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醉太平刘过

1.求 刘过《醉太平》 赏析

诗词赏析【词的赏析】醉太平

平韵格 醉太平

【由来】

据考本调的由来,於魏武帝时;曾有「对酒歌太平」的诗句,一直到小杜「万国笙歌醉太平」的诗句出现,於当时被写入管弦之中,渐渐的传入到宫廷中,岁被取名叫〔醉太平〕,所以这阙词就以醉太平传开,后又增加了〔醉思凡〕、〔四字令〕二种取牌名。

【词谱】

--|-。(韵)--|-。(韵)+-+|--。(韵)|--|-。(韵)

--|-。(韵)--|-。(韵)+-+|--。(韵)|--|-。(韵)

醉太平‧闺情 刘过

情高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写作重点】

双调小令,本调共三十八字,前后片相同,各四平韵。第一、二句平仄不可以更动,且第三字仄音,必须用去声。这样在唱时才能激发高亢与隽永,第三句的一、三字虽可平仄通融,但还是以仄平平仄平平为好,第四句第一、四两字,也最好用去声,方能将调性激起。这个曲牌,整体上来说,都是拗体,基本上为一句四字为基础,结句断句也最好采取用上一、下四的方式断句。实际上是一豆加上四字的结构,再填词时候应该注意。

【词作赏析】

醉太平‧闺情 刘过

情高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绡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作者】

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宋吉州太和(江西泰和县)人;其生平另有不同说法,一说其是卢陵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岁次甲戊,西元一一五四年)生,卒於宁宗开禧二年(岁次丙寅,西元一二○六年)年五十三。一说其为襄阳人,有龙洲词一卷,黄叔阳云:「改之稼轩客,词多壮语,盖学稼轩者也。」陶九成云:「改之造词,瞻逸有思致,有沁园春二首,尤纤丽可爱。」其诗流传甚多,著有【龙洲集】、【龙洲词】。

【注释】

梦萦:梦魂萦绕。

翠绡:绿色轻纱。

绡 :生丝织成的绢。

【词意解说】

怀著高洁的情感,真心真意的,修长的眉毛双垂的鬓发,坐在月光照入的小小楼阁上,调弄著古筝,悠悠的声音诉说这春天的情绪。我想念著你,挂记著你,整晚为你魂牵梦萦,绿色的轻纱,薰香暖了绣云的屏风,又如何能忍受酒醒之后的情境?

【赏析导读】

这是一阙春日怀人的小令,上片描写闺中人的深情、模样与状态。青鬓修眉,真切意远;一个人在小楼上调筝,明月满窗;春风数声,情韵无限,隐隐有几分遐思。下片写相思相忆之闺情,朝思暮想,魂牵梦萦;那种浓切之意,伤及空闺独守的佳人,面对著翠绡香暖,又那堪醉后酒醒。全词轻倩柔媚,曲折有致。

2.刘过的“醉太平”这首词有什么典故

在刘过的《龙洲词》中,那些长调颇受稼轩词的影响,狂野俊逸,词作雅致,可以称为豪放类型的 作品。

而他的大部分小令却写得清新婉转,深邃沉挚,呈现出婉约派的特征。这首《醉太平》便是一 例。

词的上阕写女子弹筝,而女子对心爱之人的想念都放在了下阕。题材虽不离艳情,但却能一洗 绮罗香泽之态,刻画人物、描写环境都是以白描的手法。

这一点既不同于花间词,也有异于南宋词 坛上姜夔、吴文英那种裁云缝月刻意求工的作品,可以说风格独特。 相思忆别便是此词的词眼。

上阕为下阕作了铺垫,下阕是上阕的发展和深化。起首二句从内 心和外形两个方面刻画女子的形象:她的感情深挚,她的思想真诚。

不但品德好,仪态也很美。仅 仅“眉长鬓青”四字,便突现出她清秀的容颜。

古代女子以长眉为美。崔豹《古今注》云:“魏宫人好 画长眉。”

司马相如《上林赋》中也说:“长眉连娟,微睇绵藐。”在这仅用四字,便如电影中的特写镜 头,把人物的主要特征——两道修眉,一头黑发,将人物的“美”在读者面前充分展现。

它没有着以 浓艳的色彩,而只是像素描一般,简单地勾上几笔,却使人印象深刻。“小楼”二句,描写了环境和动 作。

在唐宋词中,凡称小楼,或指佳人独处的闺楼,或指男子孤栖的寓所。“小楼”长期以来便在读 者的心目中上升为一种诗意的概念。

这里的小楼,是指女子的妆楼。 此刻一轮明月照进小楼,色调 朗丽,气氛肃静。

如此良夜,这位女子弹起秦筝,声音清雅,使人沉醉。词人没有也不可能在小词 中像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那样,对音乐的动听加以过多的形容,而只是用 “春风”二字把筝声的神韵概括出来。

春风撩人恰能比喻这筝声:它荡漾于小楼,使楼内充满温 馨;它萦回于女子的心房,使她情思飞越。 而恰是这女子的一双巧手奏出了这般春风。

女子的灵 心慧性和文化素养,从而也透露出来。可见这一个“写”字,极富有表现力,胜过其他吹、奏、演等 字,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一个字能像它这样精妙地表现此刻筝声的意境了。

