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陆游关于散步的诗句

1.有关“散步”的诗句有哪些

1.《秋夜寄丘员外》年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渔家傲·郊外春和宜散步》年代: 宋 作者: 米友仁

郊外春和宜散步。百花枝上初凝露。福地神仙多外府。藏奇趣。幽寻历遍溪边路。薄宦浮家无定处。萍飘梗泛前人语。与子未须乡国去。来同住。且看群岫烟中雨。

3.《蓦山溪·天姿雅素》年代: 宋 作者: 杨无咎

天姿雅素,不管群芳妒。微笑倚春风,似窥宋、墙头凝伫。一春花草,陡觉更无香,悬绣账,结罗巾,谁更熏沈炷。

可堪开晚,未放韶光去。生怕糁庭阶,直不忍、苍苔散步。会须开宴,满摘蘸瑶觞,何况有,绮窗人,娇鬓相宜处。

4.《减字木兰花·偶然相聚》年代: 宋 作者: 郭应祥

偶然相聚。最是人间堪乐处。散步寻春。来作琴堂不速宾。缓歌一曲。野鹜纷纷都退缩。不用多杯。准拟花时日日来。

5.《山居杂诗九十首》年代: 宋 作者: 曹勋

吾事今七十,非杖事能行。

食罢散步武,欲与跛鳖争。

皮里气不充,骨中髓不生。

安能勉筋力,笑傲云霞轻。

散步有什么好处 ?

散步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得到改善,从而收到消除疲劳、放松、镇静、清醒头脑的效果,所以很多人都喜欢用散步来调节精神。

2.有关“散步”的诗句

有关“散步”的诗句如下: 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 卧小斋(白居易) 朝起视事毕,晏坐饱食终。

散步长廊下,退卧小斋中。拙政自多暇,幽情谁与同?孰云二千石,心如田野翁? 3. 宿东亭晓兴(白居易) 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

独抱一张琴,夜入东斋宿。窗声度残漏,帘影浮初旭。

头养晓梳多,眼昏春睡足。负暄檐宇下,散步池塘曲。

南雁去未回,东风来何速。 4. 犬鸢(白居易) 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

门前何所有,偶睹犬与鸢。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

腹舒稳贴地,翅凝高摩天。上无罗弋忧,下无羁锁牵。

见彼物遂性,我亦心适然。心适复何为,一咏逍遥篇。

此仍着于适,尚未能忘言。 5. 侧犯(方千里) 四山翠合,一溪碧绕秋容靓。

波定。见鹭立鱼跳动平镜。

修林散步屧,古木通幽径。风静。

烟雾直、池塘倒晴影。流年旧事,老矣尘心莹。

还暗省。点吴霜、憔悴愧潘令。

梦忆江南,小园路迥。愁听。

叶落辘轳金井。 6. 减字木兰花(郭应祥) 偶然相聚。

最是人间堪乐处。散步寻春。

来作琴堂不速宾。缓歌一曲。

野鹜纷纷都退缩。不用多杯。

准拟花时日日来。 7. 蝶恋花(韩淲) 道上疏梅花一树。

人去人来,不管流年度。闲过南豅同散步。

东风为我吹香去。试问青春今几许。

明日新正,溪影横山暮。遮莫攀翻君且住。

心儿却在题诗处。 古人为何爱用散步作诗? 散步是最环保最实用的养生方式,不但现在人注意散步,古代人也倍加推崇。

裴度《傍水闲行》:“闲余何处觉身轻,暂晚朝衣依水行。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他喜欢晚上散步; 陆游《雨后散步后园》:“淡淡轻云未快晴,涓涓沟水去无声。为怜一径新苔绿,别有墙阴取路行。”

他喜欢雨后散步; 王安石《名城寺侧独行》:“春山撩乱水纵横,篱落荒畦草自生。独往独来山下步,笋舆看得绿荫成。”

他喜欢在古寺中散步; 朱熹《出山道中口占》:“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晴更可人。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

他喜欢学累后散步。 古人利用散步养身,舒缓疲劳,抒发情绪,为创作获得灵感。

参考资料 汉语词典:/。

3.关于散步的古诗

1、《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译文: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2、《江村》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译文: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3、《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4、《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4.在秋雨中漫步的诗句

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一)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暴雨》

