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美食相关的诗词李渔 《闲情偶赋·饮馔部》 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跛。是犹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与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所怪于世者,弃美名不居,而故异端其说,谓佛法如果,是则谬矣。吾辑《饮馔》一卷,后肉食而首蔬菜,一以崇俭,一以复古;至重宰割而惜生命,又其念兹在兹,而不忍或忘者矣。 苏轼 《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红楼梦》里更多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等等··· 2.有关食物的古诗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2,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范仲淹《江上渔者 》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4,姑孰多紫虾,独有湖阳优。--唐彦谦 《索虾》 姑孰这个地方盛产紫虾,但是只有湖阳的是最好的。 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3.与美食相关的诗句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1.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2.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陆游 3.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陆游 4.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陆游 5.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陆游 6.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陆游 7.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杜甫 8.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杜甫 9.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杜甫 10.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杜甫 11.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杜甫 12.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 (《赠卫八处士》) 13. 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14. 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 (《观打鱼歌》) 15. 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郑板桥 16.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郑板桥 17. 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郑板桥。 4.与食物有关的诗句与食物有关的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杜牧《江南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苏轼《食荔枝》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孟浩然《过故人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黄庭坚《寄黄几复》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5.关于美食的诗句有哪些1,《食荔枝》 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上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游山西村》 宋代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鸡肉鱼肉丰盛美味。 3,《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唐代 杜甫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译文: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 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4,《江上渔者》宋代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5,《寄胡饼与杨万州》唐代 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译文:这里的胡麻饼的模样学着京城的样子制作的,新出炉的面饼酥脆,香气四溢。 。 6.关于食物的诗句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