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深山有关的诗句1、深山穷谷不可处唐杜甫 只查询杜甫的结果 《君不见,简苏徯》 2、拣取深山一处居唐姚合 只查询姚合的结果 《寄崔之仁山人》 3、只向深山僻处开唐崔橹 只查询崔橹的结果 《山路木芙蓉》 4、少茂林泊处深山宋陈著 只查询陈著的结果 《为茂林老乘独舟四句》 5、最艰难处是深山宋马光祖 只查询马光祖的结果 《赠李端履》 6、深山大泽绝异处宋王柏 只查询王柏的结果 《挽朱宜人》 7、行到深山最寒处宋杨万里 只查询杨万里的结果 《晓炊黄竹庄三首》 2.关于深山的诗句关于深山的诗句有: 1.《君不见,简苏徯》 唐 杜甫 君不见道边废弃池,君不见前者摧折桐。 百年死树中琴瑟,一斛旧水藏蛟龙。 丈夫盖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何恨憔悴在山中。 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 2.《偶见·深山曲路见》 明代 徐祯卿 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 3.《送殷尧藩侍御游山南 》 唐 姚合 诗境西南好,秋深昼夜蛩。 人家连水影,驿路在山峰。 谷静云生石,天寒雪覆松。 我为公府系,不得此相从。 4.《送袁肇归山阴 》 唐 郑巢 论文意有违,寒雨洒行衣。 南渡久谁语,后吟今独归。 河帆因树落,沙鸟背潮飞。 若值云门侣,多因宿翠微。 5.《山路木芙蓉》 唐 崔橹 不向横塘泥里栽,两株晴笑碧岩隈。 枉教绝世深红色, 只向深山僻处开。 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 缘花更叹人间事,半日江边怅望回。 3.关于朱熹的诗句《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春日》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劝学诗 / 偶成》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4.关于“深山”的诗句有哪些1、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唐 杜甫 《君不见,简苏徯》 2、何计能相访,终身得在山。——唐 姚合 《寄崔之仁山人》 3、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唐 崔橹 《山路木芙蓉》 4、谁知缘法有到处,少茂林泊处深山。——宋 陈著 《为茂林老乘独舟四句》 5、深山大泽绝异处,造物冥锢难轻捐。——宋 王柏 《挽朱宜人》 6、染练江山宿雨余,枝枝叶叶润如酥。——宋 杨万里 《晓炊黄竹庄三首》 7、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王氏高丽 王建《荆门行》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崔橹,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 ——崔橹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记载,崔橹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后来还写诗谢罪而戒酒了呢,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肃然起敬的事儿了。 陈著,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王建(877年—943年),字若天,松岳郡(今开城)人,朝鲜半岛统一之后的第一位君主,高丽王朝的开国国王。祖上可能为中国人。[1] 他在新罗末年大乱时投奔弓裔,918年依靠兵变夺权登位,建国号高丽,年号天授,935年取新罗,936年平后百济,统一朝鲜半岛。他依照中国的典章制度初步组建国家机构,采取笼络豪族的策略,广泛与豪族联姻,建立豪族联合政权;同时定平壤为西京,积极北拓;文化上弘扬佛教;对外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对契丹则持敌对态度。945年去世,临终前留下《十训要》,死后庙号太祖,谥号神圣,葬于显陵。 参考资料 古诗词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7%8E%8B%E6%9F%8F 5.朱熹有关诗句的名言1、百学须先立志。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3、活到老,学到老。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8、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9、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0、礼即理也。1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13、朋友,以义合者。 14、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15、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6、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1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1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1、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2、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23、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 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24、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25、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2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1、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青玉案——朱熹雪消春水东风猛。 帘半卷、犹嫌冷。怪是春来常不醒。 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而今白发羞垂领。 静里时将旧游省。记得孤山山畔景。 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3、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偶成——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 5、鹧鸪天——朱熹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6、浣溪沙——朱熹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 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 多情蜂蝶早飞来。 7、好事近——朱熹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8、西江月——朱熹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9、念奴娇——朱熹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10、菩萨蛮——朱熹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11、水调歌头——朱熹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12、忆秦娥——朱熹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13、满江红——朱熹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 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 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过里社,将儿侄。 谈往事,悲陈迹。喜。 6.关于朱熹的著名诗句和解析关于“朱熹”的著名诗句和解析有: 1.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解析: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 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解析: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3.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偶成》 解析: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4.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鹧鸪天》 解析: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满腹悲愤,无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浇愁,在醉乡中求得片刻排解。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产生的。 5.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菩萨蛮》 解析: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融成一片。 7.描写深山的诗句有哪些1、深山穷谷不可处 唐 杜甫 2、拣取深山一处居 唐 姚合 3、只向深山僻处开 唐 崔橹 4、少茂林泊处深山 宋 陈著 5、最艰难处是深山 宋 马光祖 6、深山大泽绝异处 宋 王柏 7、行到深山最寒处 宋 杨万里 1.【释义】:在山的深处,在河谷的尽头,人是不能生活的。 【出处】:《君不见,简苏徯》 2.【释义】 : 认真挑选山林深处做我居住的地方。 【出处】:《寄崔之仁山人》 3.【释义】 : 只愿在深山处生活。 【出处】:《山路木芙蓉》 4.【释义】 : 稀疏的树和湖泊处是深山 【出处】:《为茂林老乘独舟四句》 5.【释义】 : 最艰难是深山处。 【出处】:《赠李端履》 6.【释义】 : 深山和大泽的地方绝对是很不同的地方。 【出处】:《挽朱宜人》 7.【释义】 : 走到深山处是最冷的地方。 【出处】:《晓炊黄竹庄三首》 8.朱熹所有的诗句(经典的)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偶成——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 4、鹧鸪天——朱熹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5、浣溪沙——朱熹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 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6、菩萨蛮——朱熹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7、忆秦娥——朱熹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8、好事近——朱熹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9、西江月——朱熹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10、南乡子——朱熹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11、水调歌头——朱熹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12、念奴娇——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13、青玉案——朱熹 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 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 而今白发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 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14、满江红——朱熹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 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 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9.关于深山的诗句关于深山的诗句有: 1.《君不见,简苏徯》 唐 杜甫 君不见道边废弃池,君不见前者摧折桐。 百年死树中琴瑟,一斛旧水藏蛟龙。 丈夫盖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何恨憔悴在山中。 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 2.《偶见·深山曲路见》 明代 徐祯卿 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 3.《送殷尧藩侍御游山南 》 唐 姚合 诗境西南好,秋深昼夜蛩。 人家连水影,驿路在山峰。 谷静云生石,天寒雪覆松。 我为公府系,不得此相从。 4.《送袁肇归山阴 》 唐 郑巢 论文意有违,寒雨洒行衣。 南渡久谁语,后吟今独归。 河帆因树落,沙鸟背潮飞。 若值云门侣,多因宿翠微。 5.《山路木芙蓉》 唐 崔橹 不向横塘泥里栽,两株晴笑碧岩隈。 枉教绝世深红色, 只向深山僻处开。 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 缘花更叹人间事,半日江边怅望回。 10.朱熹的诗句关于读书朱熹写过两首关于读书的诗,《观书有感》两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 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 那艘庞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 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寓意: 这是两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而水正因为有这样接收新事物的品质,所以才可以把巨舰轻松举起。对于人也是一样,人们在读书后(读书也就是接受新事物),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于人们是一种极大的提升。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中流自在”,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