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吟秋的诗句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 【鱼会】 自爱名山入剡中。 秋夜独坐怀故山 小隐慕安石。 远游学子平。 ( 子一作屈 ) 天书访江海。 云卧起咸京。 入侍瑶池宴。 出陪玉辇行。 夸胡新赋作。 谏猎短书成。 但奉紫霄顾。 非邀青史名。 庄周空说剑。 墨翟耻论兵。 拙薄遂疏绝。 归闲事耦耕。 顾无苍生望。 空爱紫芝荣。 寥落暝霞色。 微茫旧壑情。 秋山绿萝月。 今夕为谁明。 郢门秋怀 郢门一为客。 巴月三成弦。 朔风正摇落。 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 茫茫江上天。 人迷洞庭水。 雁度潇湘烟。 清旷谐宿好。 缁磷及此年。 百龄何荡漾。 万化相推迁。 空谒苍梧帝。 徒寻溟海仙。 已闻蓬海浅。 岂见三桃圆。 倚剑增浩叹。 扪襟还自怜。 终当游五湖。 濯足沧浪泉 2.描写月光皎洁的诗句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缪氏子《赋新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李白)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王建)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刘方平)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李商隐)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苏轼)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3.关于月的诗句,50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古诗·明月ㄒ构?br>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旁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古诗·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昌龄:南斋玩月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齐已:中秋月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徵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台湾)彭邦桢:月之故乡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 舒婷:奔月 与你同样莹洁的春梦 都稍纵即逝? 。 4.跪求吟柳,吟月的诗句吟柳: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还有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李商隐在《杨柳枝词》中写道:“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诗人咏柳而抒别情,笔下柳条亦多情依依,并由折柳相送而生出折柳“迎归”的联想。郑谷《柳》中写道:“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春风吹得柳枝摆动,柳絮翻飞,在诗人看来,这是柳树理会了离人的情意,为了表示对离人的同情,才故意去招惹春风,引入注目的。慕幽《柳》中有“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句,诗人在这里赞美柳条折尽以重生,自古至今绵延不绝,借以抒发悠悠不断的离情。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还有李商隐的《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吟月: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5.关于月的诗句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2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2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 3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31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清诗纪事》 6.有关月的诗句王昌龄 【句】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 薛莹 【句】 花留身住越,月递梦还秦。 杨牢 【句】 虾蟆欲吃月,保护常教圆。 杨牢 【句】 心明外不察,月向怀中圆。 司空图 【句】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黄损 【句】 扫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陈陶 【句】 蝉声将月短,草色与秋长。 灵澈 【句】 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 瀵水神 【月夜吟】 夜月明皎皎,绿波空悠悠。 权龙褒 【皇太子夏日赐宴诗】 严霜白浩浩,明月赤团团。 陆扆 【句】 今秋已约天台月。 (《纪事》) *** 【两头朱童谣】 一只箸,两头朱,五六月化为胆。 曹唐 【句】 箫声欲尽月色苦,依旧汉家宫树秋。 黄损 【句】 高齐日月方为道,动合乾坤始是心。 孟宾于 【句】 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志定 【句】 惟有樽前今夜月,当时曾照堕楼人。 陈复休 【句】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树寒梅发两枝。 *** 【南省北街人吟】 放榜只应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迟。 *** 【又遗钟传偈】 但看来年二三月,柳条堪作打钟槌。 *** 【景震剑文】 乾降精,坤应灵。 日月象,岳渎形。 李煜 【句】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咏扇》) 杨徽之 【句】 新霜染枫叶,皎月借芦花。(《秋日》) 胡玢 【句】 轮中别有物,光外更无空。 (《咏月》) 裴说 【句】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赠县令》) 左偃 【句】 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 (《昭君怨》) 翁宏 【句】 漏光残井甃,缺影背山椒。(《咏晓月》) 鱼玄机 【句】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狱中作》) 杜牧 【句】 半破前峰月。 *** 【占年】 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王昌龄 【句】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 薛莹 【句】 花留身住越,月递梦还秦。 杨牢 【句】 虾蟆欲吃月,保护常教圆。 杨牢 【句】 心明外不察,月向怀中圆。 司空图 【句】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黄损 【句】 扫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陈陶 【句】 蝉声将月短,草色与秋长。 灵澈 【句】 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 瀵水神 【月夜吟】 夜月明皎皎,绿波空悠悠。 权龙褒 【皇太子夏日赐宴诗】 严霜白浩浩,明月赤团团。 陆扆 【句】 今秋已约天台月。(《纪事》) *** 【两头朱童谣】 一只箸,两头朱,五六月化为胆。 曹唐 【句】 箫声欲尽月色苦,依旧汉家宫树秋。 黄损 【句】 高齐日月方为道,动合乾坤始是心。 孟宾于 【句】 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志定 【句】 惟有樽前今夜月,当时曾照堕楼人。 陈复休 【句】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树寒梅发两枝。 *** 【南省北街人吟】 放榜只应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迟。 *** 【又遗钟传偈】 但看来年二三月,柳条堪作打钟槌。 *** 【景震剑文】 乾降精,坤应灵。日月象,岳渎形。 李煜 【句】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杨徽之 【句】 新霜染枫叶,皎月借芦花。 (《秋日》) 胡玢 【句】 轮中别有物,光外更无空。(《咏月》) 裴说 【句】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 (《赠县令》) 左偃 【句】 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昭君怨》) 翁宏 【句】 漏光残井甃,缺影背山椒。 (《咏晓月》) 鱼玄机 【句】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狱中作》) 李峤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 行庆传芳蚁,升高缀彩人。阶前蓂候月,楼上雪惊春。 今日衔天造,还疑上汉津。 李峤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应制】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 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叶向朝隮密,花含宿润开。 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 李峤 【甘露殿侍宴应制】 月宇临丹地,云窗网碧纱。 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水向浮桥直,城连禁苑斜。 承恩恣欢赏,归路满烟霞。 李峤 【同赋山居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李峤 【送崔主簿赴沧州】 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 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 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李峤 【和周记室从驾晓发合璧宫】 濯龙春苑曙,翠凤晓旗舒。 野色开烟后,山光澹月馀。风长笳响咽,川迥骑行疏。 珠履陪仙驾,金声振属车。 李峤 【饯骆四二首】 平生何以乐,斗酒夜相逢。 曲中惊别绪,醉里失愁容。星月悬秋汉,风霜入曙钟。 明日临沟水,青山几万重。 李峤 【八月奉教作】 黄叶秋风起,苍葭晓露团。 鹤鸣初警候,雁上欲凌寒。月镜如开匣,云缨似缀冠。 清尊对旻序,高宴有馀欢。 李峤 【九月奉教作】 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 叶径兰芳尽,花潭菊气浓。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钟。 还当明月夜,飞盖远相从。 李峤 【十月奉教作】 白藏初送节,玄律始迎冬。 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霜待临庭月,寒随入牖风。 别有欢娱地,歌舞应丝桐。 李峤 【风】 落日生苹末,摇扬遍远林。 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李峤 【露】 滴沥明花苑,葳蕤泫竹丛。 玉垂丹棘上,珠湛绿荷中。夜警千年鹤,朝零七月风。 愿凝仙掌内,长奉未央宫。 李峤 【雪】 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逐舞花光。 7.关于中秋节吟月的诗辞别诗句: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中秋佳节诗句:《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边塞诗句: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塞下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子夜秋歌》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