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萧关的诗句

1.关于边关的诗句

1、征逢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王维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带“在”的诗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对纸窗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虞美人》雕栏玉砌英犹在,只是朱颜改. 《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回答者: 2.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4.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7.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9.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2.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描写边关的诗句

1、《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2、《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3、《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8、《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0、《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是谁的诗句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做《塞下曲四首.其一》的诗句。意思是: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描绘的则是一幅内地的秋色图:“蝉鸣空桑林”,绿色的桑林叶落杈疏,显得冷落而萧条,又加之寒蝉的鸣叫,更寒意大起。

原诗:

《塞下曲四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释:

1、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2、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3、入塞寒:一作复入塞。

4、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5、共尘沙:一作向沙场。

6、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7、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释义: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扩展资料: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表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唐代边事频仍,其中有抵御外族入侵的战争,也有许多拓地开边的非正义战争。这些战事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无休止的穷兵黩武。主要由于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同时也有统治者煽动起来的某些人的战争狂热作祟。这首小诗,显然是对后者的功诫。

诗人先以内地的秋景为衬垫,进而将边塞的从景描写得苍凉之极,其用意在于暗示战争的残酷和表达诗人对此的厌恶之情。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

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王昌龄(唐代边塞诗人)

5.描写塞上的诗句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 王维 《使至塞上》

3、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唐 李白《塞下曲》

4、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 李白《关山月》

5、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唐 李白《塞下曲》

6、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

7、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唐 李白《关山月》

8、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唐 王维《陇西行》

9、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唐 杜甫 《前出塞》

10、塞下风来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11、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七

1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唐 王昌龄 《从军行》

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 《出塞》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出塞》

15、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

16、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1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王贺.《南国》

1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 李白《关山月》

19、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六

20、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