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西樵山风景诗句《岭南大雪》宋 区仕衡】 海冻珊瑚万里沙,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 《春日岭南》宋 孙正平】 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 睡起蒲团趺坐稳,惟将茗椀对炉薰。 《客居岭南》宋 张子龙】 天风吹白波,归客欲如何。 炎国逢花早,春船载雨过。 畏蛇焚瘿木,防蛊种衰荷。 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宋 郑刚中】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 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 欣然发茅亭,准拟看飞雪。 待之既逾时,脚硬冷如铁。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 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 剪水下云来,祗向虚空歇。 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 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 蜒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 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 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 《岭南鞭春》宋 范端臣】 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 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岭南道中》唐 曹松 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 但有壶觞资逸咏,尽交风景入清机。 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霓杂落晖。 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 《岭南荔枝不可寄远龙眼新熟辄以五日颗奉晦叔》宋 张栻 荔子如今尚典刑,秋林圆实著嘉名。 虽无赪玉南风面,却耐筠笼千里行。 《谪岭南道中作》唐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送人游岭南》唐 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岭南江行》唐 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送周愿判官归岭南》唐 姚系 早蝉望秋鸣,夜琴怨离声。 眇然多异感,值子江山行。 由来重义人,感激事纵横。 往复念遐阻,淹留慕平生。 晨奔九衢饯,暮始万里程。 山驿风月榭,海门烟霞城。 易绡泉源近,拾翠沙溆明。 兰蕙一为赠,贫交空复情。 以上都是描写广东诗,最有名的描述西樵山的诗如下: 《惠州一绝》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烟雨西樵》康有为 烟雨西樵乍霁开,三湖碧水映楼台。 追寻遗迹康南海,不尽沧桑过眼来。 供参考。 2.描写山绿的句子那一座座青山,连绵不断,一座挨着一座,不断地向远处延伸,气势磅礴。这山虽比不上华山的深邃惊险,没有黄山的雄奇秀美,没有泰山的帝皇之气,但她以她的憨厚稳重独树一帜,尽显我们岭南人的风格。岭南这一带的山海拔不算高,西樵山的最高峰海拔才多米。但是她群山相拥,错落有致;群峰叠翠,景色清秀,古木名木众多,层峦叠嶂,把整个西樵山装扮成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 一座座小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翠绿,就像是一块碧绿的翡翠沉在蔚蓝的大海之中,又像是一大片墨绿荷叶漂浮在平静的蓝蓝的湖水中,更像是绿琉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点。