 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人扑。 --《满江红》宋. 周邦彦 扑花蝴蝶杳无踪,又做一场春梦。 --《西江月》宋. 周紫芝[水调歌头](泛湘江) (宋)张孝祥 此事天公付我, 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 蝶梦水云乡。 [思佳客] (宋)吴文英 迷蝶无踪晓梦沉, 寒香深闭小庭心。 《满江红·点火樱桃》 (南宋)辛充疾 蝴蝶不传千里梦, 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 归难得。 《咏蝴蝶》 (北宋)谢逸 狂随柳絮有时见, 舞入梨花何处寻。 江天春晚暖风细, 相逐卖花人过桥。 (谢逸作蝴蝶诗三百首,人号谢胡蝶,《豫章诗话》 )。 4.急求描写蝴蝶的宋词,悲一些的年代:宋 作者:周邦彦 作品:满江红 内容: 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肉。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熏被成孤宿。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人扑。 南歌子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5.求唐宋词鉴赏论文一篇二月东风吹客袂。 苏小门前,杨柳如腰细。蝴蝶识人游冶地,旧曾来处花开未?几夜湖山生梦寐。 评泊寻芳,只怕春寒里。今岁清明逢上巳,相思先到溅裙水。 【鉴赏】: 李商隐作有一诗,“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想思一寸灰”(《无题》)。 这是写他早春时的一段恋情:时令适至惊蛰,帘外东风细雨,耳畔阵阵轻雷,诗人心头的“春情”(艳情)随着大好春光的即将重返而油然萌生;但是他又马上告诫自己:“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今日之相思越是如花一样争发,那么他日的痛苦与忏悔就越象香灰那样积得深厚。这后两句诗实是一种“反说”,从中不难见其热恋之情的炽烈,以及与它所同时交织着的万般痛楚。 同李商隐这位唐代著名诗人《无题》诗一样,史达祖的这首《蝶恋花》词,也是写他悄然而来的艳遇。当然,跟李诗相比,这首词缺了一些悲剧性的色彩,而增加了一些浓浓的令人心驰神往的韵味。 这首词是首先从作者重返杭州城时的心情落笔,而逐步展开的。 “二月东风吹客袂”,是写时值二月而身从客地归来。 其中“吹客袂”三字,就生动地描绘了他回转杭城时“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形象,也暗点了他“近乡情更怯”的兴奋和迷惘的心情。“苏小门前,杨柳如腰细”,迎接他的,正是“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温庭筠《杨柳枝》)的初春景象。 而在“苏小”两字后面,便又悄悄地潜藏着作者内心的一段“艳事”。果然,“柳如腰细”句就象白居易《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所写的那样,“呼之欲出”地隐嵌着一个“倩影”——当然她并没有真正出现而只是存在于作者意念之中,因而这里用了一个“如”字。 但词人此来,却又实是“奔”她而来,所以他就循着旧日的路径继续向前走去,企图早早寻觅到她的影踪。你看,虽然时隔好久,但那多情的蝴蝶却还认得昔日我与她一起游玩的地方,它们正翩翩飞入柳陌深处去呢。 不过,写到此处,作者的词笔陡然来了个大转变,“旧曾来处花开未”?此句表面是说自己此行来得太早,或许当年共游处的丛花至今未开,因而她尚未践约在此相候;其实也是写他害怕“不见伊人”的担忧心理,不过用一问句更显得婉约缠绵。而事实上,联系下文看,则他此行确实是“扑”了一个“空”,所以又马上折入下阕:“几夜湖山生梦寐”。 这从行文用笔上言,是一种“逆提反接”。它首先把时针“反拨”到以前的岁月中去:在没有回来之前,自己的梦境中就曾多少次出现过与她一起作湖山冶游的“镜头”!这里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其中的“生”字。 这个“生”字不光是单纯的“产生”、“生成”之意,而且还包含有“创造”、“想象”之意在内。也就是说,多少个夜晚,我都在努力把这次重逢于西子湖畔的聚会,想象得更缠绵、更热烈一些,因而所生的梦境也就越发美好、越发温馨。 但以上这些又仅仅是“梦寐”而已,因此下文就反接以“评泊寻芳,只怕春寒里”。眼前所遇,既然只是花未开、人不见的春寒景象,那又何能来“评泊寻芳”(意即谓:在万花丛中评论哪朵花最美,在游女如云的人群中评论哪位倩女最美),又何能来重践“花前月下”的旧约?