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醋

1.诗词中的醋有什么样的赞美词

苏东坡:“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

陆游:“小着盐醯助滋味,微加姜桂发精神。”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云:“盖人家不可网者,柴米油盐酱醋荼。”

可见,醋成了曰常生 活的必需品。不仅如此,更有意思的是,从此幵创了 “幵门七件事”一说,不少文人纷纷用来 作为赋诗作曲的内容。

最早引用“幵门七件事”的大概要算元杂剧《刘行首》:“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 如麻。早起幵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荼。”

明代名士唐寅在除夕夜写过一首《除夕口号》:“柴米油盐酱醋荼,般般都在别人家。岁 暮清闲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明袁枚《品味》:“平生品味似评诗,别有酸咸世不知。 ” 《明清笔记》:“书画琴棋诗酒花,往时件件不离他。

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荼。” “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衣不当家。

幵门七件事都交,柴米油盐酱与荼。”七件事只肯 交出六件,唯独留下醋不交,暗示自己要吃醋。

清嘉庆道光间,有俗曲集名《白雪遗音》内录,《酸甜苦辣》分咏四种滋味:“物美青杏 陈醋拌,酸上加酸。 冰糖白糖加上蜜饯,甜的更甜。

山豆根儿苦,大黄黄柏加黄连,苦不可言。 生姜辣秦椒,胡椒独头蒜,辣的实在全。

负心的情郎不似从前,丢下女婵娟。我为你,酸甜苦 辣吃了个遍,正正一大盘,想当初不该错认无义汉,后悔是枉然。”

, 《栖霞阁野乘》记朱兰坡主讲中山书院时,令众学子以柴米油盐酱醋荼各赋诗一有一 顾姓书生做醋诗,起句为“书生风味美人心”结句为“我亦醯鸡感身世,半瓶羞涩到而今。 ”。

2.关于醋字的古诗

《北庭作》岑参

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

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

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

可知年四十,犹自未封侯。

《东院》白居易

松下轩廊竹下房,暖檐晴日满绳床。

净名居士经三卷,荣启先生琴一张。

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

有时闲酌无人伴,独自腾腾入醉乡。

《三言拟五杂组二首》颜真卿

五杂组,绣与锦。

往复还,兴又寝。

不得已,病伏枕。

五杂组,甘咸醋。

往复还,乌与兔。

不得已,韶光度。

《三言重拟五杂组联句》颜真卿

五杂组,四豪客。

往复还,阡与陌。

不得已,长沙谪。

五杂组,五辛盘。

往复还,马上鞍。

不得已,左降官。

五杂组,甘咸醋。

往复还,乌与兔。

不得已,韶光度。

五杂组,五色丝。

往复还,回文诗。

不得已,失喜期。

《七言滑语联句》颜真卿

雨里下山蹋榆皮,莓苔石桥步难移。

芜荑酱醋吃煮葵,缝靴蜡线油涂锥。

急逢龙背须且骑。

《咏安仁宰捣蒜》蒋贻恭

安仁县令好诛求,百姓脂膏满面流。

半破磁缸成醋酒,死牛肠肚作馒头。

帐生岁取餐三顿,乡老盘庚犯五瓯。

半醉半醒齐出县,共伤涂炭不胜愁。

3.关于醋字的古诗

1、《洞仙歌》年代: 宋 作者: 晁补之温江异果,惟有泥山贵。

驿送江南数千里。半含霜,轻噀雾,曾怯吴姬,亲赠我,绿橘黄柑怎比。

双亲云水外,游子空怀,惆怅无人可归遗。报周郎、须念我,物少情多,春酒醉,独胜甜桃醋李。

况灯火楼台近无宵,似不减年时,袖中香味。2、《偈颂一百零四首》年代: 宋 作者: 释绍昙三界炎炎如火聚,搅扰劳生困蒸煮。

邪见稠林蔽祖庭,孰为临济阴凉树。拄杖子,回避无门,全身荷负特立独行,危分险布。

扫除枝不留踪,普覆大地人,彻骨清凉去。虽然如是,赵婆酤醋。

3、《偈颂一百零二首》年代: 宋 作者: 释慧远而来与一杓咸盐酸醋,北来与一杓苦菜淡虀。吃则因邪打正,不吃则东自西。

4、《又画尝醋翁》年代: 宋 作者: 吴则礼石先戏作忍酸相,未信从来尝醋难。头毛鬅鬙面白皱,老夫笑作婴儿看。

5、《鹧鸪天·看了山中薜荔衣》年代: 宋 作者: 陈著看了山中薜荔衣。手将安石种分移。

花鲜绚日猩红妒,叶密乘风翠羽飞。新结子,绿垂枝。

老来眼底转多宜。牙齿不入甜时样,醋醋何妨荐酒卮。

4.关于“醋”字的古诗有哪些

1、《洞仙歌》 年代: 宋 作者: 晁补之 温江异果,惟有泥山贵。

驿送江南数千里。 半含霜,轻噀雾,曾怯吴姬, 亲赠我,绿橘黄柑怎比。

双亲云水外,游子空怀,惆怅无人可归遗。 报周郎、须念我,物少情多, 春酒醉,独胜甜桃醋李。

况灯火楼台近无宵,似不减年时,袖中香味。 2、《偈颂一百零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绍昙 三界炎炎如火聚,搅扰劳生困蒸煮。

邪见稠林蔽祖庭,孰为临济阴凉树。 拄杖子,回避无门, 全身荷负特立独行,危分险布。

扫除枝不留踪,普覆大地人,彻骨清凉去。 虽然如是,赵婆酤醋。

3、《偈颂一百零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慧远 而来与一杓咸盐酸醋,北来与一杓苦菜淡虀。 吃则因邪打正,不吃则东自西。

