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概括好点,概括: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是一次有着划时代意义的音乐变革.从形式上说,他批判性地继续了意大利正歌剧的形式,并将其在自己手中达到完美和终结,可以说他赋予了这种已濒临死亡的艺术形式以新的生命.但就其作品所表现出的启蒙主义的思想内涵和严谨简单的音乐风格来看,他的歌剧是完全属于新时代,属于古典主义时期的杰作.以下是详细解说:18世纪在音乐界中最有影响的事件就是格鲁克歌剧改革.歌剧改革的社会历史原因是旧制度的瓦解和新思想的形成.作为启蒙运动在音乐领域的直接成果,表现最突出的是喜歌剧的产生.喜歌剧是对意大利正歌剧的革命,它不仅是创造了一个新体裁,更重要的是宣扬了启蒙主义的思想观念,表现了民主、平等、博爱的精神.它采用的新题材来源于市民群众的新生活,它塑造的新人物具有理想主义的新形象.它的出现和取代正歌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意大利正歌剧在走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后,进入了“没落期”.到18世纪初叶,意大利剧作家塔西奥的30多部歌剧脚本,被作曲家们数百次地配乐,使正歌剧形成了标准而固定的模式:题材基本上是历史正剧,结构一律为3幕多场,人物往往是一对情人、一位暴君和几个配角,咏叹调和宣叙调一成不变地轮流出现,宣叙调不用乐队伴奏,音乐创作也陷入 了固定的格式.这种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模式,理所当然地引起观众的不满和厌烦,也最终扼杀了正歌剧的活力与生命.18世纪初,曾经辉煌的意大利正歌剧寿终正寝了. 与此同时,歌剧的演出情况更糟.阉人歌唱家在舞台上占据着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尤其是担任女高音的演员,不仅可以随意向作曲家、指挥提出各种古怪离奇而又必须满足的苛求,并且根本不顾剧情和人物的规定,在第一次上场时一定要骑马,要佩带羽毛头饰,要有侍从跟随其后,不能担任稍微次要一点的角色,不能扮演暴君、叛徒,甚至不能扮演可能有损其美好形象的上年纪的人物,不能在舞台上“死”去.同时,他们还必须享有在舞台上吃水果、喝香槟酒等特权.这种近乎胡作非为的荒谬行为,把歌剧的戏剧性完全抛弃了.歌剧舞台简直成了阉人歌唱家的私人宅邸.在这种情况下,正歌剧只能加快其衰败的过程. 正歌剧的消亡与新歌剧的兴起,并不是“和平过渡”的.在新旧势力之间,围绕着歌剧的改革,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激烈争论.在改革派中,格鲁克是最杰出、最重要的一位.他的贡献在于使歌剧这一珍贵的艺术品种获得了新生,并为大歌剧和浪漫派歌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于1714年7月2日生于德意志南部的埃拉斯巴赫.他不愿继承他父亲守卫山林的职务,前往布拉格,或在教会唱歌,或在舞场演奏,与此同时进行学习,成为了一名大提琴家.他在维也纳得到贵族的资助,1737年随亲王出访米兰,师从萨马蒂尼.进行了四年之久的作曲学习.在当时的欧洲文化界,特别是音乐界有必要首先向意大利学习.了解意大利也就是了解文化、了解艺术.因此格鲁克去意大利一事也就有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他首先在意大利学习那波里乐派的歌剧,然后在法国受到吕利、拉莫的法国歌剧的影响,他充分的理解了这些歌剧不合理之处,对歌剧的表现形式加以彻底地改革. 格鲁克最初的创作有很长的时间依循传统的模式,在欧洲各地的歌剧院创作正歌剧.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是1741年在米兰完成的《阿尔塔塞斯》.这是一部意大利风格的歌剧,也就是说它是以华丽的声乐演唱技巧为基础的,因此,这部作品理所当然地在米兰受到了次迎. 1750年8月,格鲁克与玛丽亚·安娜·佩尔然结婚.姑娘家里很富有,父亲是维也纳的银行家和商人,由于他不同意女儿的婚事,他们只得在他死后才举办婚礼.格鲁克在好几年里一直靠佩尔然的财产才摆脱贫困.格鲁克结婚后在维也纳定居. 1754年教皇贝内迪克特十四世为格鲁克加封进爵.他在宫廷负责文艺事务的杜拉佐伯爵领导的维也纳歌剧院担任指挥. 从1750年至1761年的10几年中,格鲁克创作了许多部歌剧如《埃乔》(1750年)、《迪托的仁慈》(1752年)、《卡米乐的凯旋》(1754年)、《中国人》(1754年)、《舞》(1755年)、《安迪古诺》 (1756年)、《牧人》(1756年)等.后来,他为又奥地利宫廷创作的一批小型喜歌剧,象《梅兰岛》(1758年)、《假奴才》(1758年)、《基西拉之围》(1759年)、《魔法树》(1759年)、《改邪归正的酒鬼》(1760年)、《受骗的法官》(1761年)等,由其它作曲家谱曲上演.这一期间,格鲁克接受了激进思想和歌剧变革思潮的影响,改革思路开始形成,创作风格发生改变,创作经验逐渐丰富,为即将进行的歌剧改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762年,格鲁克写出一部令人刮目相看的歌剧.当时,他已经意识到意大利歌剧越来越“荒唐乏味”,充满了“无聊夸张的 虚饰”.他提出的口号是:歌剧应该优美而简洁. 