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地方的景色诗句

1.描述景点的诗句

描述西湖的诗句杭州回舫【唐】白居易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唐】白居易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唐】刘禹锡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唐】许浑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题磻溪垂钓图【唐】罗隐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重别西湖【唐】李绅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晓出净慈寺【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长江: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泰山:登泰山[元]贾鲁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使者久尘嚣,望之不胜喜。无缘凌绝顶,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间暴遗圮。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里。

感此废昔年,伤今未能理。飞奏入彤庭,经营良在迩。

奈何齐鲁饥,百姓食糟秕。神兮愿效灵,穰穰多乐祀。

行当复故宫,金碧荡瞻视。送天倪子还泰山[元]徐世隆九十行年发未华,道人风骨饱烟霞。

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牛膝药灵斟美酝,兔毫盏净啜芳芽。

隐居自爱陶宏景,莫作山中宰相夸。泰山喜雨[元]张志纯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

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登岱[元]元好问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

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

积苏与垒块,分明见九垓。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

秦皇憺威灵,茂陵亦雄才。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

古今一俯仰,感极今人哀。奇控忘登顿,意惬自迟回。

夜宿玉女祠,崩奔涌去雷。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

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

十年望齐鲁,孤云指层崖。青壁落落云间开。

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泰山李白其一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其二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其三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其四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其五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其六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2.描写景色的诗句

描写夜幕降临的句子,描写秋季景色的句子

夜幕:1.今天的夜,风凉丝丝的,就连月亮,似乎带者忧愁,传染着世人.无心睡眠的我,躺在床上,眼角闪烁着泪光,轻轻的啜泣生,就连家里的小猫也为之所动,识趣的长长叫了一声,好悠长!

2.夜,静静的,月光照在大地上,仿佛是一层轻纱,又仿佛是一层浓霜。静夜是美好的,但从中也透露出一点点凄凉,让人不禁感到丝丝的感伤。

秋季: 1.秋雨往往是飘落着的,细细的,密密的。风夹杂着雨,雨跟随着风,飘零着。雨轻轻地洗刷着大地上的一切,地面被洗得油亮,树叶上不断地渗出颗粒饱满的雨滴。到了黄昏时,风和雨都放慢了节奏。太阳又从云层里爬出来,将她的余辉送给大地。黄叶在柔和的阳光的映射下,透露出淡淡的微红,就像害羞的少女那美丽的脸颊。

2. 秋风飘过的地方,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很好听,风大时,黄叶就会挣脱树的束缚,随着风一起翩翩起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风的伴奏下,载歌载舞。此时,恰好有三两个人从飘落着的黄叶中走过,这不是绝美的画面吗?可又是那样的转瞬即逝,尤如昙花一现。让我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便消失了。

3.秋风与秋雨可能是这世上最完美的一对搭档。秋风吹着秋雨,秋雨伴着秋风。它们能让世上的一切反射出晶莹的光泽,反射出秋的高雅。也许它们能修剪出一幅美丽的秋的图画,看着它们的身影,我忍不住感慨到:秋风吹吹,秋雨飞飞;秋风爽爽,秋雨凉凉。

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秋天的叶。它们任何一着都不能独自显示出美丽。它们表达出的,是一种整体的美,一种和谐的美。没有风,雨不会飞,叶不会舞;没有雨,风不会湿润,叶不会害羞;没有叶,风显得单调,雨显得乏味。只有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才会构成一幅美丽的画,一首精美的诗--秋。

4.稻田旁边的那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现在也换上了黄色,几棵红枫似乎耐不住寂寞也赶来凑热闹,把一树火红献给了秋,远望去,就如金毯上跳动着的红衣少女。

5. 在深秋,一切都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暖和却不炎热,有时还吹来一阵风与它们玩乐,花在自信的绽放,草和树则在闪烁着绿,一切都是生机盎然的。这不正是别致的秋?那亮丽的绿把植物园变成了路色海洋,那鲜艳的花和不知名的野果则到处点缀着,湖里、草丛里、草坪中、树上,满是的。不光点缀,有时还在一起欢快的笑着。一团一团,魅力四射。在走走看看,又发现了那一株株竹子在耸立着。他们总不孤独,因为他们是群居着的,还是一大伙一起住着。那茂密的竹林似乎叶子太多了,竹子都往外弯。远处看,像一朵绿色的大花。有这样的美景,干啥还指望金秋呢?

6.秋不仅是愁,还有其独特的美,似一幅水墨画,充满了诗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人们看到的是悠闲安逸的田园风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通过动与静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欣赏到了一幅秀美的画卷。

秋有时是白色的,是那种不带有一丝纤尘的纯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令人将秋幻想成从水墨古画中走出来的白衣女子,带着淡淡的愁,不娇不艳,却是冰肌玉骨,清新出尘,一颦一笑都动人心魄。这种感觉,惟属秋天。

秋是火红的,充满了热情,但这种热情不是直白的,是包藏着含蓄的。“最是秋风捎音至,漫山枫叶遍地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是金黄色的,不只是落日黄昏,枯藤老树,也不像人们所想的那般刻薄无情和娇柔脆弱,而是金色的成熟与丰收的吟唱。春华秋实,颗粒满仓。如果说春天播下了希望,那么秋天就把希望变成了金黄丰硕的果产,可谓相得益彰,更上一层楼。

秋天又是快乐的,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景色,心境是不同的。刘禹锡发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吟唱,读来令人情绪高昂。

3.描写家乡景色的诗句

1、《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2、《渡江汉》【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滞雨》【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5、《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关于景色的古诗(十首)

观刈麦赏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南),后迁下(今陕西渭南北),一身经历了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曾任过周至尉、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等官。

白居易前期有热情,有锐气,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贵族黑暗面的官吏和诗人。后期锐气消失,棱角磨平,潜心佛事,以知足长乐,"独善其身"自居。

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元稹为之编辑为《白氏长庆集》。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

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

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

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

丁壮:成年的男劳力。烤。

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

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

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

输:交纳。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事:从事。岁晏:年底。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

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

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