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百无聊赖有关诗句

1.百无聊赖以诗鸣——《陆游诗词选》读后感

[百无聊赖以诗鸣——《陆游诗词选》读后感]寒假前夕,倩文赠余《陆游诗词选》,百无聊赖以诗鸣——《陆游诗词选》读后感.余爱放翁之诗也久矣,今得是书,竟爱不释手,夙夜翻看,常一咏而三击节.高妙其诗也! 陆子者,山阴人也.父陆宰,大父陆佃,皆一世之文豪,而闻名天下者.方陆子之初生,金兵南下,宋师不可抵挡,望风而靡,于是陆子乃随陆宰东奔西走.俟金兵北归,始得返乡. 后陆子师事曾几以诗,亦私淑吕本中.其诗如江河奔放,每论及胡尘,意甚不平,忧国成病,意同拜鹃.后值秦桧忘,陆子乃得挥毫而大论恢复,泼墨而力劝北伐.虽终老不得志,然马上刺虎之威,开阖万里之诗文,已为佳话. 余读放翁之诗也,终日不倦,每遇好句,辄手记笔录.余读至:“驿路梨花处处开,”顿觉国家之广大而前路无穷也.后读至“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以手击股,长叹不已,读后感《百无聊赖以诗鸣——《陆游诗词选》读后感》.念放翁空余胸中十万兵而无用武之地,竟终日不能忘.又读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甚喜,乃和曰“如今诗名动十亿,处处梅花皆放翁.” 余味陆子之诗也,其高逸不如太白,其伤忧未及少陵,其事故不若震川,其豁达难比东坡.然于烽烟下倥偬而吟诗,虽位卑不忘忧国,虽夜梦仍怀铁马,爱国之情,溢于诗而盈之气也.盖论千古诗界,无人出其右者.故梁任公有诗曰:“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又曰:“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尽胡尘意不平.” 夫人之奇偶也,若曰无命,为何白首为郎,李广无功?若曰有命,则人复何取何求,坐而待命也矣.人若放翁者,虽无高官厚禄之享,亦无白发偕老之恋,然一生不为牛衣泣,终化为荷花博士,当为华夏男儿之楷模也! 余谓放翁,诗界之斗魂也.若真叫天山健儿齐唱,岂纵胡马渡阴山?定使金人不敢南窥而拱手称臣.惜哉!惜哉!今之文坛,韩寒牢骚,敬明幽婉,其余多是哀怨,玄幻而无病呻吟,致使青年人不能长歌而壮志也.文坛靡靡之风,甚矣!愿君常读《剑南诗稿》,以壮己志,莫追校园小说之滥愁.。

2.诗中流露出夏日古城百无聊赖之情的句子是

李商隐在无题诗中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哀伤之情的句子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全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3.百无聊赖后面一句

十依栏杆。

《怨郎诗》: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百无聊赖。

拼音:bǎi wú liáo lài。

释义: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出处: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近义词:游手好闲、意兴阑珊、百般聊赖、兴味索然、万念俱灰

反义词:兴高采烈、兴致勃勃、乐在其中、兴致盎然、怡然自得

造句:

1、百无聊赖时我会去健身班学习健美操。

2、在百无聊赖之际,他选择了赌博。

3、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读下去。

4、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科学也好,文学也好,心不在焉地往下看。

5、我原本可以就这样闷闷不乐百无聊赖,而我却选择了写作并让自己开心起来。

6、第一件事打扫卫生,然后就坐下开始百无聊赖的一天。

7、他们丧失梦想、百无聊赖、理想匮乏,进而对生活日渐麻木。

8、这一个月,我有一种百无聊赖的感觉。

9、那些被骂百无聊赖、大逆不道之人真是百口莫辩,一旦他们有了上进心教学相长,肯定会大器晚成。

10、找到新工作后,他感到活得非常充实,不再像以前那样百无聊赖了。

4.辜负胸中十万兵 百无聊赖以诗鸣

辜负胸中十万兵 百无聊赖以诗鸣

千百年来诗坛柔弱不振的总趋势。在这种柔媚纤弱的风气笼罩之下,那种刚健雄直的战斗性和勇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也消亡了。

清代诗人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赏析

本诗热烈赞赏了陆游诗歌中渴望建功立业、为国驱驰之志至老不衰的高昂格调;高度评价了陆游千古难遇的奇男子气概。实际上是抒发了作者自己的异代同心之感。他当时虽然亡身海外,想到遭受列强宰割、阴霾四布的神州大地,发出恨不能从军杀敌的呼喊。

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作于他一八九九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出走日本期间,写的是读陆游集引起的感慨。这里所选的是其中一首。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指出千百年来诗坛柔弱不振的总趋势。在这种柔媚纤弱的风气笼罩之下,那种刚健雄直的战斗性和勇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也消亡了。所谓「兵魂销尽国魂空」是「靡靡风」最突出的表现。作者格外强调这一点,乃在为下两句蓄势,抹倒「诗界千年」,正是为了突出一人。「集中十九从军乐」指诗题给出的《陆放翁集》。在「兵魂销尽国魂空」的「千年」诗界,唯有陆游的诗集里,十分之九都是抒写卫国从军的渴望和欢慰的。所以末句「亘古男儿一放翁」,使足笔力推崇陆游是从古至今的诗人中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诗末梁启超自注云:「中国诗家无不言从军苦者,惟放翁则慕为国殇,至老不衰」,将诗意说得就更明确了。全诗写得极为概括凝练,雄直警策,这些都表现为「诗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艺术对比所显示出的鲜明性。

