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烟台的海”的诗句有哪些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3、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6、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7、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8、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 9、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1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1、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1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13、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1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15、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2.“长亭外,古道边送别 李叔同(弘一大师)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虽然李叔同词曲兼擅,但传记作者陈星先生却考证出此曲并非词人的自度曲,而是借用了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歌词也参考了一首日本歌曲——也有论者以为词意浓缩了《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 然而两首歌曲在美国和日本可能早已湮灭于历史的大海,但这首借鸡生蛋的歌曲却在中国获得了长久以至永远的生命。“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如此凄迷阴柔、词浅意深但哀而不伤的词句,配以相当中国化的舒缓旋律,就很难不成为中国的名曲——尤其是在新旧交替、道术灭裂的二十世纪。 这首歌已经成了新的“阳关三叠”,“四千余年古国古”的二十世纪中国人,已经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多的东西。 3.求此诗详解虞俊鹤,1934年生,江苏无锡人。原烟台市副市长、政协副主席。 这是烟台山景区的楹联,里面有很多典故,所以你会不明白,其实语言很简单.下面给你解释下: 〔嬴政镌碑〕《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秦始皇东巡天下三登芝罘,并刻石留迹,追念皇帝统一大业的始末及其丰功伟绩。 〔孙文宏论〕《烟台市志·上卷》: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8月20日去北京途中抵烟,次日,在烟台商会发表的一次演讲。 〔叶帅赋诗〕中央军委副主席揖剑英元帅,1979年8月视察烟台期间,挥毫写下一道《调寄蝶恋花》的词,词中“飞向烟台寻故地……左右蓬莱威海卫,仙人扁担挑双屿……”的诗句。 〔岱王〕系岱王山,位于正在建设中的烟台市新的行政中心和莱山新区境内。 〔宁海〕牟平,旧称宁海 〔福莱〕系福莱山,其南侧为福山区高新工业园区,北侧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转附〕即芝罘,据烟台地名史料记载,春秋战国始称转附,秦朝称之罘。 4.自古以来,烟台芝罘的意思烟台市芝罘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洋通商口岸之一,因其北部的中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芝罘岛而得名,世界权威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标称烟台即为“CHEFOO”。“芝”即灵芝。芝罘岛的形状,恰似一株巨大的灵芝;“罘”即屏障。芝罘岛横卧在黄海之中,似一道天然屏障,护卫着身后的沃土。也就是说这个岛有“灵芝”一样的形状,有“罘”一样的作用,因此称之为“芝罘岛”。 芝罘,古称之罘。“罘”是古代的一种猎具,看岛子的形势,一线连陆,环岛临海,正是围猎的好去处,它的得名,很可能与狩猎有关。这地方得名大大地早于烟台。春秋战国时,齐国曾修八主庙,其中的阳主庙就修在芝罘岛上。到后来,秦始皇和汉武帝东巡,都到这岛上来举行过祭祀的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