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浣溪沙宋词刘永

1.求几篇李清照,苏轼和柳永的宋词

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婉约派,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

宋词 有两大流派!他们不属于同1流派作家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 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 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 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2.苏轼和柳永谁是宋词第一人

这个问题争议古来已久,并不是我们。或者说根本就不可能排出谁第一。文无第一!

婉约中,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李清照也是大家。晏殊,晏几道,父子才高。

然,婉约之中,当推李清照与秦观。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以及声名不显赫但却是词水平非常高的贺铸。

被王国维称为集大成者的清真,周邦彦。

你要按词作数量?这想来不行,还是要按某教授所谓的精品数?那按他的说法是苏轼。这想来也不甚公平。还是按照王国维推崇的集大成者,周邦彦。这显然也是一家之辞。

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的代表人物,应该分个高低。那都是一家之辞。

3.苏轼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出自宋词哪一页

唐诗宋词中关于元宵节的诗词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在唐诗宋词中有,欧阳修的那首著名的《生查子·元夕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唐诗宋词中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唐诗宋词中关于端午节的诗词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并有“小端阳”(五月初五)与“大端阳”(五月十五)之分。 古代有很多描写端午节的诗词,唐代的文秀《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梅尧臣的《五月五日》“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宋代苏轼的《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唐诗宋词中关于七夕的诗词七夕,这以中华民族古老而又美丽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传说为题的浪漫节日。

古代的人们望着日月星辰编织着天上人间的旖旎风情。 失去仰望习惯的今人们,未必再有心境叹那“倬彼云汉,昭回于天”,于是多年以后,那遥远的故事和那遥远的爱情,读来竟有点恍若隔世。

在我国传统的诗词、歌曲及民俗方面有着很多的反映。白居易的“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宋代的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二郎神》中的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唐诗宋词中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都是千古绝唱。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唐诗宋词中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

“重阳”又称“重九”。每逢重阳节,民间有上山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等活动。

这种习俗,在唐诗中有所反映。唐代诗人刘兼的《重阳感怀》诗中,有“戴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之句。

唐代诗人杜荀鹤《重阳日有作》诗,开头两句是:“一为重阳上高台,乱时谁见菊花开?”,结尾两句是:“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沉山且莫回。”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共四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身处异乡的人,每逢佳节,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是人之常情。

唐诗宋词中关于冬至的诗词唐诗中有关冬至的诗不少,其内容也多限于天文律历,已看不出"进履袜"、作赤豆粥等这些民俗。 如白居易《冬至夜》诗:"老去襟怀常落,病来发鬃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最长。

今朝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说孟光。"是一首叹老思友的诗;韩偓的《冬至夜作》诗:冲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海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氛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也几乎不牵扯节庆的气氛。

唐诗宋词中关于除夕的诗词 除夕在十二月之末,是一年最后的一个节庆。一年将尽,明日即是元旦,故称 "除"。

"除"也有除旧布新的意思,辞去旧岁,迎来新的一年。 《东京梦华录》记北宋汴京民俗:《是夜禁。

4.8首李清照、苏轼、柳永等宋词,一共只要八首

如梦令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首一作无名氏词,见《花草粹编》卷一)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1]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

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雪梅香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玉女摇仙佩(佳人)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

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

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

愿奶奶、兰人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

今生断不孤鸳被。送征衣过韶阳。

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寰宇,荐殊祥。

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

并景贶、三灵眷佑,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

[宛鸟]行。望上国,山呼鳌抃,遥[艹热]炉香。

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尾犯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

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

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

肯把金玉珍珠博。早梅芳海霞红,山烟翠。

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

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

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歹带]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其二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

池塘浅蘸烟芜,廉幕闲垂风絮。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

终日扃朱户。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

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5.简答柳永,苏轼,李清照对宋词发展的影响

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生了较大的影响。

李清照(约1084--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还是词。她被尊为“蜿约之宗”,其词被誉为“易安体”。清代文学家王士祯之评:“蜿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不同的社会生活与不同的个性心理历程,使李清照的词前期有清新、明快、活泼的率真美和蜿媚真挚缠绵的柔情美;后期的词具有乱世孤独寂寞、感实伤怀的凄冷美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 豪放风格 旷达风格 婉约风格。旷达词风最能表现苏轼的的思想和性格特点,

婉约词在苏轼的词中占了绝对多的比例 豪放词风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苏轼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6.推荐一首如梦似幻意境的宋词,像李煜,柳永的那种风格

雨霖铃 柳永(宋)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摸鱼儿 元遗山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蝶恋花花裉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少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李清照孤雁儿(并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满庭霜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清平乐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金锁,管是客来BE37。

寂寞尊前席上,惟□、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醿落尽,犹赖有□□。

当年,曾胜赏,生香薰袖,活火分茶。□□□龙骄马,流水轻车。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时。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多丽(咏白菊)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

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

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

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一翦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

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

7.求悲情宋词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柳永《玉胡蝶》 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柳永《戚氏》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晏几道《阮郎归》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昔日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落泪。

(周邦彦《解连环》)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周邦彦《蝶恋花》) 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

蔡伸《苏武慢》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周紫芝《鹧鸪天》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

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忘前事,怯流光。

早春窥、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

史达祖《夜合花》 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史达祖《三姝媚》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刘克庄《贺新郎》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刘克庄《木兰花》 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卢祖皋《江城子》 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

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

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潘方《南乡子》 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吴文英《夜合花》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吴文英《浣溪沙》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

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黄孝迈《湘春夜月》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黄公绍《青玉案》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 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

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天寒,犹倚梅花那树。张炎《月下笛》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涯。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

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王沂孙《高阳台》 ……生怕离别怀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刚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晏殊《木兰花》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李联芳《黄鹤楼联》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刘长卿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黄鹤楼》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

倚枕钗横鬃乱。苏轼《洞仙歌》 夜阑风静彀纹平,少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秦观《浣溪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时《清平乐》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 樱花凋零离人泪,梅雨落尽孤客愁,一城春水向东流。

《浣溪沙》 江流千古鹤犹在,涛声依旧花满楼,幽梦无痕水悠悠。《浣溪沙》 宋词里有很多啊,妙得很,有些很感人,有些很缠绵。

我再续说几首。 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南乡子》 霜降水痕收,浅。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