这里用了一个“只怕”,虽属心理估测之辞,然却又是“实写”,——同上文“花开未”的问句一样,它就使感情的表达更显得委婉有致。 词情至此,就暂告一个段落,即由开头归来时的亢奋迫切而结之于扑空后的惆怅,由开头蝶嬉杨柳的欣慰高兴而结之于情人不见的寂寞。前几夜的好梦,归来时风吹衣袂的欢快,蝴蝶领路时的盼望,所有这些就全部都被眼前的“春寒”景象所“冲掉”!但是且慢,就在作者只能“死心”的当口,词笔却又陡转,推出了“绝处逢生”的新境界来:在这无可奈何的现实环境中,词人却还有自己的“法宝”,——于是他那无法压抑的热情,立刻就展开着“想象”的翅膀,更加高涨地飞腾起来:“今岁清明逢上巳,相思先到溅裙水”,这真是妙不可言的佳句!我们知道,清明节本是一个踏青游春的佳日,其时杭城市民“寻芳讨胜,极意纵游,……无日不在春风鼓舞中”(《武林旧事》卷三);而上巳日又“倾都禊饮踏青”(《梦粱录》卷二)。 今年,则清明恰逢上巳,其游冶禊饮之盛况更将空前。所以作者遥想,今日暂未得见的伊人,到时必将出现在“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行列中间(到时就必能重践旧日的盟约)。 所以,尽管现在还是新春二月,但自己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她那令他神魂颠倒的石榴裙边去了!拿一句成语来讲,这一种想象真有点儿“匪夷所思”。它的奇特表现在下列两方面:第一,它不直接去写“三月三日天气新”的西湖春景,也不直接描绘“绣罗衣裳照暮春”的丽人倩影(以上两句为杜甫《丽人行》诗句),而是用了一个“溅裙水”的意象把这两者概括在一起写,这就显得既“经济”,又“香艳”(请想象一下:一群丽人佳娘正在湖滨掬水嬉戏,溅得绣裙上水痕点点,这是一幅多么优美艳丽的“仕女嬉水图”),确是作者的一个“发明”。 第二,它说。 6.关于蝴蝶的诗词蝴蝶飞 【唐】李贺 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蝴蝶 【唐】齐己 何处背繁红,迷芳到槛重。分飞还独出,成队偶相逢。 远害终防雀,争先不避蜂。桃蹊牵往复,兰径引相从。 翠裛丹心冷,香凝粉翅浓。可寻穿树影,难觅宿花踪。 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西风旧池馆,犹得采芙蓉。 玉蝴蝶 【唐】温庭筠 秋风凄切离,行客未归时。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蝴蝶二首 【唐】徐夤 缥缈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 一枝秾艳留教住,几处春风借与飞。 防患每忧鸡雀口,怜香偏绕绮罗衣。 无情岂解关魂梦,莫信庄周说是非。 拂绿穿红丽日长,一生心事住春光。 最嫌神女来行雨,爱伴西施去采香。 风定只应攒蕊粉,夜寒长是宿花房。 鸣蝉性分殊迂阔,空解三秋噪夕阳。 蝴蝶三首 【唐】徐夤 不并难飞茧里蛾,有花芳处定经过。 天风相送轻飘去,却笑蜘蛛谩织罗。 苒苒双双拂画栏,佳人偷眼再三看。 莫欺翼短飞长近,试就花间扑已难。 栩栩无因系得他,野园荒径一何多。 不闻丝竹谁教舞,应仗流莺为唱歌。 寒蜂采菊蕊 【唐】耿湋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7.如何对名画《画家的女儿追扑蝴蝶》进行赏析《画家的女儿追捕蝴蝶》是英国肖像画画 家庚斯博罗在18世纪50年代晚期的一幅作 品。 就算是了解庚斯博罗的人,可能也少有知 道《画家的女儿追捕蝴蝶》这幅作品。因为这 幅画并非庚斯博罗本人的代表作,而且这幅作 品也与画家其他作品的风格不太相同。 因此, 此画并不出名。托马斯庚斯博罗的这幅作品生动地描绘 了他的女儿莫莉和玛格丽特。 姐姐表现得小心 翼翼、蹑手蹑脚,甚至有些紧张地抓住衣裙。妹 妹则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抓花丛中的彩蝶。 姐姐 警惕的眼神和妹妹有些茫然失措的表情都被刻 画得惟妙惟肖。花园中深色的树丛衬托出两个 女孩的亮丽。 8.关于蝴蝶的诗词1、蝴蝶 齐已(唐) 何处背繁红,迷芳到槛重。分飞还独出,成队偶相逢。 远害终防雀,争先不避蜂。桃蹊牵往复,兰径引相从。 翠裛丹心冷,香凝粉翅浓。可寻穿树影,难觅宿花踪。 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西风旧池馆,犹得采芙蓉。 2、《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春夕旅怀》 崔涂(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