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做事要以身作则的成语或古文成语: 【不言之教】:教:教育。不以语言为主而进行的教育。指以身作则起到的教育作用。 【曾子杀彘】:彘:猪。曾子杀猪。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 【上梁不正】: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不能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比口头上的教育更为重要。 古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自己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人民也会服从;自己的行为不端正,发布了命令也没有人遵从。”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孔子说:“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治理又有什么难的呢?不能够端正自身的行为,又怎么去使别人端正呢?” 2.求表示教育人要先以身作则的名句或诗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荀子·大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荀子·劝学》 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要不是我自己为自己建立纪念碑,这纪念碑,它从何而来? ——歌德 登高必自卑,自视太高不能达到成功,因而成功者必须培养泰然心态,凡事专注,这才是成功的要点。 ——爱迪生 我始终不愿抛弃我的奋斗生活,我极端重视奋斗得来的经验,尤其是战胜困难后所得到的愉快,一个人要先经过困难,然后踏进顺境,才觉得受用、舒适。 ——爱迪生 一个成功者以最谦虚的态度来接受一个最忠诚的指导,这并不影响他的独立人格。 但是你在接受指导之前,必须进行冷静的分析,千万别存有屈服感。 ——麦尔顿 要想成功,就千万不能忽视任何事情……他必须对一切都下功夫,那也许还能有所收获。 ——屠格涅夫 世上不知有多少人,为着疏懒误了自己的人生。奋发,活动。 做事,谈话考虑问题之类,对某种人是很困难的事。 ——莫泊桑 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卢梭 所以要牢记着,职位如不靠你的努力得来,或不是由你成绩换来的,那么一定不能保持你的名誉,是没有什么真正价值的。 ——戴尔·卡耐基 不要停顿,因为别人会超过你;不要返顾,以免摔倒。 ——阿·雷哈尼 提升自己的要诀是切勿停留在原地不动,而欲达到此目的,首先要有不满现状的心理。但是仅仅不满足是不够的,你必须决定下一步往何处去?千万不要做个只会成天抱怨的懒人。 ——麦尔顿 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假如你必须战斗或者在市场上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你就不能不冲锋、奔跑和大步行进。 ——泰戈尔 在每一条路上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勤奋,所以知名之士为数不少。大海里已经挤满了鲸鱼。 ——法莱塞 如果说我有什么功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有毅力的结果。 ——达尔文 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 ——冯梦龙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不要心平气和,不要容你自己昏睡!趁你还年轻,强壮、灵活,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 ——契诃夫 开创伟大事业的是天才,完成伟大事业的是辛苦。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欧阳修 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 ——《旧约全书·付道书》 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会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 ——海德 勤奋是智慧的双胞胎,懒惰是愚蠢的亲兄弟。 ——佚名 通向面包的小路蜿蜒于劳动的沼泽之中,通向衣裳的小路从一块无花的土地中穿过,无论是通向面包的路还是通向衣裳的路,都是一段艰辛的历程。 ——福斯 勤奋是财富的右手,节俭是它的左手。 ——佚名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 ——欧阳修 勤奋是一种可以吸引一切美好事物的天然磁石。 ——罗·伯顿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精神浩翰,想象活跃,心灵勤奋,就是天才。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 ——颜真卿 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 ——罗丹 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人不能奢望同时是伟大的而又是舒适的。 重要的是要勤勉,因为只有勤勉,才不仅会给人提供生活的手段,而且能给人提供生活上的惟一价值。 ——席勒 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能,也不存在没有智能的热情,如果没有勤奋,也不存在热情与才能的结合。 ——伦米利 穷神猛追“勤勉”,片刻不舍。“勤勉”稍一懈怠,穷神就高奏凯歌。 北条团水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木村久一 毅力、勤奋、忘我投身于工作的人。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懒惰是一切邪恶之门——一个懒惰的人,正如一所没有墙壁的房子,恶魔可以从任何一个方面进来。 ——乔叟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况 锲而舍之,朽木不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班固 不勤勉的人生便是罪过。 无技艺的勤劳就是粗野。 ——罗斯金 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 ——王建 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理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富兰克林 人,谁都想依赖强者,但真正可以依赖的只有自己。 ——德田虎雄 全心依赖自己,在自己之中拥有一切,如果说,这样的人还不幸福,你又能相信谁呢? ——西塞罗 不经艰苦得不到桂冠,不经磨难得不到成就,不经灾祸得不到荣誉。 博学家一辈子说别人说过的话,天才则能说出版快报话,哪怕一辈子只说出一句话。 我们的忠言是: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他为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权威所吓倒,不受行时的观点所牵制,也不被时尚所迷惑。 ——歌德 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从自己肚中抽丝;而应该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蜂蜜来。 ——培根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 3.春日的诗句意思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诗歌原文及注释 《春日》 朱熹 胜日①寻芳②泗水③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④识得东风面⑤,万紫千红总是春。 [古诗注释]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4。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面:以“东风”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 [古诗注释]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编辑本段]诗歌翻译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编辑本段]诗歌评析 [评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 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汉族。 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后寓居福建。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岁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 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 荣登进士榜。 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 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 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4.求特别美古诗句是意境美不要那种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一)鹊桥仙① 秦观 纤云弄巧②,飞星传恨③,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④,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⑤。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⑥!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青玉案 元夕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类别:【】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李商隐《晚晴》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杜甫《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板桥晓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 回望高城落晓河, 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 一夜芙蓉红泪多。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唐 李商隐 无题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 柳永 蝶恋花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北宋 欧阳修 生查子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北宋 苏轼 蝶恋花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清 黄增,集杭州俗语集 2,。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 《三五七言》 秋风清, 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 寒鸦栖复惊。 相思想见知何日, 此时此地难为情。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长干行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时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洳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迈坡塘元好放[金]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 这首诗里既有:(凤飞翱翔兮)也有( 凤飞翩翩兮) 凤求凰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张弦代语兮,欲诉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唐·张籍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千秋岁 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八六子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 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 黄鹂又啼数声。 :唐 【。 5.查诗句的意思查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出处:唐寅的《抱琴归去图》内容:抱琴归去碧山空 一路松声雨鬓风 神识独游天地外 低眉宁肯谒王公注:古时没有标点,最后一句应该是反问的语气,这是极重要的一点作者:唐寅(1470—1523年),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世,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收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有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卒。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除了后面应该是反问的语气应该提示一下,其他的很容易理解了。 第一句,空后省个“灵”字,以现心境。 第二句,以松声引人如身临其境,又与前文的琴声交相呼应,以至于后面风雨鬓边过时的感觉都如此惬意。第三句,再进一步,精神已升华到游于天地之外的境界。 由于以上原因,有了第四句:又如何肯去“低眉谒王公”啊?其实以上的解释都属多余,唐伯虚的诗根本不需要什么解释,大家一读就懂,但却又高入云端,一点没有凡俗之气,同时又深得大众的喜爱。 当得上不减唐人高处,有的诗写得比李白的还要大气,当然这段是个人意见。 唐伯虚的诗,我之喜爱元后无人出其左右。有了上面的解释,主旨意思不用说了吧,。 |