——唐·韦庄

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波浪不知深几许,南湖今与北湖平。

《暴雨》

——唐·韩偓

电尾烧黑云,雨脚飞银线。急点溅池心,微烟昏水面。气凉氛祲消,暑退松篁健。丛蓼亚赪茸,擎荷翻绿扇。风期谁与同,逸趣余探遍。欲去更迟留,胸中久交战。

《暴雨》

——宋·陆游

风怒欲掀屋,雨来如决堤。孤灯映窗灭,羁鸟就檐栖。暑令方炎赫,秋声忽惨凄。传闻涨江水,已断瀼东西。

《暴雨》

——宋·陆游

苍龙挂东南,夭矫拏万仞。虽然杂云气,爪尾略可认。明日暴雨来,继以雷大震,平地成江河,吞卷才一瞬。吾庐久倾坏,不压真堇堇。所欣憔悴中,一饱天不吝。余功到场圃,草木皆绿润。萧然岸角巾,三叹抚庭楯。

《大雨》

——宋·陆游

北风挟骄云,突起塞宇宙,赫日初未西,盼转失白昼。翻空黑帜合,列阵奇鬼斗,雨镞飞纵横,雷车助奔骤。平阶水入户,沟渎不能受。对面语不闻,持繖避屋漏。儿童抱图书,衣屦那暇救。纵暴理岂长,忽已收檐溜。比邻更相劳,捃拾如过寇。老子独痴顽,长歌对醇酎。

《夏游招隐寺暴雨晚晴》

——唐·李正封

竹柏风雨过,萧疏台殿凉。石渠写奔溜,金刹照颓阳。鹤飞岩烟碧,鹿鸣涧草香。山僧引清梵,幡盖绕回廊。

《大雨行(开成三年宣州开元寺作)》

——唐·杜牧

东垠黑风驾海水,海底卷上天中央。三吴六月忽凄惨,晚后点滴来苍茫。铮栈雷车轴辙壮,矫躩蛟龙爪尾长。神鞭鬼驭载阴帝,来往喷洒何颠狂。四面崩腾玉京仗,万里横互羽林枪。云缠风束乱敲磕,黄帝未胜蚩尤强。百川气势苦豪俊,坤关密锁愁开张。太和六年亦如此,我时壮气神洋洋。东楼耸首看不足,恨无羽翼高飞翔。尽召邑中豪健者,阔展朱盘开酒场。奔觥槌鼓助声势,眼底不顾纤腰娘。今年闒茸鬓已白,奇游壮观唯深藏。景物不尽人自老,谁知前事堪悲伤。

《中夜闻大雷雨》

——宋·陆游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合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

《海中醉题时雷雨初霁天水相接也》

——宋·陆游

羁游那复恨,奇观有南溟。浪蹴半空白,天梁无尽青。吐吞交日月,澒洞战雷霆。醉后吹横笛,鱼龙亦出听。

《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

——宋·陆游

电火雷车下九关,我行暮出郊原间。鬅鬙暗树类奇鬼,突兀黑云如壤山。江潮默应鳗岫溢,铁锁自脱梅梁还。今夕虚檐泻悬瀑,预知高枕听淙潺。

《急雨》

——宋·陆游

阴云屯硖口,急雨过城头。白舫投沙峡,青帘卷市楼。漂摇争阖户,壅溢共疏沟。抽得驱蝇手,题诗慰旅愁。

《湖上急雨》

——宋·陆游

溪烟一缕起前滩,急雨俄吞四面山。

造化等闲成壮观,月明却送钓船还。

5.散步这首诗在那

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6.陆游的诗词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创作背景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越州山阴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

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成年后,一夜洞房花烛,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从此,陆游、唐婉更是鱼水欢谐、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

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

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

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

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

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

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

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陆游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婉鸳梦重续、燕好如初。

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

同科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

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

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倘祥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

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

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

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

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

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四目相对,千般。

7.陆游最著名的古诗有哪些

宋代诗人陆游的著名作品主要有:《游山西村》、《书愤》、《示儿》。

1、《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4、《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5、《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1、《游山西村》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2、《书愤》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3、《示儿》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4、《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译文:

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

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

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

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

别妨碍自己的处处开心,

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

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是一样。

5、《幽居初夏》译文: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

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

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8.有关陆游的诗

/ywyd/scjsdd/137.htm清点击此网站陆游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陆游(1125 -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

以荫补登仕郎。绍兴中试 礼部,以语触秦桧,被黜。

绍兴二十八年(1158), 始仕福州宁德县主簿,调福州决曹,迁大理司直。孝 宗即位,除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史浩、黄祖舜荐以“善词章、谙典故”,赐进士出身。隆兴 元年(1163),张浚北伐,陆游为镇江通判。

乾道元 年(1165)改隆兴府通判。二年免归,卜居镜湖之三 山。

乾道五年差通判夔州。八年,四川宣抚使王炎辟 为傒办公事,改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历蜀州通判, 摄知嘉州、荣州事。

