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汉江临泛》三四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网页链接 2.【阅读古诗,完成下面的题目,汉江临眺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2、《汉江临眺》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 〈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里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评析】诗主要写泛游汉水的见闻,咏叹汉水之浩渺.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渲染气氛.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迷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渲染磅礴的水势.末联引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表明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愧为千古佳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