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写宋词并姓范的古人

1.中国古代有哪些姓范的名人

咱老范家历史上著名的的人物多着呢``

不过最出名的不外乎`` 那么几个``

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奠定春秋最后一霸地位的——范蠡。 狡兔死,走狗烹``` 称霸之后的勾践开始清算身边的贤良,于是```范蠡退隐西湖`` 转战商界,终成一代富豪陶朱公。 听闻他老人家在西湖还和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 西施`` 发生过一段感情! 至于是不是历史绯闻` 就不得而知了!

秦国能够完成一通中国大业的战略制订者——范雎。范雎没有入主秦国之前,强大的秦国像只没头苍蝇一样乱撞,东打一下西搞一下``` 征战中原多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范雎任相以后,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上,结合秦国所特有的地理形式,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 迷失方向的帝国终于找到了方向,此后秦国的统一之路也在远交近攻的指导下`` 逐步实现!

西楚霸王项羽的亚父——范增。至今我也搞不懂,像范增这样一顶一的谋略高手`` 怎么会出现在项羽的身边。 对他老人家不是很了解`` 就不扯了``

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文正公可是咱老范家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谓之妇孺皆知并不为过。 文正公一生最牛叉的两件事莫过于著《岳阳楼记》和发动“庆历新政” 咱老范家的骄傲``````

帮助皇太极完成清朝统一大业的谋略家——范文程。 几百年来,历史对他的评价很不公平。汉奸```

强烈要求为我老范家的先祖平反```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大明王朝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气数已尽。 又何必愚忠于它呢```

2.姓范的有哪些古代名人

范蠡:春秋战国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范雎: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提倡者 范增:秦朝末期政治家。 范甯:东晋经学家:范晔之祖父。

范晔:南朝宋国政治家。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

范纯仁:北宋政治家:范仲淹之次子。 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褒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无病:军事家 范学淹,天主教保定教区主教,中国大陆天主教著名领袖,伟大的殉道者。 范振锋,香港电台节目主持,歌手。

范晓萱:台湾名歌星。 范志毅:中国足球运动员。

范冰冰:中国名演员。 范鸿龄:香港著名商界人士。

罗范椒芬:香港前高官。 范文芳:新加坡名歌手、演员。

范玮琪:台湾名歌星。 范鸿轩:台湾名演员。

范伟:中国小品演员、影视演员。 范植伟:台湾广告模特儿。

范逸臣:台湾名歌星。 范俊业:中国香港足球运动员。

范振钰:(1927年-2008年11月17日),中国河北省荣城县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建国前相声演员一般多家境贫寒,但范振钰出身富足,却酷爱相声,1941年开始登台演出,1950年拜班德贵为师,专事捧哏。 范文同:越南政治家。

找到。

3.姓范的古代名人

历史名人[按历史顺序]范会:春秋时人。

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因食邑于随,称随会;后又食邑于范,称范会,史称范武子。

他是活跃于春秋前期晋国政治舞台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位显赫人物,也是刘姓、范姓、士姓、随姓等中国姓氏共同的大显祖。王符在《潜夫论》中称赞,“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之最盛也!”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

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

范丹:(112-185年)一作范冉,字史云。东汉人,通五经、尤深于《易》和《尚书》。

范长生:(?-318年)西晋(或者东汉末?)时生人。四川(1997年后属重庆)涪陵丹兴人。

(蜀)汉初,范长生族迁青城山。史载,范博闻强识,著 《道德经注》、《周易注》。

家族世代掌部曲,及长生,为天师道教主,蜀人奉其如神。或言其自汉末及晋穆,百三十余岁而终。

刘备请其参政,其坚辞,故封其道遥公,为其建长生宫于青城山。晋元康(291—299)年间,巴氏族人李特领流民起。

适李流军中饥荒,范资给粮资。李军士气大长,数月后攻占成都。

特子雄"以范长生有名德,为蜀民所重,欲迎以为君而臣之"。范婉拒,劝雄自立。

晋永兴元年 (304)十月,雄受范戴,称成都王。后称帝,国号大成(后改为汉),以范为丞相,加号 "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尊为范贤,封西山侯。

范归返青城,雄于灌县离堆为范建造范贤馆(今伏龙观)。恃范佐,雄行 "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策,比及中原战区,成国堪成乐土。

