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 客中作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诗文解释】 兰陵的美酒散发出醇浓的郁金香味,用晶莹的玉碗盛来,闪烁着琥珀般的光彩。 主人殷勤劝酒,客人尽情欢醉,不觉忘记自己身在异乡为客了。 【词语解释】 兰陵:在今山东枣庄。 郁金香:一种香草。古人用以浸酒,浸后酒色金黄。 琥珀:一种树脂化石,呈黄色或赤褐色,色泽晶莹。这里形容美酒色泽如琥珀。 【诗文赏析】 李白于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本诗作于东鲁兰陵,以兰陵为“客中”,可见为开元年间的作品。 在繁荣的社会背景中,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的河山景致,在他的心中都充满了美丽。这首诗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盛唐的繁荣景象。 本诗一反游子羁旅乡愁的古诗文传统,抒写了身虽为客,却乐而不觉身在他乡的乐观情感。 2.客中作的500字改写古诗改写古诗秋思 寂静的夜晚,诗人张籍在小院前,抬头看着渐圆的月亮.深秋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默默地俯视着大地.想想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了,人月团圆的日子,自己却孤身一人客居洛阳城,不禁感慨万千.一阵瑟瑟的秋风吹来,令张籍冷得直打颤.他回到屋里,拿出临行前母亲给他缝制的棉袄.不禁想起年迈的母亲,想起了离别已久的家乡.浓浓的思乡情绪,深深地萦绕着他.提起笔想给家人写信,有千言万语却又无从下笔.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倾诉,有太多太多的事想知道.张籍终于落笔行书,尽情地讲述着自己与家人的离别之情.信写好了,张籍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梦里,他回到了那日夜思念故乡,见到了年迈的母亲…….第二天,日出东方,张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信差处,将信交到信差手中.并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将信完好地送到家人手里.正当送信人准备启程时,忐忑不安的张籍急忙向信差拿回了信.小心打开,仔细再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自己有未交代清楚的事情.这才小心地将信交给信差.信差侧身上马,扬鞭而去.张籍目送着他直到他消失在天际.藤儿,干枯了.树,也苍老了.黄昏的乌鸦在空旷的天空中嘶叫.很吵,却让我产生了不免的嫉妒.乌鸦,也有家,而我呢?河水静静地淌着,穿过悠悠的小桥,小屋中,一家人围坐一团,共享天伦.我牵着瘦马儿,走在古老的道路间,西风迎面扑来,让人不由得瑟瑟发凉.夕阳渐渐落山了,一天又过去了,我这一生的欢乐已经终结,等待我的,只是思念对我的惩罚,肝肠寸断,我已绝望,从此沦落天涯。 3.客中作是一首什么诗,描写了什么《客中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属于羁旅类的诗。 此诗却一反羁旅乡愁古诗文的传统,抒写了身虽为客,却乐而不觉身在他乡的乐观情感,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盛唐的繁荣景象。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 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兰陵,点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了。著名的兰陵美酒,是用郁金香加工浸制,带着醇浓的香味,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 诗人面对美酒,愉悦兴奋之情自可想见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两句诗,可以说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说在人意中,因为它符合前面描写和感情发展的自然趋向;说出人意外,是因为“客中作”这样一个似乎是暗示要写客愁的题目,在李白笔下,完全是另一种表现。 这样诗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当然也并非丝毫不想念故乡。 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绪,甚至乐于在客中、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 由身在客中,发展到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正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 4.客中行原文|翻译|赏析客中行 【唐代】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2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客中:指旅居他乡。 (2)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一说位于今四川省境内。 (3)郁金香:散发郁金的香气。郁金,一种香草,用以浸酒,浸酒后呈金黄色。 (4)琥珀:一种树脂化石,呈黄色或赤褐色,色泽晶莹。这里形容美酒色泽如琥珀。 (5)但使:只要。 作品译文 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才不管这里是我的故乡还是异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