4、《又画尝醋翁》 年代: 宋 作者: 吴则礼 石先戏作忍酸相,未信从来尝醋难。 头毛鬅鬙面白皱,老夫笑作婴儿看。

5、《鹧鸪天·看了山中薜荔衣》 年代: 宋 作者: 陈著 看了山中薜荔衣。手将安石种分移。

花鲜绚日猩红妒,叶密乘风翠羽飞。 新结子,绿垂枝。

老来眼底转多宜。 牙齿不入甜时样,醋醋何妨荐酒卮。

5.诗词中由醋引申的酸的诗句有哪些

宋玉《高唐赋》:“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李善鼻酸,鼻辛酸,泪欲出。” 《急救篇》:“酸咸浊淡辨浊清朋。”

唐颜师:“言饮食众品,滋味各别,清浊异议也,大酸谓之醉,平薄谓之淡。” 阮籍《咏怀》:“对酒不能言,凄枪怀酸辛。”

陆机《感时赋》:“恒睹物而增酸。” 江淹《恨赋》:“亦复含酸节叹,销落湮沉。”

李白《望木瓜山》:“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范成大《次韵和宗伟阅番乐》:“洗净书生气味酸。”

韩愈《赴江陵途中》:“酸寒何足道,遂事生疮疵。” 杜甫《无家别》:“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苏东坡《秧马歌》:“腰如笙摸首琢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李欣《听董大弹胡茄声音》:“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6.做醋的鼻祖是谁

古代的醋早期称为“酢”,《广韵》中载:“酢,浆也,醋也。”

《齐民要术》里有“作酢法”,即介绍醋的制造技术。 相传,醋的发明者是杜康,他是酿酒的行家,醋不过是酒的副产品。

据传杜康最初把酿酒后的酒糟当作废料弃掉,久了,越弃越多,便感可惜。心想要是能再利用起来该多好呀!于是就把酒糟积攒在一只大缸里,试着渗上水封存起来。

过了21天缸内始有香味,他开缸一尝糟汁,竟又甜又酸,便把它另放在一个缸里,称之为“调味浆”。再试探把调味浆出售,出乎意料大受欢迎。

后来生意做大了,杜康要给它取个名字,想到是在21天的酉时发现这种调味浆,便把“酉”和“艹一日”合并起来,定名为:“醋”。 从此,醋的制作方法扩散开来,其调味作用也推广到各地。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人写诗反映世事和情感。在古诗中竟然出现几多的“醋诗”,折射出古时的醋情。

“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肉味胜莼鲈。”

这是“醋烹诗”,银鱼佐黄姜紫醋,色香味俱佳,令人食欲大开;又有“小着盐醯助滋味,微加姜桂发精神。”醯即是醋,小碟里置醋。

这“醋味诗”,反映古人餐饮也有蘸醋调味的食俗。 据考,“醋”字记载,始于唐朝。

唐人《朝野佥载》叙述一段故事:宰相房玄龄夫人好嫉妒,唐太宗有意赏赐房玄龄几名美女作妾,房始终不敢受用。太宗知是房夫人执意不允,便召房夫人令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并给她预备了一壶“毒酒”。

而房夫人面无惧色,当场接过“毒酒”一饮而尽,以示“宁死而妒”。其实唐太宗给她喝的只是一壶醋。

唐太宗给房夫人开了个玩笑。于是就有“吃醋”之典故。

“争风吃醋”一词也流传至今。 据说明代有一富豪不顾妻子再三规劝,执意要纳妾。

喜事那日,其妻通晓诗文,便作诗贺贴:“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手不当家。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与茶。”

将家务七件事中六件作了交付,而唯独不提醋事。明为恭贺,实则啜醋。

以表达内心不满,且别有深意。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古今人们日常必需品,俗称“开门七件事”,据考此说始于宋而成于元。

据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有八件事:柴、米、油、盐、酒、酱、醋、茶。这是宋以前的说法。

元朝时将“酒”给去掉,变成七件事,沿袭至今。可见,古人视醋比酒更为重要,然而酒在古代祭祀、宴请是必不可缺的圣品。

由此可断,就生活而言,古人将醋的地位置在酒茶之上,是有真知灼见和社会意义的。 从此之后,七件事入诗,充斥朝朝代代人文记事中,在古诗籍里可谓俯首可拾。

醋作为七件事之一,最早出现在元代杂剧中。在《刘行首》二折中云:“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是首“当家诗”,告诫人们当家要量入为出,勤俭持家。 古时不单平民为七件事终年劳碌着,士大夫也会被七件事困扰着。

明代才子唐伯虎在《除夕口占》里写道:“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闲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

这首“醋无诗”,反映他穷困潦倒家境。他并非不忧不愁,而只是自我解嘲,苦中取乐。

尚有一首无名氏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件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位不知哪朝的诗人抚今追昔:原先生活舒适自在,闲情逸致。

今日却要为生活操劳奔波,含辛茹苦。 醋为酸味,富含Vc和有机酸,具有生津止渴、滋阴补液之功效,还有止血杀菌顺气等保健之功能。

然而醋味常被人反其道而用之,成为艰辛苦涩的代名词。解放前有位教师,夫妇相依为命,薪水难以糊口,作诗云:“开门七件愁煞她,柴米油盐酱醋茶;好在三味不需买,肚里尽是苦酸辣。”

满腹辛酸,叫人愁肠寸断。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