梁启超格外推崇爱国主义和为国而战的「尚武精神」,他认为「中国人无尚武精神」,表现在诗里,则所谓「诗界千年靡靡风」,因而他倡导「诗界革命」,欲改造文学,振作民气,达到救国拯民的目的。这首诗可说是其发自心声之作。

5.有哪些关于孤独的名言,句子或语录

1.剔尽寒灯梦不成。

宋·朱淑真《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本句大意是:在凄冷的寒夜,把灯芯都剔尽了,依然无法入睡,因而连梦也无法作成。

由于孤独寂寞,心事重重,所以抒情主人公白日黯然神伤,夜晚也无从入眠。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有“孤灯挑尽未成眠”的句子,与此句意思相近。

可用来表现孤独的生活处境,或表现内心的难以平静。2.骄慢者永远孤独。

孤独名言Clarin 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晋·李密《陈情表》。

茕茕(dióng穷):孤独的样子。孑(jié节)立:孤立无依。

吊:慰。这两句大意是:一个人孤孤独独,可以互相安慰的,只有自己的形体和影子。

李密是一个极有辩才、以文学见称的历史人物。父早死,母改嫁,自幼由祖母抚养,与祖母相依为命。

公元二六七年,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奉养祖母为由,写了《陈情表》辞不应征,此即其中为人称道的名句。

其写作上的特点是以夸张手法表现一个人孤立无援的哀怨,感情真切、凄楚,而语句却显得优雅动人。尤其后~句更为人们表现孤独境遇时所喜用。

4.两世一身,形单影只。见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两世:两代。一身:独苗单传。

这两句大意是:子辈和孙辈两代,都各剩下一个男子了;孤零零地一个人,一个影子,十分可怜。《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一篇著名的抒情散文。

十二郎韩老成是韩愈的侄子。二人名为叔侄,情如手足。

韩家子辈中剩下韩愈,孙辈中唯有十二郎,所以作者说:“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寥寥几笔,写出作者与十二郎密切的关系,以及对十二郎去世的沉重心情。

本来便是形单影只,现十二郎去世,岂不是更孤单、更可哀叹了吗?以“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无伴,十分形象。5.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西晋·陈寿《三国志》三国·阮籍《咏怀诗》孤鸿(天鹅)在野外哀号,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6.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怎生:怎么。

这两句大意是:独自倚着窗儿,怎么能捱到天黑!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此时,她国破家亡,无依无靠,只身流落在江、浙一带,晚景十分凄凉。

这首词写的就是她“冷冷清清”的处境和“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态。在一个“乍暖还寒”、风急雨细的秋日,她独处斗室,百无聊赖。

先是“寻寻觅觅”,一无所得;继则借酒浇愁,倍感凄凉。她观过雁而思故人,见秋菊而伤憔悴,在寂寞无告的愁苦中独自倚着窗儿,只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好慢;她希望快点打发走这难熬的时光,却怎么也捱不到天黑。

~写的就是这种愁苦欲绝的心境,诗句以口语化的语言倾吐作者的心声,活画出一个孤独无靠的老人的形象,读后令人心酸。写难以忍受的孤独时可以借鉴。

7.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宋·寇准《江南春》。

这两句大意是:孤村遥远,芳草萋萋,落日冉冉,杏花纷飞。寇准此诗借春景表现“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的思妇情怀,凄楚愁怨,哀婉动人。

此两句从形式上看似单纯与景状物,然而孤村、芳草、斜日、落花都有某种感情的寄托,从直觉上给人以孤独哀伤的印象。这种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可资借鉴。

8.孤音诉明月,天高路漫漫。宋·孔平仲《弧雁》。

这两句大意是:天是那么高远,路是那么漫长,一只孤雁寂寞难抑,只有向明月诉说自己孤独的愁肠。句紧扣“孤”字着笔。

首句以不能视听的明月作为陪衬,极写大雁的孤苦无诉;次句以天高路远相衬托,更显出失群征雁的孤单。明月、高天、长路,都是为征雁之孤作渲染,从而流露了作都人世茫茫,孤独无依的叹伤。

9.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见刘长卿《新年作》。

这两句大意是:从早到晚同我作伴的只有岭上的猿猴,和我共同领略江上风光的只有江边的杨柳。如果一个人说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单调,根寂寞,这话很抽象,虚而不实,不成为诗。

刘长卿这两句诗通过岭猿、旦暮、江柳、风烟等具体景物,用“同”、“共”两个动词联系起来,就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自然地从具体景物中透露出单调寂寞的感情来。写作上这种化实为虚的手法,今天仍可借鉴。

10.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见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无予和:无人与我相应和。这两句大意是:想交谈却无人与我应和,举杯劝酒却只有身影与我相伴。

此名句用画描笔法勾勒出诗人孤独、寂寞的神态,形象鲜明突出,造型别致新颖,如特写镜头令人难忘,这种画面清晰单纯又传情无限的素描手法,是今天写作时的良好范例。11.孤独不求外物,反求诸己。

复旦大学教师 陈果 12.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唐代诗人 崔涂 13.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宋·朱淑真《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独酬:自唱自答。

这两句大意是:整日里都是孤孤独独,走路是自己一个人,坐下来也是自己一个人,吟诗填词也是自唱自答,夜里睡觉仍是独自一人。两句词一连用了五个“独”字,着意突出自己的孤独寂寞。

可用来形容孤单的处境和寂寞的心情。14.一行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见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这两句大意是:珠帘终日不卷,成天有谁到来!本词写李煜被俘后在汴京怀念南唐的一种哀痛心情。

上片为:“往事只。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