范宁:东晋经学家。推崇儒学,撰有《春秋谷梁传集解》12卷,是今存最早的《谷梁传》注解,被后人收入流传最广的《十三经注疏》中。

范晔:(398-446年)南朝宋史学家,曾任尚书吏部郎(范宁孙)。曾删取各家《后汉书》制作,著《后汉书》,成纪传80卷。

为范宁孙。范缜:(约450-515年)南朝齐梁时哲学家、无神论者,先后仕齐、梁,任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职。

综合并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和神灭论思想,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斗争。范宽:生卒年不详。

名中正,字仲立。北宋杰出画家,与关全、李成形成了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

范仲淹:(986-1052年)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2001年后吴县重新并入苏州)人。

幼家贫好学,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取进士。入仕后,不论在朝或任职地方,均勤政廉洁,政绩显著。

京师流传有「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的盛誉。监泰州西溪镇盐仓时,修堤防海患,堤长数百里,人称「范公堤」。

出巡江淮、京东灾区,开仓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宋夏战争期间,出任陕西帅臣,改革军队编制,提高军队战斗力,修城筑寨,屯田积谷,巩固了边防。

西夏人称其为「胸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年),任参知政事,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政。

庆历五年,新政失败,罢免参知政事。先后出任知(今陕西彬县)、邓(今河南邓县)、杭州等地。

他的文学成就不亚于其政绩。其名作〈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传世名句。

后人搜集著作有《范文正公集》。范成大:(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属江苏)人。

绍兴进士。将知处州时,南宋孝宗曾召见论政。

乾道六年(1170)以资政殿大学士使金,几乎被杀。后出知成都府,入任参政知事。

绍熙三年,知太平州,仅逾月即归,退居故乡石湖。有文名,尤工诗,有《石湖集》、《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

范钦:(1505-1585年),明代藏书家,为宁波天一阁主人,字尧钦,号东明、东明山人,浙江宁波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历任湖北随州知州,迁工部员外郎,周任袁州知府,升广西参政,河南副都御史,官至兵部右侍郎。著有《天一阁集》。

范文若:(1591-1638年)初名景文,字更生,号香令,别署吴侬荀鸭。明末戏曲家。

是松江人。生而颖异,能文善书。

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著有《花筵赚》、《梦花酣》、《鸳鸯棒》(以上3种明刻本尚存,合称《博山堂3种》)、《花眉旦》、《金明池》、《勘皮靴》、《雌雄旦》、《千里驹》、《金凤钗》、《清画眉》、《斑衣欢》、《晚香亭》、《闹樊楼》、《绿衣人》、《生死夫妻》、《欢喜冤家》(以上无刻本,皆佚)等篇。

明末张琦《衡曲尘谭》谓“近之曲崛者,有范香令,结构玄畅,可追元人步武。惜乎不永,一时绝叹。”

范文澜:(1893-1969年)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曾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共中央委员。字芸台,后改字仲云。

浙江绍兴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开拓者之一。

重要著作有《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简编》等。范瑞娟:生于1924年。

女,一级演员。越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别名范竹山,时浙江嵊县黄泽镇人。

表演稳健大方、质朴无华,具男性阳刚之美。擅演正大刚直人物。

唱腔承男班〔正调腔〕基础,吸京剧马连良、高庆奎等唱腔处理之长,形成音调宽厚响亮、咬字坚实稳重,行腔迂回流畅的特点,谓曰"范。

4.姓“范”在古代的复姓

范氏 历史来源 「范」源出 ; 以邑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载,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迁于杜邑(陕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逃奔晋国担任士师。曾孙士会。食邑于范邑(河南范县),世称范武子,子孙逐有范氏。 家族名人 范蠡 范雎(前?~前225) 字叔。战国时策士,魏人,善口辩,以远交近攻的策略游说秦昭王,昭王悦,官拜秦相,封应侯。 范增(前275~前204) 秦末巢(今河南省睢县南)人,项羽的谋士,辅项羽称霸诸侯,羽中汉反间而疑范增,遂弃羽而归,疽发于背而卒。亦称为亚父。 范仲淹 (989~1052) 范成大( 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宋江苏省吴县人,有文名,尤工诗,与陆游、杨万里齐名,官至参知政事。着有石湖集、揽辔录、桂海虞衡志等。 地望分布 山东高平郡。