为实现这一主张,格鲁克创作了《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剧本是拉尼埃利·达卡扎皮基根据奥尔菲斯的古老传说改编的新版本,于 1762年10月在维也纳公演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该剧音乐纯朴优美,丰富的特殊效果使剧情清晰明了,砍掉了所有使歌手得以成名的。 2.形容"改革"的诗词有哪些1、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译文:长江的后浪推进前浪一步一步的前进,一浪胜过一浪。世上的新人踏着前人的脚步一代代的更换! 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代赵翼《论诗》 译文:就算预先支取了五百年的新意又如何,到了千年的时候还不是一样陈旧了。 3、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近代徐悲鸿 译文:事物的发展在于每天不停的创新发展,艺术同样也是如此,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不创新则事物就要被淘汰。 4、惟变所出,万变不从。——南宋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序》 译文:唯有千变万化而不盲目苟同,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创新而不随从。 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清代:龚自珍 译文: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3.形容改革的诗句1、改革颂 作者:孙立中 现代 时间的大漠滚滚而去 历史的长河悠悠流过 当历史驻足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中国掀起了亘古未有的改革 改革的总设计师 是一位睿智的老人 他深邃的目光穿越时空 动作的力度震动山河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十二亿人口的泱泱大国 曾几何时束缚于陈旧的思想 曾几何时落后于世界前进的行列 我们的总设计师 叱咤风云扬帆逐波 积弊成患的中国 在改革的洪流中有了新的起色 从农村富裕的农民由衷的赞语 到城市高耸起的楼房真挚的颂歌 改革 伟大的创举 改革 英明的决策 二十年的耕耘 二十年的收获 二十年的风风雨雨 二十年的坎坎坷坷 让历史说 我们的幸福生活源于改革 让人民说 改革总设计师的不朽业绩永留人民心窝2、庆祝伟大的改革开放40周年 作者:希望无限 现代 庆祝伟大的改革开放40周年为改革开放贡献一份力量 在庆祝伟大的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 我们为伟大的改革开放贡献出一份力量 歌颂伟大的改革开放40周年 歌颂伟大光荣的中国**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 中华民族的希望有保障 二十一世纪是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新气象的世纪 二十一世纪是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世纪 在新世纪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是我们的荣光 乘长风破万里浪 在改革开放的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歌颂伟大的改革开放40周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梦想 歌颂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新气象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3、绍兴改革进行曲 作者:龙在天涯 现代 你从春天走来 微笑清风般怡然 春雨淋漓酣畅 坐落的房子像竹笋般屹立 万丈高楼独秀一副色彩 夏日炎炎 不识疲倦风情依然存在 声情并茂处处溢情喝彩 中国好声音天使的节拍 唱出了多少人的梦想 音乐的天籁 晚秋和风的色彩 铺满了金色大道 有多少人期待 丰收的季节硕果满载 工农业的科技发展 和谐社会引进小康的姿彩 锣鼓喧天 载歌载舞 宣誓着收获的丰采 冬日夕阳 暮迟到来 天山雪景一片空白 广场大妈舞出了自己的世界 流彩之年安享天然 孩童追赶嬉笑欢腾处处张灯结彩 迎接盛世的到来 迎接新世纪的舞台 绍兴再出发 沿着伟人领袖指引前进的道路 跟着党 跟着新世纪 前进前进 再前进 谱写一曲自己的天籁4、改革开放 作者:鲁墨 现代 改革、改革、改革 这是国家雄起的呐喊 开放、开放、开放 这是民族振兴的呼唤 站起来了的国人 期待国强民富 挺直了腰杆的民族 需要强壮的筋骨 发展就不能故步自封 打开一扇窗 进来一阵风 敞开一扇门 大地红彤彤 改革、改革、改革 四十年坚持不懈 开放、开放、开放 半世纪风雨无阻 踏上月球的飞船 扬了我中华神威 潜入深海的蛟龙 探索到无限的未知 腾飞就要大鹏展翅 走进新时代 开辟新天地 创立新机制 过上好日子5、改革开放记 作者:三木牧心 现代 那年,春意正浓,他俯身画圈,亦海滩观望,望进一双深邃眼眸,映出一幅世纪蓝图。 你说,改革春风吹遍祖国,她说,听那檐间燕子呢喃,那是怎样精彩的诉说?遥想当年,积贫积弱旧面貌,而看今朝,改革开放新气象。那些年,先进村镇,经验齐分享。 