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太湖的诗词1、太湖四石青岑岑唐白居易 《池上作 西溪、南潭皆池中胜处也。》 2、虚管太湖来唐白居易 《轿?钏罩荨?》 3、太湖三山口唐僧皎然 《杂曲歌辞·古别离》 4、时称太湖精唐李颀 《赠张旭》 5、沅湘为太湖唐元结 《系乐府十二首·思太古》 6、万倾太湖上宋尹洙 《水调歌头·万倾太湖上》 7、一碧太湖三万顷宋向子諲 《浣溪沙》 8、莫话太湖波浪险宋蔡伸 《南乡子·天外雨初收》 9、太湖望极平无际宋毛并 《水龙吟·渺然震泽东来》 10、太湖风月宋赵善括 《醉蓬莱·正槐堂日永》 11、太湖极目宋赵善括 《水调歌头·雨霁彩虹卧》 12、曳杖太湖曲宋卢炳 《水调歌头·再拜识英度》 13、落日太湖头宋刘辰翁 《唐多令·风露小瀛洲》 14、平生太湖上宋无名氏 《水调歌头 建炎庚戌题吴江》 15、虚管太湖来唐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 16、凌霜远涉太湖深唐张彤 《奉和白太守拣橘》 17、太湖浪说朱衣鲋唐李群玉 《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 18、闻有太湖名唐皮日休 《太湖诗·初入太湖》 19、太湖有曲处唐皮日休 《太湖诗·销夏湾》 20、唼太湖萍元马钰 《*心香 咏鹤》 21、东户太湖摇碧元李孝光 《水调歌头·月来印千水》 22、画舫何妨宿太湖宋苏轼 《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23、画舫宿太湖宋苏轼 《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24、今年来往太湖曲元王冕 《船上歌》 25、太湖七十溇为墟清龚自珍 《已亥杂诗 140》 26、太湖夜照山灵影清龚自珍 《已亥杂诗 238》 27、太湖西岸景萧疏明唐寅 《题画二首》 28、棹入空明看太湖宋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 29、太湖风卷浪头高宋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 30、拳然太湖出宋曹勋 《山居杂诗九十首》 31、故乡隔太湖宋仇远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32、笑忆太湖波上宿宋李洪 《纪行杂诗》 33、寄语松陵与太湖宋李廌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34、太湖万顷涓滴无宋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35、太湖三万六千顷宋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36、太湖连底冻宋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37、拈来抛掷太湖里宋释宗演 《颂古二十四首》 38、尽情抛掷太湖里宋释宗演 《颂古二十四首》 39、闲送苕溪入太湖宋苏轼 《赠孙莘老七绝》 40、太湖三万顷宋叶茵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2.急1、有时,太湖像一头脾气暴躁的野兽,看那湖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大风吹动着浪阵,汹涌迸散,不断奏出那部巨湖乐神秘的和弦。 漫天的浪花,前仆后继地开在那巨石上,炸裂成无悔的壮丽,然后重聚成蓝色的花苞。 2、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白帆点点,还不时传来渔人捕鱼的叫喊声。 太湖的水也是千姿百态,时而像一只摇篮摇摇晃晃;时而像一条游龙正游向远方;时而像一只温驯的绵羊,平静极了;时而像俩只发威的老虎,正在勇猛地搏斗。阳光下的湖面闪烁、耀眼,真像五彩的丝线飘荡在水面上。 3、在平静的沉睡般的湖面上,点点白帆随风荡漾。湖水漾起微波,几条小鱼跃出水面,翻转着身体,跳着“水上芭蕾”,瞬间又潜入水底,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游轮缓缓前进,驶向太湖仙岛。 4、在爽朗的清晨,坐上一条小游船,慢慢划进这个仙境当中。 欣赏着美景,你会感到顿时眼明清亮的感觉。即使此时,你有一些不愉快的心情,也顿时烟消云散。 也许太湖真的是圣母无意丢落的一颗明珠,总是让人变得宁静、变得平和。在你游船的过程中,不时地有几条活蹦乱跳的的小鱼儿跳出水面,亲切地与你打招呼,让你别有一番感受。 红旗映绿波,春风湖面吹。好比水是丰收酒,湖是碧玉杯。 5、站在小岛的最高处,看到近处的树、远处的山、高处的云,都倒映在碧波荡漾的太湖中,湖水更绿了,云朵更白了,天也更蓝了。我整个身心都融入到了美景之中,无比陶醉…… 6、走上岸边,凝视着那湖水。 它是如此清、绿、静,一点不比漓江的水差。看着那一层层的水波,真美,美得宛若一只只蝴蝶正在翩翩起舞,那就让风儿带着它朝水天相接的远方去吧。 7、有时,太湖像一个活泼调皮的孩子,瞧那浪花, 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几次反复,也许是累了,倦了,只见它们渐渐跑慢了,缓缓向远方退去,默默中,我仿佛听到了那离我越来越远的脆如银铃的笑声。 8、已经不是那么令人感到清醒了,午后的阳光把金色撒在湖上,波光粼粼,那湖仍是如此美丽。那一叶叶小舟,一艘艘渔船,在湖面悠悠地浮着。 这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透着太湖的端庄秀气,显着太湖的江南风韵。