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是哪首军事训练 出塞王昌龄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 王昌龄:见《从军行》“烽火”。 龙城飞将:指西汉武帝时右北平太守李广。李广英勇善战,体恤士卒,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右北平,唐时为北平郡,治所在卢龙(今河北省抚宁县)。龙城,即卢龙。 一本作“卢城”。胡马:泛指北方入侵外族的兵马。 阴山:阴山山脉,横跨今内蒙古自治区,为古代北方抵御外侮的屏障,汉武帝时屯兵镇守,以防匈奴。这里泛指东北边塞。 赏析《出塞》,乐府《横吹曲辞·汉横吹曲》旧题,汉武帝时李延年根据西域乐曲改制。此题一作《从军行》,原作共二首。 这首诗是王昌龄边塞诗作的杰出代表,也是他七言绝句中的上乘之作。这里诗人捕捉住月照边关的典型环境,选取了飞将、胡马等引人注目的人事,对古往今来的边塞征戍情事进行丰富的联想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在写征人的不幸遭遇中生发的豪壮的爱国情思,表达了任用贤才,平定边患,维护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 这首诗风格苍凉、悲壮,情致深切感人,成为广为传诵的爱国主义诗篇,亦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对举,是说自秦汉设关防胡以来,虽朝代几经更替,但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意谓从秦汉起明月就照临边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承上感怀,是说直到现在征人还在远戍边塞,不得回还。 意谓边患未息,战事连绵。 2.冯延巳压卷之作是什么词这个要拿出确切的证据来证实的确很难,首先来说《阳春集》在宋初就已亡佚,今传《阳春集》乃宋人陈世修所辑,其中混入他人所作并被学界公认的就有8人14首之多,与《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一同辑入的更多达16首,再加上后世刻印者多为私人,往往根据个人之好恶随意增删,所以各种版本莫衷一是。 不过将《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归为冯作确有几分道理:一、《阳春集》刊行时(嘉佑戊戌,1058年)欧阳修尚在世(1007-1072)断无未见之理,《阳春集》又以本阙为压卷之作,为何欧对此而无一言?二、《阳春集》中冯作《鹊踏枝》与该阙文风相同,而与欧词大相庭径;三、陈秋帆《阳春集笺》称:欧阳公生寝馈冯词,或录杰作以研摩,后人误为欧作,此说虽有可存疑处,但陈毕竟于此浸淫多年,当非空穴来风;四、《词综》将该阙直接归入冯作,朱彝尊虽未加说明,但以其大家身份,断不至指鹿为马,必有其理。综上所述,我认为该阙应为冯作。 将该阙归为欧作者,大帝有二:或因易安之说,或因人废文。以上为个人之见,仅供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