诸暨枫桥,群众路线恒不变,平安建设,试点推广共借鉴。新时代,繁华似锦。 丝绸古今道,纵横千万里。新成果,争奇斗艳,碧海波,一倾如墨。 与天地比肩,同日月争辉。千秋佑社稷,春风沐朝阳。 磅礴华夏,共彰昭辉。纵观我国发展强,着新装,换模样。 昔日睡狮,梦醒震东方。天眼北斗耀光芒,瞰环宇,护八方。 今朝利刃,出鞘亮如光。 4.改革开放的诗句(一) 中国改革硕果丰,贵州开放任先锋。 珠汕深圳特区好,都会羊城气势雄。 南岭韶梅呈秀色,珠江虎豹显威风。 神州今日真光彩,建设欢声处处同。 (二) 建设欢声处处同,城乡新貌创新风。 琳琅货品竞兴旺,繁盛市街争向荣。 玉宇琼楼鳞栉比,厂房电站机声隆。 交通发达迎宾客,大道桥梁贯彩虹。 (三) 大道桥梁贯彩虹,海空陆运俱享通。 工商云集资财足,贸易往来物产丰。 海外华胞多奉献,人才资本受推崇。 兴资办学设工厂,业绩辉煌创首功。 (四) 业绩辉煌创首功,科技园区值敬崇。 建制法规护企业,创新技艺攀高峰。 砝邪扶正毓英秀,廉洁文明定区风。 模范典型宜普及,伟人旗帜擎前锋。 (五) 小平旗帜擎前锋,建设中华竞立功。 奋起全民威力大,睡狮觉醒震寰中。 十二亿人能饱暖,小康生活再增荣。 人人致富扶危困,理想最终求大同。 5.谁有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短篇诗歌青春广东——谨以此诗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的青年作者:苏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胡福明曾这样说过:广东青年有四个“敢”,敢闯敢试敢拼敢为天下先。 ——题记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广东青年,我深深热爱着我的家乡……我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时代青年,我深深热爱着我的家乡。我曾漫步在云山珠水——阅读、欣赏,我读到了一篇篇飞扬的笔墨,青春的华章……我曾畅游在东江西江——品味、打量,我看到了一片片激情的土地,闪亮的春光。 我也曾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更感到我们广东是那么时尚、漂亮……我也曾到过古老的欧美各地,更发觉我们广东是那么青春、阳光。啊,我多想把这一些感触挥笔写一写,时间的跨度不需要太久太长……啊,我多想把青春的广东大声唱一唱,只需要稍稍回顾这三十年时光。 可即使只有短短三十年时间,要写的话也有千句有万句,一时不知从哪里开章?可即使只有短短三十年光景,要唱的歌也有千支有万支,一时不知从哪里开唱?我写:昔日贫困的农家——几时变得这么富有、这么宽敞、这么明亮?我唱:昔日落后的村镇——几时变成一个花园、一座新城,一条画廊!我写:经济大省——何时掘开了“文化沙漠”的文化宝藏?我唱:广东GDP——何时从零点几个亿变成一万多亿的总量?我写:土地告急、资源短缺、人口超负、环境透支的广东,何时铺开了开发能源,降低消耗的新景象?我唱:依样制造、来料加工、汗水挣钱、投资拉动的广东,何时掀开了智慧经济,广东创造的新篇章?我写啊我唱,三十年时间虽然沧海不能变成桑田,但广东经济却转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我写啊我唱,三十年时间虽然不能创造旷世奇迹,但广东却点燃了科学、发展、和谐的启航。要唱的歌,真是太多太多……最动情的一篇:该是固本强基平地生辉的世纪举措;要写的话,真是太长太长……最壮烈的一段:该是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那场胜仗。 要唱的歌要写的话啊,真是太多太多,最气势磅礴的一段:该是泛珠江三角洲那个空前的构想;要写的话要唱的歌啊,真是太长太长,最鼓舞人心的一篇:该是继续当好排头兵,再写新华章!你听啊,村里的阿公也在说——他们家告别了行路太难、看病太难、读书太难的困境;你听啊,乡里的阿细也在说——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改变了他的生活现状。你听啊,年轻的大学生也在说——大学城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过的求学殿堂。 你听啊,复员的老战士也在说——退伍后上技校、学本领创业之路安排得当!你听啊,韶关特大洪水的灾民们也在说——这么快就能为重灾区建好新家园的只有**;你听啊,湛江特呈岛坡尾村渔民也在说——我们不再是饮水难行路难卖鱼难避风难的村庄。你听啊你快听,所有的广东人都在说——追兵就是标兵,对手就是老师,这句话永远难忘;你听啊你快听,全天下所有人都在说——广东引领中国,广东领跑世界,看南粤木棉飘香。 我是一名普通的广东青年,但大家总夸我是一个: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时代闯将;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但大家总夸我是一个: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青年榜样。其实啊他们哪里知道,广东的年青人个个都是这样:像大学城的学子,像冲刺在各条战线的青年。 其实啊他们哪里看见,广东的年青人个个都比我强:像志愿者服务队,像义工联那些年轻的脸庞;于是,他们终于明白,千百年来——广东为什么总能创造奇迹;于是,他们终于懂得,三十年中——广东为什么屡屡创造辉煌。因为广东正年轻——它拥有青春的肢体,青春的血液,青春的翅膀;因为广东正青春——它拥有青春的胸怀,青春的信念,青春的力量。 