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70首一年级

1.一年级古诗大全70首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词 (共六首)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来。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源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知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道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一年级必背古诗

1、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敕勒歌 北朝民歌勅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3、咏鹅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4、风 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5、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6、凉州词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7、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8、春晓 孟浩然春晓不觉眠,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凉州词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2、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看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5、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6、古朗月行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17、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8、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如汪伦送我情.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0、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古诗70首1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文中所有的古诗 一年级上册 1、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字与拼音(一)”) 3、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字与拼音(四)”) 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0“太阳与月亮”《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5、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5“劳动”) 6、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6“冬天”《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本册共6首] 一年级下册 7、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家园”《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8、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春天”《语文天地》读背) 9、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动物”《语文天地》读背) 10、鸟 (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6“爱护”《语文天地》读背) 11、春夜喜雨(节选)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雨”《语文天地》读背) 12、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2“朋友”《语文天地》读背) 13、长歌行(节录)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3“时间”) [本册共7首] 二年级上册 14、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秋天”《语文天地》读背) 15、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读一读背一背) 16、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3“祖国”《语文天地》读背) 附:三字经(节选)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10“考验”《语文天地》读背) 17、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8、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4“画”《语文天地》读背) 19、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5“玩具和游戏”《语文天地》读背) 20、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16“岁月”《语文天地》读背) [本册共7首古诗] 二年级下册 2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4“植物”《语文天地》读背) 22、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5“青青的山”《语文天地》读背) 23、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8“远行”) 2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清清的水”《语文天地》读背) 25、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3“快乐的生活”《语文天地》读背) 26、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4“小英雄”《语文天地》读背) 27、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6“夏天”《语文天地》读背) 三年级上册 28、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色彩”《语文天地》读背) 30、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3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声音”《语文天地》读背) 32、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3“祖国在我心中”《语文天地》读背) 3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塞北江南”《语文天地》读背) 3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成长的经历”《语文天地》读背) 35、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9“幻想和想像”《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36、元旦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

4.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作者就是唐朝边塞诗人,感叹边关的局势紧张,镇守不利,必定以先人胜利的例子对比为引而不是以唐朝现实说事。

秦朝统一后边关一直在蒙氏将领的镇守下,长城以南地区因此处于安态,故以明月寓指;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防御稳固,为汉朝稳定兴盛奠定了基础,故以边关代指。周代主要的矛盾是诸侯之争而非华夏民族与匈奴的战争,故不说周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著名绝句,当时已经为旗亭所传唱,以后的唐诗选本里差不多都选了 它,现在初级中学一年级的文学课本里也把它选了进去,可知它真是一首历来为广大人民喜爱的作品。 欣赏古典诗歌,也正如欣赏一切文学作品一样,我们通常总是从它直接传达给我们 的因素来作初步估价的。

诗是音乐性很强的文学作品,我们吟诵一首诗,首先注意的当 然是它的音乐效果,也就是它的音调,正如听人家唱歌,有时还没有知道那歌辞的内容, 就已经觉得那个歌很好听了。王昌龄这首诗的音调非常高亢,因而能充分表现塞上健儿的悲壮激烈的感情。

从诗的技巧上来说,这首诗之所以能使读者高唱入云,主要的恐怕 在于作者将第二句写成了拗句,使第三句更显得低沉,因此也就使第四句的音调更加高 昂起来了。 可是,光是音调高亢,还不能使它成为一首好诗。

因此我们就要注意它直接传达给 我们的第二个因素,那就是它的主题思想。王昌龄这言诗的主题思想一读就可以了解, 并不隐晦,而且这主题思想也并没有什么独特的意义,一般说来,也还是唐代诗人常作 的边塞诗的内容。

我这样一说,你一定要问,那么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呢。我说,好在 主题思想的表现手法。

一首七绝,总共二十八个字,本来容不下很复杂的思想内容。可 是尽管你只有一点点平常得很的思想,如果能施以高度的艺术处理,就能使它成为一首 突出的好诗。

我们如果从这一角度去研究,就可以了解为什么历来关于这首诗的评论都集中在第 一二句。从文字看,第一句和第二句都很明白易懂,但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关系,却是众 论纷纷,成为未有定论的争点。

明代诗人李于鳞选唐诗,认为这首诗是唐代七言绝句中压卷之作。这样一推崇,引 起了明清以来许多诗评家的议论。

王世贞首先作了一个解译:“李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 秦时明月汉时关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 为去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

(艺苑巵言)王世贞 的意思以为这首诗好在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之间,所以它不落意解,就是说不能从字 句上去解释,所以好。这种欣赏方法,不用说我们今天大不赞同,就是在当时也引起了 不少异议。