淳熙二年(1175),四川制置使 范成大延置幕僚,宾主唱酬,人争传颂。因人讥其颓 放,自号放翁。

淳熙五年东归。七年,奉祠归。

十三 年,起知严州,历除军器少监,迁礼部郎中。光宗即 位,兼实录院检讨官,旋即罢归山阴,闲居十馀年。

嘉泰二年,诏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预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寻兼秘书监。次年归。

居于山阴。嘉 定二年卒,年八十六。

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 为中兴四大诗人,其为中兴之冠,人呼为小太白。有 《剑南诗稿》八十七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南唐 书》十八卷。

词二卷,载于《渭南文集》。淳熙十六 年(1189), 自编词集成,作《长短句序》云:“予 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

然渔歌菱唱, 犹不能止。”此后未尝绝笔,刘克庄《后村诗话续编》 云:“放翁长短句,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 选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

流丽绵密者, 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 感皇恩 陆游 小阁倚秋空, 下临江渚。

漠漠孤云未成雨。 数声新雁, 回首杜陵何处。

壮心空万里, 人谁许! 黄阁紫枢, 筑坛开府。 莫怕功名欠人做。

如今熟计, 只有故乡归路。 石帆山脚下, 菱三亩。

这首词,是作者离蜀东归以前,感叹壮志未成, 思念家乡时所写下的。上片以写景起而以抒情终;下 片以抒情起而以情景结合终。

在一个初秋的阴天,作者登上了江边的一个小阁, 仰望初秋的天空看见迷蒙的云气还没有浓结到要化成 雨点的样子,俯视下面可以看到江水和沙渚,境界是 开阔的,并带着些静漠与冷清。作者只轻轻地把它描 写成“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 概括了登高之事和周围环境,并描写视觉中景物,运 化周邦彦《感皇恩》“小阁倚晴空”的词句,王勃《滕 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的诗句。

“数声新雁,回首 杜陵何处。”接着是写听觉,并由此引出作者的联想。

雁是“新雁”,知秋是“新秋”;云是“孤”云,雁只 “ 数”声,“数”字中也反映出主客观的孤独意象的 两相契合。杜陵,在长安城东南,秦时为杜县地,汉 时为宣帝陵所在,故称杜陵,这里用杜陵指代长安。

长安这个汉唐故都,是华夏强盛的象征,也是西北的 政治、军事中心之地。陆游急切地盼望南宋统治者能 从金人手里收复长安;他从军南郑,时时遥望长安, 寄托其收复故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他向宣抚使王炎建 议:“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诗文中写到想念长安 的也很多,如《闻虏乱有感》的“有时登高望跾杜, 悲歌仰天泪如雨”,《东楼集序》的“北游山南,凭高 望跾、万年诸山,思一醉曲江、渼陂之间,其势无由, 往往悲歌流涕”,这样的词句很多,可见其感触之深 且痛,因此经常地提及。

古人写闻雁和长安联系的, 除陆诗外,还有许多如杜牧《秋浦道中》的“为问寒 沙新雁到,来时为下杜陵无”,于邺《秋夕闻雁》的 “忽闻凉雁至,为报杜陵秋”,只是一般的去国怀都 之感。作者写的,如《秋晚登城北门》的“一点烽传 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些是和关心收复长安 的信息是有关的词中写闻新雁而回头看不到长安,也 是感叹收复长安的好消息的不能到来。

“壮心空万里, 人谁许!”空有从军万里的壮怀,而无人相许(即无 人赏识、信任的意思),申明“回首”句的含意,这 里的描写从含蓄的寄概到激昂的抒情,体现了作者写 作的特点从作者的诗词风格看,他是比较习惯于采用 后一种写法的;在这一首词中,他极力抑制激情,却 较多地采用前一种写法。 过片时用了,“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 欠人做。”

黄阁、紫枢,指代宰相和枢密使,是宋代 最高文武官吏。黄阁,宰相官署,卫宏《汉官旧仪》: “ 丞相听事阁曰黄阁”;宋代的戎服多用紫色,故以 紫枢指枢密院。

筑坛,用了汉高祖设坛场拜韩信为大 将的典故;开府是开幕府,置僚属,在宋代,高级行 政区的军政长官有此种权力。第一、二句指为将相, 第三句说不怕这种职位无人可当,意即用不着自己怀 抱壮志与准备担当大任。

陆游并不热衷于当高官,但 却始终抱着为效忠国家而建立功名的壮志。他曾向往 于这种功名,他的《金错刀行》诗说:“千年史策耻 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书怀》诗说:“老死已无 日,功名犹自期。清笳太行路,何日出王师?”他这 三句词,说得很平淡,很坦然,那么他真的会这样轻 易放弃自己的壮志、他真的相信一般的将相也能够担 负恢复祖国统一大业的重任吗。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