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凤凰山的古诗词

1.描写“丹东凤凰山”的诗句有哪些

相传,丹东凤凰山八大美景的闻名,始于晋代,游人登临览胜形成名山,修筑庙宇,成为焚烧香火之地,是兴盛于明清时代文人墨客大石崖上题词镌刻,使凤凰山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炉,成为世人瞩目的十大美景。 凤凰山融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山之秀美。可谓引游人观赏入胜,游人进山一游便展现“壑岩丹青千尺画,海云仙阁一溪诗”的胜境。

1、石棚避暑

游览丹东凤凰山,首先映人眼帘的天然名胜的大石棚。大石棚高约太半、欹嵌前撑,石面朝南,坐地而憩。石棚上刻有“振衣千仞,直上青云”八个大字,苍犹刚劲,十分醒目 。石棚之上有一青松,枝干舒展意在客,故称为“迎客松”。 石棚前面绿林虚掩,背悬崖遮日,流水潺潺悦耳,鸟儿雾里啼鸣。时若坐在石棚之中,顿觉山风送爽,心旷神怡,游人故多在此摄影留念,并留下一首赞美诗:

天然石棚遮穹窿, 厦外炎炎厦内风。

习爽凉意沁心扉, 叮冬悦耳溪流声。

2、涧水飞涛

丹东凤凰山的入口处是两个悬崖形成的峡谷,从峡谷深处,流淌出一条山涧溪水见底,急湍蜿蜒流出山外,两侧翠柳拂岸,草木生,溪中有一巨石屹然而立,上刻“中流砥柱”的赞美词,时值盛夏,阴雨霏霏,山泉喷涌而下,溅飞似雪,涛声悦耳,沁人心肺,此时来到溪水旁,真是满目飞瀑,银珠垂落,满山泉涌喷雾来,如此胜景吸引很多游人冒雨上山,观赏涤草木秀,佳木一葱茏。有诗赞日:

凤凰展翅扶白云, 涧水蟋龙戏凤吟。

日照浪花涛飞雪, 拥拥滚滚出山门。

3、山云铺海

每当雨后初雯或大雾曦云雨迷漫,山雾腾腾,似烟似云,一缕缕一片片平铺山谷,烟琐峰峦,时隐时现,松柏露里,微风拂面,此时登山,脚踏浮云,犹如来到九霄之巅,浮云缭绕像嫦娥翩舞,时而轻絮涌深谷,时而惊涛翻山顶,山峦类似赢海之仙岛。如遇细雨后的夕阳,必有彩虹横空出世,五光十色,就像一座架在太空的通天桥,更难得的是还会出现罕见的“佛光折影”。人立山顶之上,脚下烟云滚滚,而自己的影子却映射到云海之上,并有两层式一层光环镶嵌在影子上。如能身临其境,似乎是脱离了凡尘世界,身居于虚幻漂渺的仙境之中,此即“山云铺海”之奇观。

霏雨初晴阳光柔, 茫茫云海漫山流。

烟雾飘霭古刹里, 登峰踏进玉皇楼。

4、苍松伫月

游观音阁,需登高逾险,爬地近百米长的凤凰洞,此乃游山者必到之地,风景奇妙,别具一格,每逢阴历八月十五月圆时,就会饱尝“听泉赏月,把酒问天,立地成仙”之味道。每当夜幕降临,月出东山,跃上古刹之顶,爬上古松之尖,朦胧之中的月亮便给这庙宇镶上银辉,古松翠柏枝头似玉似玉的缠绕着青纱,疏密婆娑的泻影,分外迷人,此时如临至此把酒咏志,抚琴抒怀,聆泉赏月,可谓享受一番古仙之乐。古人吟诗今人颂:

崖边巨石扶老松, 直插青云戏晚风。

明月冉冉泻银影, 恰似古刹挂山中。

5、怪石凌空

由凤凰洞迂回攀登罗汉峰,山风送爽,松涛阵阵,疲倦之感,随风消失,爬上“神马峰”,古藤扶崖缠绕,古松顽强生长在石缝间,再向西望,则见一怪石,突兀反起,象一猛勇骑在神马之背上,有凌空而起,直冲霄汉之势,每当云雾从山谷腾起,飘逸在石下时,巨石犹如凌驾浮云之上,云石相衬,欲欲而有动感,直往上太空,故日“怪石凌空”。 此景独特,有人吟诗一首,可见一斑。

山光绚丽景物奇, 峻峰峥嵘云雾里。

凝似猛虎欲腾势, 凌空眈视万仞低。

6、天池在望

从烽火台到箭眼峰,山路曲折受高低山峰所限,很难广开眼界,只有登上“神马峰”,“天下绝”,才能极目远瞠,使人心旷神怡。天高云淡,晴空万里,脚下群山绵亘,蜿蜒起伏,重峦叠翠,可谓“山外青山楼外楼”,由南望去可见“黄海”犹如一条白带,天水相连犹如水晶宫。大小鹿岛依晰可见,故日:“天池在望”。曾有游人对此景吟诗:

秋高气爽夕阳沉, 攀岩牵藤上天门。

天海碧波极目处, 心随帆影尽消魂。

丹东凤凰山位于辽宁省凤城市,由东山和西山两大景区组成,最高峰“攒云峰”海拔836米,面积182平方公里,被誉为“国门名山”、“万里长城第一山”、“中国历险第一名山”。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巡,游览此山时,有“凤凰拜祖”的传说,遂赐此山名为“凤凰山”。后“平辽王”薛仁贵为了威慑各附属国,使其永不背叛大唐,在距凤凰山四十里处的发箭岭,开震天弓,搭穿云箭,对准凤凰山方向震臂一射,神箭穿凤凰山而过,落入鸭绿江中,自此便有“神弓射箭眼,一箭定辽东”之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丹东凤凰山由东山和西山两大景区组成,以秀美的自然山岳风光称绝,以独特的宗教人文景观为特色。

2.描写丹东凤凰山的诗句

1,《念奴娇·凤凰山下》明代 张红桥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

译文: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为何不在今霄停歇。送别的三叠阳关曲还未唱完,城上啼鸟已经催人离别。

2,《江城子·江景》宋代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译文: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

3,《江南行》唐代 张潮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译文:我的梦离不开那江上的流水,人们传说你已经到了凤凰山。

4,《凤凰山》 宋代 曹豳

凤去寥寥今几年,至今人唤凤凰山。只愁有凤无人识,却指凡禽误世间。

译文:凤凰这几年几乎都绝迹了,至今人们还把这里叫做凤凰山。只怕是真有凤凰也没人认得,却说只人世间的鸡鸭。

5,《登凤凰山怀子瞻》宋代 陈师道

蜿蜒曲龙腰,山间隐楼观。

译文:凤凰山蜿蜒曲折的山道像龙的腰一样,山间隐约出现楼阁。

3.描述福永凤凰山的诗句有哪些

福亭月馆楚淮东

永逐悲风叫远林

凤沼九重相喜气

凰僧不见听时心

山泉遂性休称疾

福山子规啼一声

永矜生长邯郸里

凤名牵役几时闲

凰向江潭鹤发垂

山头野火寒多烧

福建省建瓯市凤凰山,位于建瓯市东峰镇内,距离市区约15公里,因形似凤凰而得名。当地人又称其为凤山。盛产茶叶,为北苑龙凤茶的产地。北苑御焙遗址亦位于此的对岸。(可能很久以前没有松溪河流,现有多了一条。)

北苑御焙遗址此村名现名:焙前村,古代有老人有叫其为茶焙村,都是与茶叶的加工,焙制为名,加工茶叶历史1000多年了。

深圳凤凰山森林公园

凤凰山森林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南部的福永镇凤凰村,跨福永、西乡、沙井、公明、石岩五个街道,占地面积约24.8平方公里, 是深圳市规划重点建设的森林公园之一。景区已建成福永凤凰主入口及沙井观音庙(洪田火山郊野公园)、西乡黄麻布、福永虎背山三个次入口。

景区主体凤凰山是珠江口东岸的一座低矮山脉,属粤东沿海莲花山系 。山系呈南北走向,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从北至南横跨沙井、公明、福永、西乡等地,主体位于西乡与福永境内,山脊轴线呈月牙形,最高峰为福永与西乡的界山大茅山,海拔376米。

凤凰山在清朝被列为新安八景之一。 据清康熙年间《新安县志》记载:"凤凰岩,在茅山之北,巨石嵯峨;广数丈,洞澈若堂室,相传有凤凰栖于内,故得名。"

凤凰山有着非常浓厚的人文气息。山下的凤凰古村是文天祥族人后裔的祖居和民居,始建于宋末年初大德年间,被《深圳市紫线规划》列为六大重点古村落之一。 山顶的凤岩古庙是文天祥的曾孙文应麟为了纪念文天祥所建,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了。

4.描写风凰山风景的诗句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鸾凤李》 李商隐

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

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

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

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5.“凤凰台上凤凰游”是谁的诗句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袁行霈)

6.诗中有描写遵义景致的诗句

杨梅台上三击鼓,马砍高官接状元。

白虎头前回龙寺,红花碗井对桃园。

太白亭上闲游耍,得见仙人把棋玩。

蜈蚣桥上去关看,碧云峰上望人烟。

这些景致无心看,石牙床上眠一眠。

马寺偏崖下塌水,四方井后有湘山。

大小二龙隔河站,鲤鱼背上凤凰山。

响堂深溪真好地,金罡堂上望圣贤。

银挥楼上去关看,怀德门内炮台喧。

马老窝下西水井,踏梯望月大红湾。

磨刀溪下关马井,一股洪水对成川。

琵琶桥上丝旋断,山关楼齐北门边。

洗马滩前石龙现,冷水孔前把象拴。

飞龙关上海龙屯,九龙山上金鼎山。

大脚寺下黄泥孔,一对鲤鱼望上翻。

湘江顺河朝下走,乌江又到郭口前。

雷打雨瓮岩下站,木龙溪边打鱼船。

南门关前海丰井,海风 一出万里传。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