若非精心锤炼,断断 不能至此。 可是悠扬的筝声带来的甜蜜欢愉倏忽消逝,无尽的寂寞和相思随之而至。

“思君忆君,魂牵梦 萦”,这里和前面白描手法的运用相同,纯系口语白话,然又归于淳雅。它把女主人翁内心深处的离 情别绪,在读者面前直白地表现出来。

词人曾在《柳梢青》中说:“觉几度、魂飞梦惊。”又在《浣溪 沙》中说:“千里闲情凭蝶梦。”

《蝶恋花》中说:“后夜短篷霜月晓,梦魂依约云山绕,言辞都雅致富 丽,但其艺术效果却不如这首词中来得好。 原因何在?就在于本词用词简练明确,因而入人最易, 感人也深。

倘加以状语、定语,再间以典实,富丽和雅致倒具备了,但读后需费一番思索。此则白描 一大好处也。

“翠销”句谓由于分别已久,室内画屏彩色和暖春都已日渐消退。简单六个字,把眼前 与往日、环境与内心紧密浓缩一起,可谓凝炼极矣!“更那堪酒醒”,寓意深刻,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女 子曾经以酒浇愁,想通过醉酒忘却相思。

3.宋词:醉太平结句是一四句式,这是什么意思

《醉太平》,词牌名,一名《凌波曲》。

此调有38字,45字、46字等诸格体,俱为双调这里列举38字一体,上下片各四句,句句押平韵。 第一、二句第三字,第四句第一、四字最好用去声,方可将调激起。结句是上一、下四(上一字领起后面四个字)。

词牌格律

平平仄平(韵),平平仄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中平仄平(韵),中平仄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仄中平仄平(韵)。

举例:醉太平

宋 :戴复古

长亭短亭。春风酒醒。无端惹起离情。有黄鹂数声。芙蓉绣茵。江山画屏。梦中昨夜分明。悔先行一程。

醉太平

宋:徐梦龙

冰肌玉容。情真意浓。小楼几度春风。醉琉璃酒钟。关山万重。何时又逢。思量雨迹云踪。似襄王梦中。

4.醉太平 无名氏(赏析)

这是一阙春日怀人的小令,上片描写闺中人的深情、模样与状态。青鬓修眉,真切意远;一个人在小楼上调筝,明月满窗;春风数声,情韵无限,隐隐有几分遐思。下片写相思相忆之闺情,朝思暮想,魂牵梦萦;那种浓切之意,伤及空闺独守的佳人,面对著翠绡香暖,又那堪醉后酒醒。全词轻倩柔媚,曲折有致。

批判现实主义,从词牌开始就是在痛骂当权者,醉太平,粉饰太平罢了,社会矛盾如此尖锐,朝廷还纸醉金迷,难怪元朝90年就灭亡了。

堂堂的大元朝,一帮奸佞小人当权,从开河换取钱财开始就是祸害的根源,惹得红巾军造反,(红巾军好像是朱元璋参加的那支武装,后来做大了,就不多说了),法令又滥又重,弄得四海之内怨声载道。穷的人就差吃人,有钱人能更有钱,那朝那代有这种现状。官贼一体,苦到最后的还是老百姓。

通篇在控诉社会现实,但更有些像战斗檄文,号召被压迫在最底层的广大受苦群众去造反。

5.“梦牵魂绕”的解释是什么

“梦绕魂牵”意思是说灵魂被牵着走了,梦里都是围绕着一件事物或者一个人的。比喻被某件事或某个人深深地吸引了。

发 音 hún qiān mèng rao

释 义:形容对某种事物十分专注。

出 处:宋代,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用 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指十分思念。

近义词:日思夜梦、神魂颠倒

反义词:大梦初醒、恍然大悟

该词出自刘处的《醉太平》。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生于绍兴二十四年,开禧二年卒,享年五十三。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人(今江西泰和。注:其生地说法不一)。 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为韩侂胄客,不识侂胄之败事,其识力远不及辛弃疾。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去世于昆山,今其墓尚在。有著作《龙洲集》《龙洲词》传世。他是地道的辛派,豪放是他的当行本色,冲淡了宋词里面的脂粉、油腻气。

6.辛弃疾的《醉太平》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醉太平

春晚

辛弃疾

态浓意远,眉颦笑浅,薄罗衣窄絮风软。鬓云欺翠卷。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欲上秋千又惊懒,且归休怕晚。

题为《春晚》,实写“闺情”。“春晚”之时,深闺女性自有难以明言的复杂情怀,但作者并非女性,对于那种连本人都难以明言的情怀又怎能理解、怎能写得生动感人呢?

读完全词,就知道作者并未让那位闺中人吐露情怀,而是通过精细的观察,写她的神态、写她的妆束、写她的行动,并用富贵人家的花园、香径、秋千和晚春景色层层烘托,其人已宛然在目,其心态变化,也历历可见。灵活地运用传统画法,把“以形写心”和“以景传情”结合起来,乃是这首小词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