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兰花晏殊古诗词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作者】晏殊 【朝代】宋代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译文 注释 鸿鹄春燕已飞走,黄莺随后也归去。这些可爱的鸟儿,一个个与我分离。仔细寻思起来,人生漂浮不定,千头万绪。莺歌燕舞的春景,像梦幻般没有几时,便如同秋云那样散去,再也难以寻觅她的影踪。 像卓文君那样闻琴而知音,像汉水江妃那样温柔多情,遇到郑交甫解佩相赠,这样的神仙般的伴侣早已离我而去,即使挽断她们绫罗的衣裙,也不能留住她们的倩影。劝君莫要作举世昏醉,唯我独醒的人,不如到花间去尽情狂饮,让酒来麻醉我这颗受伤的心灵。 这首词借青春和爱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无常,细腻含蓄而婉转地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情感。这是一首优美动人而有寓有深意的词作,为晏殊词的另类作品。 2.宋代杨柳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杨柳依依长亭畔,最是离人别离时,杨柳、芳草、长亭、远去的道路,每个场景都是离别诗歌最常见的;年少的人儿总以为事业为重,容易抛家弃子远去他方。 我睡到五更天被钟声惊醒来却发现一人独拥锦被,孤苦无所依托。三月花开,春雨霏霏,我却在花前雨中思念那人,何时才归来?无情的人不像多情人那么痛苦,多情的人,本来只是一寸的相思之苦,转眼之间就化成千万缕的愁思。 天涯地角都有尽头,对伊的相思眷恋之情却是绵绵无绝期啊!无情的人总是忽略对方的万千好而挑剔对方的丁点不好,多情的人总是想念对方的一点好而忽略对方的实质的不好。 无情的人争执的时候总能嗓门很大,语言流利,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多情的人却往往未语泪先流,即使申辩也软弱无力。 无情的人明明刚刚说了伤人心的话,转眼自己忘得一干二净,该吃的照吃,该睡的照睡;多情的人的心却被撕扯得支离破碎,茶饭不思,形容憔悴!无情的人说翻脸就翻脸,不留一点情面,看到别人伤心也熟视无睹,多情的人明知该有尊严的离开,却依然放不下曾经的感情无情的人想,我终于逃离了她的视线,多情的人想没有我的照顾,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无情的人总是想着自己,多情的人却总是惦念着对方无情的人可能长命百岁,多情的人可能伤痕累累,忧郁成疾多情的人也想做无情之人,可是做不到多情反被无情伤无情不似多情苦。 3.关于木兰花的诗词1.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宋·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2.木兰花 【宋·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3.木兰花 【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4.木兰花 【宋·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5.木兰花 【宋·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五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6.木兰花 【宋·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7.木兰花·戏林推 【宋·刘克庄】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8.木兰花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9.木兰花 【宋·晏殊】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 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10.木兰花 【宋·晏几道】 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 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4.宋代杨柳芳草长亭路 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 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 杨柳依依长亭畔,最是离人别离时,杨柳、芳草、长亭、远去的道路,每个场景都是离别诗歌最常见的;年少的人儿总以为事业为重,容易抛家弃子远去他方。我睡到五更天被钟声惊醒来却发现一人独拥锦被,孤苦无所依托。三月花开,春雨霏霏,我却在花前雨中思念那人,何时才归来? 无情的人不像多情人那么痛苦,多情的人,本来只是一寸的相思之苦,转眼之间就化成千万缕的愁思.天涯地角都有尽头,对伊的相思眷恋之情却是绵绵无绝期啊! 无情的人总是忽略对方的万千好而挑剔对方的丁点不好,多情的人总是想念对方的一点好而忽略对方的实质的不好. 无情的人争执的时候总能嗓门很大,语言流利,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多情的人却往往未语泪先流,即使申辩也软弱无力。 无情的人明明刚刚说了伤人心的话,转眼自己忘得一干二净,该吃的照吃,该睡的照睡;多情的人的心却被撕扯得支离破碎,茶饭不思,形容憔悴! 无情的人说翻脸就翻脸,不留一点情面,看到别人伤心也熟视无睹,多情的人明知该有尊严的离开,却依然放不下曾经的感情 无情的人想,我终于逃离了她的视线,多情的人想没有我的照顾,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无情的人总是想着自己,多情的人却总是惦念着对方 无情的人可能长命百岁,多情的人可能伤痕累累,忧郁成疾 多情的人也想做无情之人,可是做不到 多情反被无情伤 无情不似多情苦 5.晏殊的词集晏殊词现存130余首,主要是咏怀词、宴乐词、绮艳词、咏物词。 中国社科院《唐宋词选》说他的词中反映“上层贵族的精神空虚”,喻朝刚《宋代文学作品选》评其“内容贫乏单薄”,不是无根游辞。其实古人也有这么说的,“北宋词沿五代之旧,才力较工,古意渐远。 晏、欧著名一时,然并无甚强人之处,即以艳体论,亦非高论。” (《自雨斋词话》) 他的诗歌成就首在“力扫浓华返洁清”上。 近代词学家王易在《词曲史衍流第四》评论说:“其时区宇甫靖,文事渐兴,内则教坊云韶,皆备宴飨:外则公私酬酢,动有声歌,故旧曲绵薄,新腔竞出。 名臣硕彦,抒忠爱之忱;才士文雄,逞敷张之技。 或当筵命赋,立被歌喉;或载酒行吟,遂相传写。”在这种背景下,晏殊“洁清”,“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碧鸡漫志》)“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直斋书录解题)》。 有意思的是,史书所说晏殊刚毅敢言的一面,在他的笔下却得不到印证。 有人说他“脱下紫袍吐语真”。 就你这一问来说,·《历代词话之晏殊词集评》是前人的思考,胡迎建刘诗频的·《论晏殊词》是今人的应答。 叶嘉莹有《大晏词的欣赏》,收在·《迦陵论词丛稿》一书,她也有一篇《论晏殊词》,载·《唐宋词名家论稿》。 打·的都可在爱问资料里共享。 6.《木兰花》晏殊 赏析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被称为“千古奇偶”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偶;这一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7.《木兰花》晏殊 赏析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被称为“千古奇偶”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偶;这一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