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一剪梅》的平仄调是什么一剪梅(双调60字) 舟过吴江 蒋捷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片春愁带酒浇。 (仄)仄平平, 江上舟摇, (仄)仄平平。 楼上帘招。 (平)平(仄)仄仄平平。 秋娘容与泰娘娇。 (仄)仄平平, 风又飘飘, (仄)仄平平。 雨又潇潇。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何日云帆卸浦桥。 (仄)仄平平, 银字筝调, (仄)仄平平。 心字香烧。 (平)平(仄)仄仄平平。 流光容易把人抛。 (仄)仄平平, 红了樱桃, (仄)仄平平。 绿了芭蕉。 (前后阙同) 2.一剪梅的词牌格律《词谱》以周邦彦、吴文英词为正体。 周词为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韵,即起句、第三句和结句用韵。梦窗词为上下片各六句,四平韵,即起句,三、四句和结句用韵。 另一体为每句用韵,如蒋捷、张炎词。另有五十八字、五十九字两体。 此调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节奏明快。对照例词: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红藕香残玉簟秋。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云中谁寄锦书来?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花自飘零水自流。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此情无计可消除,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3.【宋词词牌名格式】1、《十六字令》,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词牌格式: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2、《捣练子》,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词牌格式: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4、《忆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5、《如梦令》,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6、《乌夜啼》,此调原为唐教坊曲,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词牌格式:[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7、《长相思》,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8、《点绛唇》,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 (韵),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9、《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10、《卜算子》,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11、《菩萨蛮》,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12、《采桑子》,亦称《罗敷媚》、《丑奴儿》.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13、《谒金门》,上下阕共三十五字.一韵到底.词牌格式: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14、《忆秦娥》,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词牌格式: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15、《阮郎归》,亦称《醉桃源》《宴桃源》.双调四十七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后阕起首两句要对仗.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16、《画堂春》,本调四十七字.一韵到底.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17、《西江月》,亦称《步虚词》《白苹香》《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仄韵,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阕起首两句例用对仗.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18、《南歌子》,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 4.一剪梅的词牌格律诗什么一剪梅,是词牌名。 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代表作品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格律: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句) ⊙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句) ⊙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句) ⊙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句) ⊙仄平平(韵)来源: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举例: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一剪梅的词牌格律诗什么1. 一剪梅,是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代表作品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2. 格律: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句) ⊙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句) ⊙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句) ⊙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句) ⊙仄平平(韵) 3. 来源: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4. 举例: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求诗词格式参照一剪梅一剪梅,是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代表作品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词谱》以周邦彦、吴文英词为正体。周词为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韵,即起句、第三句和结句用韵。梦窗词为上下片各六句,四平韵,即起句,三、四句和结句用韵。另一体为每句用韵,如蒋捷、张炎词。另有五十八字、五十九字两体。此调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节奏明快。 对照例词: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红藕香残玉簟秋。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云中谁寄锦书来?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花自飘零水自流。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此情无计可消除,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李清照宋词一剪梅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诗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④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