这二十八个字,到底是什么地方可解不可解呢?当然只有第一句。为什么明 月是秦时的?为什么关是汉时的?这明月和关与万里长征的人有什么关系?王世贞讲不 出一个道理来。

讲不出道理的作品就是好作品,王世贞这种唯心主义的美学观念当然要 受到现实主义批评家的攻击了。可是他还有一个同道,选唐诗归的钟伯敬。

钟伯敬说: “龙标七言绝,妙在全不说出,读未毕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见矣,然终亦说不出。”这 一节话虽然论到王昌龄所有的七言绝,但他既批在这一首诗前面,当然有以此为例的意 义。

他以为作者没有说出主题思想,所以读者也到底说不出一个道理来,因而这首诗就 “妙”了。这不是和王世贞一样的观念吗?不过我们却不了解,既然这首诗没有读完就 可以见到它的“目前”的意义,还可以想到它“言外”的意义,有这样深刻的了解力, 那么为什么还会说不出来呢?钟谭派论文艺的肤浅和玄虚,于此可见。

杨慎在他的升庵诗话中说:“此诗可入神品。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人所难 解。

李中溪侍御尝问余,余曰,杨子云赋:搀枪为奭,明月为堠,此诗借用其字,而用 意深矣。盖言秦时虽远征,而未设关,但在明月之地,犹有行役不逾时之意。

汉则设关 而戍守之,征人无有还期矣,所赖飞将御边而已。”杨升庵才学淹博,但他解释文艺作 品,常犯穿凿之病。

大概当时人对这首诗的第一句,大家都讲不出,所以他在“人所难 解”的时候,来自矜其独得之秘。我们且不管他这一节话里的其他问题,单看他对这一 句诗的解释。

他以为这一句诗应该解作“在那秦代还是一片明月,而到了汉代已设置边 关的地方”。这样讲,其实只是按照语法次序解释,未必是人所难解。

人家就正因为不 能把“明月”讲作“明月之地”,所以才感到费解耳。因此,杨升庵这一讲法,似乎向 来没有被人接受。

直到明末,唐仲言著唐诗解,才对这首诗有较好的解释。他说:“匈奴之征,起自 秦汉,至今劳师于外者,以将之非人也。

假令李广而在,胡人当不敢南牧矣。以月属秦, 以关属汉者,交互其文,而非可解不可解之谓也。”

这是对王世贞的批判。唐仲言以为 秦时明月汉时关,只是修辞上的互文现象,并不难解,总的意思不过是说秦汉时代直到 唐代的边关明月而已,这一说法,因为是从修辞学的观点来解释,就非常切实,因而为 一般释诗者所采用。

现在初中文学课本上对这句诗。

5.小学生必读70首古诗

小学生必备古诗70首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qiónɡ)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

(唐)李峤(qiáo)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

羌(qiānɡ)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ɡuàn)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

(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sài)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zhài)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节录)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7、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小学生必会的七十首古诗是哪七十首

1江南汉乐府

竹石

2咏鹅唐骆宾王

3敕勒歌北朝民歌(斛律金)

4风唐李峤

5咏柳唐贺知章

6凉州词唐王之涣

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8春晓唐孟浩然

9凉州词唐王翰

10出塞唐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王昌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中含】

12鹿柴唐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15静夜思唐李白

16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18赠汪伦唐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20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21望天门山唐李白

22别董大唐高适

23绝句唐杜甫

24春夜喜雨唐杜甫

25绝句(迟日江山丽) 唐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中含】

27游子吟唐 孟郊

28江雪唐柳宗元

29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30枫桥夜泊唐张继

31渔歌子唐张志和

32塞下曲唐卢纶

33望洞庭唐刘禹锡

34浪淘沙(其六) 唐 刘禹锡

35赋得古池上送别唐白居易

36池上唐 白居易

37忆江南唐 白居易

38悯农(其一) 唐 李绅

39悯农(其二) 唐李绅

40山行唐杜牧

41清明唐 杜牧

42江南春唐 杜牧

43乐游原唐李商隐

44蜂唐罗隐

45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46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47元日宋王安石

48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

52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53题西林壁宋 苏轼

54夏日绝句南宋李清照

55示儿南宋 陆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南宋范成大

58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南宋 范成大

59小池南宋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 杨万里

61春日宋朱熹

62题临安邸宋林升

63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64乡村四月宋翁卷

65墨梅元王冕

66石灰吟明于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中含】

67村居清高鼎

68竹石清郑燮【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中含】

69所见清袁枚

7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第二百二十首 清龚自珍

7.一年级6o首古诗多少

1、江南(汉乐府)

【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3、咏鹅(骆宾王)

【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4、风(李峤)

【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 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