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历十才子”中谁最有才华“大历十才子”是唐代宗大历时期的十位诗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 今存诗不多。 十才子大多是失志失意的中下层士大夫,也多半是权门清客。 因而多投献应酬之作。但在他们失意的仕途和战乱的宦旅生活中,也间有反映现实和体验真实的作品。 清代管世铭指出:“大历诸子实始争工字句,然隽不伤炼,巧不伤纤,又通体仍必雅令温醇、耐人吟讽。”(《读雪山房唐诗钞》)这是他们共同的艺术特色。 其中以卢伦为首,他擅长五言近体,善写自然景物及乡情旅思等,语词优美,音律谐和,但题材风格比较单调。 2.大历十才子是那些人唐代宗大历时期的十位诗人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姚合《极玄集》 卷上“李端”名下注云:李端与“卢纶、吉中孚、韩□、 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夏侯 审唱和,号十才子。”《新唐书·卢纶传》也说:“纶 与吉中孚、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 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葛立方《韵 语阳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王应麟《玉海》亦 采此说。但在宋代,对“十才子”究竟指哪十人,已有 异说。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载“大历十才子,…… 卢纶、钱起、郎士元、司空曙、李端、李益、苗发、皇 甫曾、耿□、李嘉□。又云:吉顼、夏侯审亦是。或云: 钱起、卢纶、司空曙、皇甫曾、李嘉□、吉中孚、苗发、 郎士元、李益、耿□、李端。”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把冷朝阳列入“大历才子”,但未明确为“十才子”之 一。清人异说更多,见王士□《分甘馀话》卷三、黄之 隽《大历十才子诗跋》(《□堂集》卷二十四)、管世 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卷十八、翁方纲《石洲诗话》卷 二,均有辨析。大概因为原十才子中有几家(如苗发、崔 峒、耿□、夏侯审、吉中孚)今存诗不多,后世诗评家才 以己意加以增删,实应以《极玄集》、《新唐书》所记 为可信。 十才子大多是失志失意的中下层士大夫,也多半是 权门清客。明代胡震亨《唐诗癸签·谈丛》说:“十才 子如司空(曙)附元载之门,卢纶受韦渠牟之荐,钱起、李 端入郭氏贵主之幕,皆不能自远权势。”因而多投献应 酬之作。但在他们失意的仕途和战乱的宦旅生活中,也 间有反映现实和体验真实的作品。他们都擅长五言近体, 善写自然景物及乡情旅思等,语词优美,音律谐和,但 题材风格比较单调。清代管世铭指出:“大历诸子实始 争工字句,然隽不伤炼,巧不伤纤,又通体仍必雅令温 醇、耐人吟讽。”(《读雪山房唐诗钞》)这是他们共 同的艺术特色。 3.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十首古诗的内容各首古诗的题目:汉乐府王绩孟浩1、《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夕.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云梦】本是二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平地,便并称云梦泽. 【撼】摇,因洞庭之波直抵岳阳城下. 【端居】指隐居,因为上有圣明之君而不去报国,感觉有愧,故曰“耻” 【羡鱼】《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后两句皆暗喻想从政而无人援引. 5、《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7、《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按】《读雪山房唐诗钞凡例》评“始以议论入诗,下开杜紫微一派” 【悲寂寥】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排云】冲破云层 8、《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9、《浣沙溪》(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蹄.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大历十才子是谁中国唐代宗大历年间10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据姚合《极玄集》和《新唐书》载: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 宋以后有异说,但多不可信。大历十才子大多是失意的中下层士大夫,也多半是权门清客,因而多投献应制之作。 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是其诗歌的基本主题。但他们在仕途失意和战乱宦旅生活中,也间有反映现实和体验真实的作品。 他们都擅长五言近体,善写自然景物及乡情旅思等,语词优美,音律协和,但题材风格比较单调。唐代宗大历时期的十位诗人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 姚合《极玄集》卷上"李端"名下注云:李端与"卢纶、吉中孚、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新唐书·卢纶传》也说:"纶与吉中孚、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葛立方《韵语阳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王应麟《玉海》亦采此说。但在宋代,对"十才子"究竟指哪十人,已有异说。 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载"大历十才子,……卢纶、钱起、郎士元、司空曙、李端、李益、苗发、皇甫曾、耿□、李嘉□。又云:吉顼、夏侯审亦是。 或云:钱起、卢纶、司空曙、皇甫曾、李嘉□、吉中孚、苗发、郎士元、李益、耿□、李端。"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把冷朝阳列入"大历才子",但未明确为"十才子"之一。 清人异说更多,见王士□《分甘馀话》卷三、黄之隽《大历十才子诗跋》(《□堂集》卷二十四)、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卷十八、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均有辨析。