这是用大自然的颜料涂抹上的,青绿欲滴。 描写山绿的成语如下: 青山绿水、山清水秀、水碧山青、苍翠欲滴、千山一碧 3.西樵诗词对联选(唐) 曹松 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但把壶觞资逸咏,尽教风景人清机。半川残雾笼寒树,一道晴霓杂落晖。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 西樵岩 (宋) 李昴英 巨石卷阿驾半天,樵山风景岂虚传。水帘不卷四时雨,丹灶空凝万古烟。印石尚存乌利迹,凌虚曾识紫姑仙。我来游遍登云谷,更借山僧半榻眠。 游 西 樵 (明) 孙蕡 西樵山势卷飞龙,矗矗风烟淡复浓。日丽锦岩开罨画,雨余银渚漾芙蓉。紫河车荫仙人掌,白鹤花明玉女峰。万里扶桑通浩荡,三城佳气郁茏葱。 舟经西樵 (明) 陈献章 青烟落日江蒙蒙,百丈曳过樵岭东。万里山河秋色里,满船笳笛浪声中。衰颜下照波涛日,幽思长吟岛屿风。却望苍梧在何处,东篱今负菊花丛。 送方叔贤归西樵 (明) 王守仁 西樵山色远依依,东指江门石路迷。料得楚云台上客。久悬新月待君归。 春日游西樵 (明) 李孔张 扶病涉江还上岭,寄情飞跃有高深。翠浮烟树迷通路,红乱花枝正满林。禅语本无生处象,圣功无出静中心。暮春全好风坛在,明日堪来属杖寻。 九 曲 溪 (明) 湛若水 九曲涓涓始滥觞,潆潆恰似九回肠。江湖一念能忘得,曲曲须倾一百缸。 4.有没有关于描写竹的诗句头一个字是彩字开头的找到一首当代名家写的关于竹子的唯美山水风光古诗词名言名句,供参考: 观音竹海 文/李者也 百里绿海万丛竹,风过林涌碧涛如。 峰似巨舰海中弋,人若微舸浪尖浮。 满山滴翠淹青嶂,数枝横斜掩茅庐。 我欲慕景此中隐,随仙修道以脱俗。 【注】观音竹海,位于重庆市梁平县。集竹林、山水、人文于一体,融“雄、奇、险、秀、幽、绝”于一身。主要景点有明月湖、百竹园、观音洞、天星塘、竹丰天池、小峨眉山、猫儿寨、狐狸嘴等50余个景点。 5.求一篇关于西樵山石燕岩的作文西樵山石燕岩采石遗址是世界上最大、保护最好的水下遗址。 石燕岩采石遗址在西樵镇西樵山狮脑峰东南面,因洞曾盛产石燕得名“石燕岩”,包括“天窗框”、“石屏风”,“石祠堂”等处,石燕岩质多为红色粗面岩,石料最适合建房子之用,西樵山下有村名“石岗圩”,是当年石匠在此采石到山下圩上作贸易场所而得名,西樵附近一带的建筑、舂臼、石柱、夹柱石,均是此种石料。明以前多为露天开采,明以后发展为洞穴开采以斜井掘进采石,天窗格是此种方法开采,洞内人工采石痕迹明显,洞中有开采石料留下的支撑柱,横如列屏,把洞截分成内外两进,因长年累月开采及天长日久受侵蚀风化渍水成湖,可泛舟内进,形成洞内“水上汽车”、“水底牌坊”、“石屏风”、“石祠堂”、“天窗框”等景观。 西樵山洞穴的水下采石场遗址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规模超过意大利加城的水下采石场遗址。堪称迄今发现的国内最大、最完整、最雄宏的水下古代生产遗迹。 整个石场规模巨大,有数十万平方米,生产区、生活区和通道通联的数个小洞穴错落有致,结构非常复杂。洞穴的四壁上上下下留有一道道古代采石工落下的凿痕,数百块已采集和切割好的石板“半成品”倚靠在洞穴四周,可见是遗址废弃时没有来得及搬走的石材。 6.西樵诗词对联选(唐) 曹松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 但把壶觞资逸咏,尽教风景人清机。半川残雾笼寒树,一道晴霓杂落晖。 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西樵岩 (宋) 李昴英巨石卷阿驾半天,樵山风景岂虚传。 水帘不卷四时雨,丹灶空凝万古烟。印石尚存乌利迹,凌虚曾识紫姑仙。 我来游遍登云谷,更借山僧半榻眠。游 西 樵 (明) 孙蕡西樵山势卷飞龙,矗矗风烟淡复浓。 日丽锦岩开罨画,雨余银渚漾芙蓉。紫河车荫仙人掌,白鹤花明玉女峰。 万里扶桑通浩荡,三城佳气郁茏葱。舟经西樵 (明) 陈献章青烟落日江蒙蒙,百丈曳过樵岭东。 万里山河秋色里,满船笳笛浪声中。衰颜下照波涛日,幽思长吟岛屿风。 却望苍梧在何处,东篱今负菊花丛。送方叔贤归西樵 (明) 王守仁西樵山色远依依,东指江门石路迷。 料得楚云台上客。久悬新月待君归。 春日游西樵 (明) 李孔张扶病涉江还上岭,寄情飞跃有高深。翠浮烟树迷通路,红乱花枝正满林。 禅语本无生处象,圣功无出静中心。暮春全好风坛在,明日堪来属杖寻。 九 曲 溪 (明) 湛若水九曲涓涓始滥觞,潆潆恰似九回肠。江湖一念能忘得,曲曲须倾一百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