美轮美奂,清新空灵到了极至。 9、夜幕降临,太湖边上的渔家灯火陆陆续续的亮了,这时你可以在水上人家边吃饭边欣赏着太湖的夜景。这时的太湖非常平静,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灯火,而小岛也非常的安静,在平静的太湖中就像一颗黑珍珠。 10、太湖湖面水波粼粼、波光艳丽,好像财神把他那金黄的宝贝洒向了水中。不一会儿,太湖湖心岛——鼋头渚到了。 鼋头渚不同于咱们北方的小岛,它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峰峦隐现,气象万千,成为了太湖最美的一角。 11、往前走,一片诱人的新绿尽收眼底,那是满池的新荷。 荷叶有的平展着圆盘浮在水面上;有的绿伞般在空中摇曳;有的兜着水珠把阳光反射得灿烂夺目;有的长得很高,却未展开叶面,勇敢地挺立着。荷花则多半含苞待放,白中透粉的一朵朵花儿,活像一个个花仙子借着微风,在池中裙袂飞扬,翩然起舞。 12、微风吹拂下,湖水显得格外清澈。我伸出手指沾了沾似翠镜的湖面,丝丝凉意由指尖传递到心头,一扫阳光带来的热意,让人顿感心旷神怡。 我忍不住想捧一点水来洗脸,感受那透人心底的清洌。无意中竟在这清绿纯净的湖底看见了芦苇、水草的身影,它们姿态各异,有的翠绿欲滴、充满活力,有的飘摇不定、摇曳生姿,让人心底又多生出了一份绿意。 13、太湖的水清澈见底,散发出淡淡的水草香,湖心还有一个人工喷泉,喷出来的水,好像飘逸的长发。这时,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一句诗:“遥望洞庭出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4、我看到了太湖的支流!支流旁种着许多柳树,微风吹拂,柳树的枝条轻轻摆动。柳树旁停着许多小乌蓬船,在城市里可是看不见的呦!看着这美丽的景象,我真想在这里住上几天。 15、我走在太湖山庄的堤坝小路上,吹着湖风,心情格外舒畅,风好象吹到了我的心间。放眼望去,太湖真是一望无垠!我心中真是有万般高兴:今天我来太湖是来对了,太湖竟有这等美色。 16、夕阳西下,微微的红色光芒洒在太湖上,整个湖面犹如一块巨大的红宝石在闪耀。微风拂过,无际的湖面上,像是有无数的小生命在跳跃、在嬉戏、在舞蹈……夕阳渐渐映红了大半边天,来得及时的微风轻轻地、缓缓地把闪耀的太湖水推向与天的交界处,以橙红为主的五彩斑斓的各种红,交相辉映…… 17、太湖不仅晴天很美,蒙蒙细雨中的景色也别具一格。 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太湖朦朦胧胧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只能看见物体的大概轮廓,好像蒙上了一层细纱。 18、清晨,东方露出了鱼肚白的颜色,渐渐地呈现出红色,把太湖照得波光粼粼,宛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一阵微风吹过,湖面荡起一圈圈涟漪,美丽极了。湖水中有几条小船,舒缓平稳地行使着,与太湖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画。 湖中央有一个小岛,叫太湖仙岛。太湖仙岛如同一只小乌龟,站在大银镜的中间。 3.关于太湖的诗词歌赋太湖秋夕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王昌龄:(约698-756),唐京兆长安(今属陕西省)人。字少伯,开元进士,曾任江宁丞。 为盛唐边塞诗派著名诗人。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题 太 湖天帝何时遣六丁,凿开混沌见双青。湖通南北澄冰鉴,山断东西列画屏。 掩雨龙归霄汉暝,网鱼船过水云腥。乘风欲往终吾老,角里先生在洞庭。 杨基:(1326-1378后)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吴县(今属江苏省)人。 官至山西按察使。兼工书画,与张羽、高启、徐贲称明初“吴中四杰”。 有《眉庵集》。 泛 太 湖野坫投荒三四间,渡头齐放打鱼船。 数声鸿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吴昌硕:(1844-1927)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名缶庐、苦铁,十七岁以字行,浙江省安吉县人。 清末任江苏安东(今江苏涟水)县令一月,后寓上海,为我国近代艺术大师。工诗、书法和国画,擅写石鼓文,尤精金石篆刻。 三十岁始作画,以写意花卉、蔬菜为主,山水、人物亦偶为之,他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大。曾创立杭州西泠印社,出任第一任社长。 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太湖孝子鱼传说古时候的一个冬天,天气十分寒冷,连太湖也冰封了,不少渔船被冻在太湖里不能移动了。 有一只渔船,住着母子两个人。由于接连几天冰不化,船不能动,船上一点吃的也没了。 母亲躺在船上卧病不起,实在饿了,就叫儿子抓条鱼吃,填填肚子。儿子看看冰冻的太湖和生病的母亲,就咬咬牙脱下身上的衣裳,破冰下水捉鱼。 在湖里摸了很长时间,全身冻得发紫,好不容易捉到一条鱼。他爬上船穿好衣服,正要杀鱼,只见这条鱼双眼流泪,像是在哀求放了它。 儿子看看生病的娘,母亲又病又饿,等着给烧点鱼汤喝喝,再看看双眼流泪的鱼,看看实在下不了手。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个办法,他自说自话拿起菜刀,把鱼剖成两半,一半是留着五脏六肺的,一半光是肉。 