大概因为原十才子中有几家(如苗发、崔峒、耿□、夏侯审、吉中孚)今存诗不多,后世诗评家才以己意加以增删,实应以《极玄集》、《新唐书》所记为可信。 十才子大多是失志失意的中下层士大夫,也多半是权门清客。明代胡震亨《唐诗癸签·谈丛》说:"十才子如司空(曙)附元载之门,卢纶受韦渠牟之荐,钱起、李端入郭氏贵主之幕,皆不能自远权势。 "因而多投献应酬之作。但在他们失意的仕途和战乱的宦旅生活中,也间有反映现实和体验真实的作品。 他们都擅长五言近体,善写自然景物及乡情旅思等,语词优美,音律谐和,但题材风格比较单调。清代管世铭指出:"大历诸子实始争工字句,然隽不伤炼,巧不伤纤,又通体仍必雅令温醇、耐人吟讽。 "(《读雪山房唐诗钞》)这是他们共同的艺术特色。 5.卢纶写塞下曲时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月黑雁飞高)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作者简介] 卢纶(748?-800?)字允言,籍贯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末曾应进士举,安史乱起,避难移居江西鄱阳.代宗大历初,又数度至长安应举,都未及第.后因宰相元载、王缙推荐,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等职.大历十一年(776)元载被杀,王缙被贬,卢纶也受牵连,至德宗建中元年(780)才被任为长安附近的昭应县令.贞元时,在河中节度使浑□的军幕中任元帅府判官,官至户部郎中.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对现实有所接触,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后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如《村南逢病叟》.其他如前期所作七律《晚次鄂州》,写南行避安、史乱的旅途夜泊心情和体验,真实生动,感慨深长.七言歌行《腊日观咸宁王部曲擒虎歌》描绘壮士与猛虎搏斗,写得惊心动魄,虎虎有生气.清代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说:"大历诸子兼长七言古者,推卢纶、韩□,比之摩诘(王维)、东川(李颀),可称具体." 今存《卢户部诗集》10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又有明正德刊本《卢纶诗集》3卷,收有10卷本及《全唐诗》佚诗5首.《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旧唐书·卢简辞传》和《新唐书·文艺传》.(傅璇琮) [注释] 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译诗、诗意]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没有月光的晚上,鸿雁受到惊吓纷纷飞往高高的天空,原来是单于趁着黑夜,带着他的部众逃走了.英勇的将军打算率领行动敏捷的骑兵追击,但这时候纷然落下的大雪,使得弓箭和配刀上都堆满了雪花. [赏析]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6.大历十才子唐代宗大历时期的十位诗人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 姚合《极玄集》卷上"李端"名下注云:李端与"卢纶、吉中孚、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新唐书·卢纶传》也说:"纶与吉中孚、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葛立方《韵语阳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王应麟《玉海》亦采此说。但在宋代,对"十才子"究竟指哪十人,已有异说。 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载"大历十才子,……卢纶、钱起、郎士元、司空曙、李端、李益、苗发、皇甫曾、耿□、李嘉□。又云:吉顼、夏侯审亦是。 或云:钱起、卢纶、司空曙、皇甫曾、李嘉□、吉中孚、苗发、郎士元、李益、耿□、李端。"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把冷朝阳列入"大历才子",但未明确为"十才子"之一。 清人异说更多,见王士□《分甘馀话》卷三、黄之隽《大历十才子诗跋》(《□堂集》卷二十四)、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卷十八、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均有辨析。大概因为原十才子中有几家(如苗发、崔峒、耿□、夏侯审、吉中孚)今存诗不多,后世诗评家才以己意加以增删,实应以《极玄集》、《新唐书》所记为可信。 7.唐代诗人皇甫冉作过什么有名的诗皇甫冉(约717—770年),字茂政,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 现存诗 二百二十二首。 皇甫冉十岁时便能作文写诗,张九龄称呼他为“小友”,与独孤及、刘 禹锡关系友善。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考中进士,历任无锡尉、左金吾 兵曹、左拾遗、右补阙等职。 为躲避战乱寄居在义兴(今江苏宜兴),据说他 所住村庄后来被称为皇甫舍(今属江苏无锡)。 皇甫冉的诗多为送别寄赠之作,语言工巧,“发调新奇,远出情外”。 如五绝《送王司直》:“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 阳。”独具创意,以越拍越远的潮水来替他为好友多送几程,这样的才情,比 起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皇甫冉对义兴的山水情有独钟,常赋诗题咏。如《荆溪夜湍》、《洞灵 观》、《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等。 皇甫冉的弟弟皇甫曾,也善诗,历 官监察御史。兄弟二人诗名不相上下,世称“二皇甫”。 皇甫曾也很倾慕义兴 山水之秀,多次前来小住,曾作诗《送陆鸿渐南山采茶》:“千峰待逋客,香 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寂寂燃灯 夜,相思磬一声。” 安史之乱后,皇甫冉的诗文,更多地反映了动荡的社会状况。《春 思》:“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 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 然。 ”这首诗借汉写唐,闺妇期望早日了结战事,征夫能早日功成返乡。 全诗 流露非战情绪,讽刺穷兵黩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