记得采纳啊

5.关于姓范的名人故事

范会:春秋时人。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因食邑于随,称随会;后又食邑于范,称范会,史称范武子。他是活跃于春秋前期晋国政治舞台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位显赫人物,也是刘姓、范姓、士姓、随姓等中国姓氏共同的大显祖。王符在《潜夫论》中称赞,“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之最盛也!”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

范丹:(112-185年)一作范冉,字史云。东汉人,通五经、尤深于《易》和《尚书》。

范长生:(?-318年)西晋(或者东汉末?)时生人。四川(1997年后属重庆)涪陵丹兴人。(蜀)汉初,范长生族迁青城山。史载,范博闻强识,著《道德经注》、《周易注》。家族世代掌部曲,及长生,为天师道教主,蜀人奉其如神。或言其自汉末及晋穆,百三十余岁而终。刘备请其参政,其坚辞,故封其道遥公,为其建长生宫于青城山。晋元康(291—299)年间,巴氏族人李特领流民起。适李流军中饥荒,范资给粮资。李军士气大长,数月后攻占成都。特子雄 "以范长生有名德,为蜀民所重,欲迎以为君而臣之"。范婉拒,劝雄自立。晋永兴元年 (304)十月,雄受范戴,称成都王。后称帝,国号大成(后改为汉),以范为丞相,加号 "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尊为范贤,封西山侯。范归返青城,雄于灌县离堆为范建造范贤馆(今伏龙观)。恃范佐,雄行 "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策,比及中原战区,成国堪成乐土。

6.姓范的名人

答: 范会:春秋时人。

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因食邑于随,称随会;后又食邑于范,称范会,史称范武子。

他是活跃于春秋前期晋国政治舞台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位显赫人物,也是刘姓、范姓、士姓、随姓等中国姓氏共同的大显祖。王符在《潜夫论》中称赞,“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之最盛也!”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

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

范丹:(112-185年)一作范冉,字史云。东汉人,通五经、尤深于《易》和《尚书》。

范长生:(?-318年)西晋(或者东汉末?)时生人。四川(1997年后属重庆)涪陵丹兴人。

(蜀)汉初,范长生族迁青城山。史载,范博闻强识,著《道德经注》、《周易注》。

家族世代掌部曲,及长生,为天师道教主,蜀人奉其如神。或言其自汉末及晋穆,百三十余岁而终。

刘备请其参政,其坚辞,故封其道遥公,为其建长生宫于青城山。晋元康(291—299)年间,巴氏族人李特领流民起。

适李流军中饥荒,范资给粮资。李军士气大长,数月后攻占成都。

特子雄 "以范长生有名德,为蜀民所重,欲迎以为君而臣之"。范婉拒,劝雄自立。

晋永兴元年 (304)十月,雄受范戴,称成都王。后称帝,国号大成(后改为汉),以范为丞相,加号 "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尊为范贤,封西山侯。

范归返青城,雄于灌县离堆为范建造范贤馆(今伏龙观)。恃范佐,雄行 "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策,比及中原战区,成国堪成乐土。

范宁:东晋经学家。推崇儒学,撰有《春秋谷梁传集解》12卷,是今存最早的《谷梁传》注解,被后人收入流传最广的《十三经注疏》中。

范晔:(398-446年)南朝宋史学家,曾任尚书吏部郎(范宁孙)。曾删取各家《后汉书》制作,著《后汉书》,成纪传80卷。

为范宁孙。 范缜:(约450-515年)南朝齐梁时哲学家、无神论者,先后仕齐、梁,任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职。

综合并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和神灭论思想,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斗争。 范宽:生卒年不详。

名中正,字仲立。北宋杰出画家,与关全、李成形成了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

范仲淹:(986-1052年)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2001年后吴县重新并入苏州)人。

幼家贫好学,大中祥符八年 (1015年)考取进士。入仕后,不论在朝或任职地方,均勤政廉洁,政绩显著。

京师流传有「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的盛誉。监泰州西溪镇盐仓时,修堤防海患,堤长数百里,人称「范公堤」。