所以,我相信会有一天,浩荡的春风——必将吹遍天下的大江、大河、大洋;所以,我相信会有一天,盛放的木棉——必将开满所有的草原、盆地、山岗。那一天,我和你将看见和谐的广东——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尽情歌唱。 那一天,你和我将看见青春的广东——站在未来的舞台上无比闪亮。 6.需关于改革开放30年的诗词30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又是一个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 30年前的那个春天,一位颇具设计天才的老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设计出了一条宽广坦途———实行改革开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转移工作重心,放到经济上来。于是,1978年,我们成功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1979年,设立了经济特区。1982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6年,启动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1987年,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2、1994年,施行了医疗及住房市场化改革。1997年,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999年,吹响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冲锋号。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2002年,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5年,废止了农业税条例,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2007年,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30年改革开放,30年功勋卓著。30年辉煌成就有力地证明: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策,是最科学的、最正确的、最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决策。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从农田到工厂,从森林到牧场……先进代替了落后,机械取代了人工,旧貌换新颜。我们体验了收复港澳的快慰,一国两制的成功,三峡工程建设的壮观,神舟号飞船升天的壮举,西部开发的激情,奥运会即将举办…… 我们一次又一次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上新的高潮,一个又一个宏伟计划交替闪烁在电脑屏幕上,一扇又一扇窗口争先恐后向大海开放,一条又一条高速公路马不停蹄地追逐着车轮的速度。 30年后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阔步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各项事业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热烈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建设成就的时刻,我们更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党始终牢记神圣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30周年诗歌朗诵词大全 想起一位老人 ——谨以此诗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自三十年前的那个冬天 一位矮个子老人 以农村和城市为背景 设计了一幅强国蓝图 然后 站在中国经济的制高点上 把手一挥 封闭已久的国门便敞开了 刚毅沉稳的姿势 恢宏的战略构想 给贫瘠的中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令华夏子孙精神大振 同时世界的目光一起聚焦 开始正视中国这条东方巨龙 秋去春来 左搏右击 三十年风风雨雨 三十年坎坷磨砺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中国人增长了胆识 古老的中华民族 抓住了富强的时机 三十年岁月匆匆 仿佛一闪而过 然而在这历史的瞬间里 一群**的优秀分子 却带领有志的中国人 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倾注了满腔沸腾的激情 让历代伟人的灵魂悄然站立 注视这人间的奇迹 在今天 在生活的馥郁中 我写下这三十四行纪念的文字 以表达对一位老人的敬仰之情 并真诚的道一声—— 谢谢您 我们的总设计师——小平 来源,更多: 来源,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