他把有内脏的一半,放进湖里,对它说:“鱼呀鱼,你有五脏六肺,回到水里去寻活路吧!借你的半身,我要去救救娘亲的命,请你原谅我。”奇怪,那半片鱼,好像通了人性。 一会儿,摇头摆尾地游了开去。小伙子很高兴。 连忙把另一半烧了汤,端给娘吃了。娘喝了鱼汤,肚子也不饿了,病也渐渐地好了。 娘也乐,儿也乐。过了几个月,渔民们发现太湖里多了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鱼,它宽如手掌,但只有半个脑袋一只眼睛,没有椎骨肋刺,浑身透明,可以看见五脏。 更稀奇的是,鱼身的一面只有一层簿皮,另一面却是雪白的肉,---这叫啥鱼呀?后来渔民听到这母子俩讲的故事,深受感动,恍然大悟,就把这种鱼叫作“孝子鱼”。直到今天,太湖里还有这种鱼。 4.描写太湖的古诗词太湖秋夕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王昌龄:(约698-756),唐京兆长安(今属陕西省)人。字少伯,开元进士,曾任江宁丞。 为盛唐边塞诗派著名诗人。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题 太 湖 天帝何时遣六丁,凿开混沌见双青。 湖通南北澄冰鉴,山断东西列画屏。 掩雨龙归霄汉暝,网鱼船过水云腥。 乘风欲往终吾老,角里先生在洞庭。 杨基:(1326-1378后)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吴县(今属江苏省)人。 官至山西按察使。兼工书画,与张羽、高启、徐贲称明初“吴中四杰”。 有《眉庵集》。 泛 太 湖 野坫投荒三四间,渡头齐放打鱼船。 数声鸿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 吴昌硕:(1844-1927)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名缶庐、苦铁,十七岁以字行,浙江省安吉县人。 清末任江苏安东(今江苏涟水)县令一月,后寓上海,为我国近代艺术大师。工诗、书法和国画,擅写石鼓文,尤精金石篆刻。 三十岁始作画,以写意花卉、蔬菜为主,山水、人物亦偶为之,他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大。曾创立杭州西泠印社,出任第一任社长。 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晚唐诗人汪遵写了《五湖》一诗,对范蠡的深谋远虑大加赞赏:“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飏五湖风。 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5.描写夏天太湖的古诗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界北纬30°55'40"~31°32'58"和东经119°52'32"~120°36'10"之间,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太湖水系呈由西向东泄泻之势,平均年出湖径流量为75亿立方米,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太湖岛屿众多,有50多个,其中18个岛屿有人居住。据《太湖鱼类志》记载,共有107种鱼类,录属于14目25科74属,其生态类型主要有三类:一是太湖定居性鱼类,如鲤、鲫、鳊、鲂、鮊、鲚和银鱼等;二是江海洄游性鱼类,如鳗鱼、鲥鱼和东方鲀等;三是江湖洄游性鱼类,如草、青、鲢和鳙鱼等。由于受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尤其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沿江和沿湖大量闸坝的兴建、60~70年代的“围湖造田”以及破坏性渔具渔法的使用,致使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以及沿岸带产卵的定居性鱼类资源数量减少,而湖泊敞水性低龄鱼种群数量在人为繁殖保护措施下逐步增加,形成目前以刀鲚、银鱼等为主体和年变幅较大的太湖鱼类资源格局。现太湖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有鲚、银鱼、鮊、鲤、鲫、团头鲂、草鱼、青鱼、鲢、鳙、鳗、花鱼骨、鲶、鳜、乌鳢、河川沙塘鳢和似刺鳊鮈等20余种。 相关诗句: 五湖七月三白肥, 莲下明珠曜日辉。 水漾轻舟荷香沐, 浣纱曲妙晚霞归。 6.赞美苏州的诗句关于苏州的诗句(一) 《枫桥夜泊》【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送人游吴》【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正月三日闲行》【唐】 白居易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青玉案》【宋】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关于苏州的诗句(二) 《横塘》【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怀吴中冯秀才》【唐】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忆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