出巡江淮、京东灾区,开仓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宋夏战争期间,出任陕西帅臣,改革军队编制,提高军队战斗力,修城筑寨,屯田积谷,巩固了边防。

西夏人称其为「胸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年),任参知政事,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政。

庆历五年,新政失败,罢免参知政事。先后出任知(今陕西彬县)、邓(今河南邓县)、杭州等地。

他的文学成就不亚于其政绩。其名作〈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传世名句。

后人搜集著作有《范文正公集》。 范成大:(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属江苏)人。

绍兴进士。将知处州时,南宋孝宗曾召见论政。

乾道六年(1170)以资政殿大学士使金,几乎被杀。后出知成都府,入任参政知事。

绍熙三年,知太平州,仅逾月即归,退居故乡石湖。有文名,尤工诗,有《石湖集》、《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

范钦:(1505-1585年),明代藏书家,为宁波天一阁主人,字尧钦,号东明、东明山人,浙江宁波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历任湖北随州知州,迁工部员外郎,周任袁州知府,升广西参政,河南副都御史,官至兵部右侍郎。著有《天一阁集》。

范文若:(1591-1638年)初名景文,字更生,号香令,别署吴侬荀鸭。明末戏曲家。

是松江人。生而颖异,能文善书。

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著有《花筵赚》、《梦花酣》、《鸳鸯棒》(以上3种明刻本尚存,合称《博山堂3种》)、《花眉旦》、《金明池》、《勘皮靴》、《雌雄旦》、《千里驹》、《金凤钗》、《清画眉》、《斑衣欢》、《晚香亭》、《闹樊楼》、《绿衣人》、《生死夫妻》、《欢喜冤家》(以上无刻本,皆佚)等篇。

明末张琦《衡曲尘谭》谓“近之曲崛者,有范香令,结构玄畅,可追元人步武。惜乎不永,一时绝叹。”

范文澜:(1893-1969年)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曾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共中央委员。字芸台,后改字仲云。

浙江绍兴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开拓者之一。

重要著作有《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简编》等。 范瑞娟:生于1924年。

女,一级演员。越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别名范竹山,时浙江嵊县黄泽镇人。

表演稳健大方、质朴无华,具男性阳刚之美。擅演正大刚直人物。

唱腔承男班〔正调腔〕基础,吸京剧马连良、高庆奎等唱腔处理之长,形成音调宽厚响亮、咬字坚实稳重,行腔迂回流畅的特点,谓曰"范派"。曾。

7.历史上姓范的名人有哪些

范蠡(前536-前448),字少伯,又称范伯、邸夷子皮、陶朱公。

著名春秋后期越国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精通韬略,足智多谋,拜为大夫,封上将军。

范雎(前?-前255),也叫范且,字叔,战国时魏人(今河南开封),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前266年,任为秦相,封于应(今河南宝丰),称应侯。

范增(前277-前204),今安徽桐城人。著名秦末楚王重臣,政治家、谋略家。

是秦朝(前221-前206年)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范丹(112-185),又名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县人(今河南杞县),著名东汉高士。

是中国古代廉吏典范。范长生(218-318),一名延久,又名重久。

涪陵丹兴(今四川黔江)人,西晋时大成名相。天师道首领,西晋时大成政权(都成都)丞相,封为天地太师.西山侯。

范宁(339-401),南阳顺阳人(今河南淅川),范汪之子。著名东晋经学家。

曾任豫章太守。所撰《春秋谷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世最早的《谷梁传》注解。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阳顺阳人(今河南内乡)。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散文家。

所著《后汉书》为上起汉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近两百年历史的宏篇巨著。范希朝(生卒年待考),字致君,唐河中虞乡(今山西虞乡县)人,唐朝名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今江苏苏州)经考察,范公出生在(河北正定),著名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范镇(1007-1088),字景仁,四川华阳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举进士第一,以直言敢谏闻名。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人。

北宋著名史学家。范成大(1126-1193),号石湖居士,吴郡人(今江苏苏州),著名南宋大臣,“田园诗派”的集大成者。

初为徽州司户参军,累迁礼部员外郎。范文程(1597-1666),字宪斗,号辉岳,辽宁沈阳人。

著名清朝开国宰辅、文臣领袖,杰出政治家、谋略家。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